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备受关注的海底捞少年向火锅撒尿案一审宣判,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判决两名涉事少年唐某、吴某及其父母,需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向海底捞所属公司赔礼道歉。
近日,备受关注的海底捞少年向火锅撒尿案一审宣判,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判决两名涉事少年唐某、吴某及其父母,需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前提下,于指定报刊向海底捞所属公司赔礼道歉。
同时,唐某父母、吴某父母需赔偿海底捞共计220万元,涵盖餐具损耗费和清洗消毒费13万元、经营损失和商誉损失200万元及维权开支7万元 ,若两名少年有个人财产,先从其财产支付,不足部分由父母补齐。
回溯事件,今年2月24日凌晨,17岁的唐某与吴某在海底捞门店包间用餐后,先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还相互拍摄视频。2月27日,吴某将视频发布在朋友圈,随后视频在网络迅速传播,引发轩然大波。3月,上海黄浦警方对两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海底捞为消除影响,销毁涉事门店全部餐具并深度消毒,对事发时段到消毒期间的4109单客户全额退餐费,并给予订单付款10倍现金补偿,之后向法院起诉,索赔超2300万元。
从法律角度剖析,唐某与吴某虽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综合案情,他们对自身行为违法性及法律后果具备认知能力。两人故意向火锅小便并传播视频,在明知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仍积极追求或放任视频传播,主观过错明显,构成对海底捞财产及以侮辱方式对名誉的共同侵权。依据《民法典》,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有个人财产的未成年人,从其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此次判决,既让违法少年受到教育,也让未尽监护职责的父母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这一事件背后,家庭教育的缺失令人深思。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孩子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无时无刻不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痕迹 。在孩子成长关键期,若父母忽视对孩子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教育,未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规则意识,就容易导致孩子做出违背公序良俗甚至违法的行为。此次涉事的两名17岁少年,做出如此荒唐且影响恶劣的行为,其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失职难辞其咎。或许平日里,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忽视对孩子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又或许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给孩子树立了不良榜样 。
反观那些家庭教育成功的案例,许多优秀孩子背后,都有重视教育、以身作则的父母。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教导孩子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则;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海底捞少年撒尿案”的宣判,不只是对涉事家庭的判决,更是给全社会所有家长敲响的警钟。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父母要切实承担起教育责任,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规则意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孩子走上错误道路,让孩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来源:林城—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