摘要:乌克兰显然找到了俄罗斯战争链条上的薄弱缓解,针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一直继续,在最新一次空袭中,乌克兰无人机击中了俄罗斯第二大、年加工能力超2000万吨的列宁格勒州基里希炼油厂。
乌克兰显然找到了俄罗斯战争链条上的薄弱缓解,针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一直继续,在最新一次空袭中,乌克兰无人机击中了俄罗斯第二大、年加工能力超2000万吨的列宁格勒州基里希炼油厂。
被乌克兰攻击的这些炼油厂都与俄罗斯国防部有关,直接参与向俄罗斯军队供应各类油料。
在乌克兰最近针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一系列袭击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圣彼得堡附近的普里莫斯克港,该港上个月平均每天装载了115万桶石油和33万桶柴油,日贸易额高达1亿美元。一同被击中的还有两艘“影子舰队”油轮:“库斯托”号和“彩云”号,普里莫斯克港是俄罗斯“影子舰队”的重要枢纽。
在遭到袭击后,普里莫斯克港已被迫停止运营,初步估计这将导致俄罗斯政府的预算收入每天减少4100万美元。
普里莫斯克港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出口港,而这已经不是第一个遭到攻击的俄罗斯能源出口港了,乌斯季卢加港和新罗西斯克港等此前也曾遭到攻击,“德鲁日巴”石油管道、天然气设施也不断被袭击,还有那些莫名爆炸的“影子舰队”油轮。
很显然,乌克兰是在有计划地打击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原油、天然气和成品油,破坏俄罗斯的战争能力,撕烂克里姆林宫的“钱袋子”。
路透社的报道显示,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俄罗斯的石油和燃料出口收入已降至5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俄罗斯今年的石油和燃料收入则相比2022年降低了接近一半:乌克兰的持续打击和西方制裁显然正在发挥作用,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彭博社发文指出,最有效的制裁就是针对俄罗斯能源工业的无人机袭击,包括俄罗斯炼油厂、石油出口港和石油运输管道。
因为严重依赖西方提供的零备件、软件等技术支持,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罗斯石油工业的打击产生了更大效应,后者一旦遭到攻击,修复时间要比正常情况下长得多,甚至无法修复:虽然俄罗斯石油工业也在使用来自第三国的替代产品,但不管是质量还是耐用性、可靠性,都无法与原本使用的西方产品相比。
彭博社还指出,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工业的打击没有获得西方支持,这可能会导致乌克兰与西方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紧张,如果乌克兰走得太远,可能会造成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毕竟,美国和欧洲都将通胀和经济增长视为优先考虑的问题。
对彭博社的担忧,我个人有一些浅见:西方没有公开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工业的打击,但也没有反对,只有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强烈发声,不过,这两国的反应既没有获得美国或欧盟的支持,也没有被乌克兰顾忌,所以,我认为西方实际上是默许甚至暗中鼓励乌克兰打击俄罗斯能源工业,除了借此迫使克宫真正的接受谈判之外,还有一些考虑,确切说,是美国的考虑。
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表态,不管是要求欧盟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关税,还是要求欧盟在2027年底前彻底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其核心实际上都是“美国优先”,包括为美国能源在欧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争夺市场,如果俄罗斯能被排挤出欧洲能源市场,那么,美国就能够获得其中的一部分市场份额。
至于担忧俄罗斯能源工业遭重创会影响全球能源供应,这就有些杞人忧天了,美国现在是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国,而沙特等国的产能则被人为抑制,再考虑全球经济疲软带来的能源需求下降,俄罗斯能源出口大幅下降甚至被完全停止,并不会带来太大影响,反而是对其他的能源出口国是利好消息,或许,很多能源出口国现在正期盼乌克兰彻底拧死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阀门呢。
那么,面对乌克兰针对本国能源工业的持续攻击,俄罗斯是否进行了反制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从公开报道来看,效果不佳。
在外交方面,或许是因为克宫更信奉19世纪式秘密外交的缘故,我没有从公开报道中看到克里姆林宫就乌克兰打击俄罗斯能源工业进行什么强有力外交斡旋;正在举行的俄白“西方2015”联合军演和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可能算是一种威慑,但这种威慑更多被解读为克宫试探西方反应,而没有与乌克兰打击俄罗斯能源工业联系起来。
外交如果无效的话,那克里姆林宫就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了,武力阻止乌克兰打击俄罗斯能源工业,不过,从公开报道来看,同样效果不佳。
尽管俄罗斯国防部不断宣称在“远程精确打击”中击中了乌克兰的导弹和无人机工厂、发射基地等,但这些说法缺乏足够的证据证实,尤其是没有卫星照片等视觉证据,我也没有从乌克兰以及西方媒体报道中看到:一旦乌克兰遭受重大损失,诸如空军基地遭袭,乌克兰政府通常会主动承认,而对俄罗斯方面发布的这类信息,乌克兰政府基本都没有任何回应,乌克兰媒体和西方媒体可不怕乌克兰政府的管制,同样也没有报道。
打击源头效果不佳,那就只能被动拦截了,可惜的是,对俄罗斯来说,这方面同样没有好消息。
俄罗斯军事博主承认乌克兰的空袭中变得越来越有效,在对俄罗斯境内以及乌克兰被占领土的空袭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喷气动力无人机,其突防能力远超活塞动力无人机,并为此发展出了一套有效战术:
乌克兰先用活塞动力无人机消耗俄军防空系统,其后发射美制MALD空射诱饵模拟巡航导弹吸引俄军防空网注意力,最后再用喷气动力无人机进行精准打击,这套战术在对付克里米亚等乌克兰被占领土上的俄罗斯目标时尤其有效。
有消息显示,因为克里米亚的俄军防空网遭严重破坏,战争初期曾一个月损失26架的土耳其制TB-2无人机重新开始活跃起来,在克里米亚某些地区上空频繁执行侦察和攻击任务;而乌克兰空军更是放话称乌克兰战斗机将再次出现在克里米亚上空!
