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进入产品化产业化阶段,南京抢抓新“窗口期”前瞻布局

摘要:“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进入新的突破窗口期,进入了产品化产业化阶段。2024年,人形机器人公司大量出现,可谓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元年。”在12月21日上午举行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发展专题活动”上,中国自动化学会学士、理事,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对人形

“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进入新的突破窗口期,进入了产品化产业化阶段。2024年,人形机器人公司大量出现,可谓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元年。”在12月21日上午举行的“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发展专题活动”上,中国自动化学会学士、理事,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人形机器人是指具有类人形态、运动、功能和智能的机器人,类人形态和运动使其在人类环境中工作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它能够适应人类为自身设计建造的环境,并使用人类为自己设计制造的工具,又能足够灵活地完成各种泛化需求,也容易被人接受实现人机自然交互。”熊蓉说。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人形机器人的性能与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为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业、医疗、家庭服务等多个行业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以汽车制造为例介绍,上下料、抛光、焊接、涂胶、喷涂等加工工席90%可采用机器人完成,但发动机、底盘、电气、装饰等装配工席90%以上仍需要人完成,组装需数小时到数十个小时不等,亟须新型通用作业型机器人。

“核心零部件形成量产、本体制造技术逐步完善、应用集成技术趋向成熟等产业链基本完善,运动控制、大模型、云边端等技术链快速发展,为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熊蓉说。

未来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南京企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与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同期举办的市场化展览上,南京埃斯顿酷卓正在展示企业研制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它的全身加上两个灵活手共有44个自由度,首先将在工业领域实现对危险场景替代人工,未来会将人形机器人功能应用拓展到更多领域。”公司销售人员介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埃斯顿、蔚蓝科技、集萃智造等南京企业均有所布局,我市也正在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布局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不久前,致力于人形机器人产品的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个直投项目。

然而,人形机器人是国际公认的机器人技术集大成者和技术竞争制高点,存在系统研制难、稳定控制难、通用智能难等诸多技术难点。

“人形机器人在社会服务、工业服务等实体经济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人形机器人与AI技术的融合仍难以实现高可靠、高智能和高性能作业,难以实现实用化应用,亟待技术突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创始人骆敏舟认为。

目前,集萃智造正瞄准电液伺服人形机器人进行关键技术研究。骆敏舟透露,目前,集萃智造已研发出国内超小型高爆发电液伺服系统,可完全满足电液伺服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需求。此外,集萃智造还在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人脸机器人、超逼真人手等领域展开研发突破。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我市将全面推进“大脑”“小脑”“肢体”等部件研发,构筑人形机器人通用整机平台。

抢占“新赛道”,技术研发是关键。南京拥有丰富的产业人才储备和较强的研发优势,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位列全国前列,具备实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巨大潜力。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理工、南航等高校均设有机器人相关重点专业,为行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端人才,投身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

“目前,我们在江北新区成立了5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南京和江苏产业落地。”骆敏舟透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