俄罗斯最大的问题,就是领土过于广袤,却缺乏足够的监控雷达和防空系统,再加上乌克兰军队有目标地攻击俄罗斯雷达监视网,结果就是导致俄罗斯防空网到处都是漏洞,所以,相比巡航导弹和防空导弹来说,突防能力更弱的自杀式无人机,甚至包括一些由运动飞机改装而来的大型无人机,才能够屡屡偷袭成功:俄罗斯雷达监视网根本发现不了这些穿越漏洞的目标。
俄罗斯唯一能做的,就是修补这些防空漏洞,问题在于即便是得到了巨额资金支持,也无法像香肠那样制造出大量防空系统,防空系统的价格和复杂性远超巡航导弹,迫使俄罗斯不得不想一些其他办法。
土耳其媒体NEFFS报道称,俄罗斯正在与土耳其接洽,宣称有其他国家希望购买S-400防空系统,但俄罗斯目前产能不足,希望回购已经出售给土耳其但被封存的S-400防空系统来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
这个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这个神秘的“其他国家”到底是谁也不清楚,但鉴于S-400防空系统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包括屡屡被乌军击毁,很难相信还有“其他国家”愿意耗巨资购买S-400,更像是俄罗斯以此为借口来回购土耳其S-400防空系统补强自己的防空网,毕竟,乌克兰已经公开亮出了可以打到莫斯科的导弹,包括“火烈鸟”和正在研发中的弹道导弹。
2022年10月叛逃的俄罗斯联邦警卫局前成员格列布·卡拉克洛夫告诉媒体,普京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索契都三个一模一样的办公室,不仅装修和设计一样,就连办公桌上摆了几根铅笔、铅笔长短都一样。
除了对俄罗斯能源工业的打击外,乌克兰也不断攻击俄罗斯的军事目标,这里仅说其中一例。
当地时间9月10日,乌克兰军情总局在新罗西斯克击中了黑海舰队多用途打捞船“斯巴萨泰尔·德米多夫”号,根据乌克兰军情总局消息人士透露的信息以及网络上的视频看,这次攻击是由搭载FPV无人机的无人艇进行的,无人艇留在后方充当信号中继站,难以发现的FPV无人机则击中了俄舰的电子设备区域,没有将其击沉,但导致这艘军舰无法继续使用。
“斯巴萨泰尔·德米多夫”号造价超过6000万美元,2015年下水,俄军总计有四艘同类型的MPSV07多用途打捞船,配备潜水作业系统、遥控设备、侧扫声呐以及电子侦察设备,可用于海底勘测,其功率约为4兆瓦。
“斯巴萨泰尔·德米多夫”号被击中时,据称是正在新罗西斯克港入口处执行电子侦察任务,寻找可能渗透的乌克兰无人艇,结果自己反被击中了。
考虑到“斯巴萨泰尔·德米多夫”号当时正在执行的任务,乌克兰军情总局的这次行动很可能是报复,报复上个月28日在多瑙河河口被击中的乌克兰海军“辛菲罗波尔”号侦察舰,俄军在那次袭击中造成乌克兰海军1人死亡、多人受伤。
面对乌克兰在远程打击方面发起的凌厉打击,俄罗斯同样还以颜色,不过,通过公开报道来看,确切说是有视觉证据可以证实的报道来看,俄军将更多力量放到了打击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和平民上,跟往年一样,要让乌克兰人陷入黑暗和寒冷的“冬季风暴”。
俄军同样在技战术上不断进行改进,乌克兰军方宣称在被击落的俄罗斯无人机上,发现安装了摄像头和通讯系统,变成了FPV无人机,这使得俄军能够在无人机飞行途中进行操控,不仅能够打击固定目标,而且还可以攻击移动目标,诸如乌军的机动防空小组。
而乌军同样也有反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乌克兰国家公共广播电台(Suspilne)援引乌军总参谋部的消息报道称,因为乌军电子战系统的干扰,最难拦截的俄军导弹之一、“匕首”空射弹道导弹的命中率下降,偏离目标的次数不断增加,为应对乌军的电子干扰,俄罗斯至少花费了15亿美元,包括在导弹、无人机和知道炸弹上安装单价在1万到1.7万美元之间的伊朗等国造CRPA抗干扰天线。
关于乌军的其他反制措施,包括防空系统和拦截无人机,今天暂时不说了,说一下俄军对乌克兰空袭的打击效果。
俄军现在几乎每天都对乌克兰发起空袭,区别不过是规模大小和打击地域的不同,或许是得益于被乌克兰人昵称为“猫”的特朗普特使基思·克洛格来访,俄军这几天只是对乌克兰发起了规模在百架左右的无人机袭击,尽管依然有不少无人机突防成功,但没看到乌克兰再次出现人员伤亡,这是一件好事。
来源:HE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