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军曾雍雅之女曾莹: 亲爱的爸爸,我终于读懂了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4 22:40 1

摘要:当 “亲爱的爸爸,见信如面” 的字句落下,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唯有她的声音,裹挟着数十年的思念,在空气中流淌。

9月13日晚

江西卫视播出

“红色回声 礼赞英烈-纪念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主题诵读汇演

汇演现场

开国将军曾雍雅之女曾莹

手捧一封写给父亲的信

在哽咽与泪光中

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这封信里,藏着她对父亲迟到半生的读懂,也藏着一代革命先辈 “舍小家为大家” 的赤子情怀。

亲爱的爸爸

见信如面

这封信您也许永远也收不到

却是我

走过半生

最想写给你的心里话

当 “亲爱的爸爸,见信如面” 的字句落下,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唯有她的声音,裹挟着数十年的思念,在空气中流淌。

曾莹的父亲曾雍雅,是从江西于都走出的开国将军。

1930年,13岁的曾雍雅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他在反 “围剿” 战场冲锋。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黄土岭战役诱击日军名将阿部规秀,立下赫赫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转战辽沈、平津,身影留在无数硝烟里。和平年代,他又主动请缨驻守西藏,一去便是十年。

对年幼的曾莹来说,父亲的模样,更多是照片里的轮廓。

曾莹拿着2张照片对记者说:这张照片就是我父亲,去西藏的时候我们的全家合影。当年父亲去西藏的时候,我刚6岁。这张是我父亲在西藏雪域高原为国戍边十年以后,我们好不容易凑齐了,照的一张全家像。整整十年,在这个过程中,我只见过父亲两面。当时我已经上了军医大学。

十六岁那年,曾莹考入军医大学,给他的父亲写了封满是思念的信,两个月后才收到父亲从西藏寄来的回信。信封上沾着高原的尘土,字迹刀刻般刚劲有力。曾莹说,我忽然懂了,您总把离别说得云淡,却始终牵挂着我。

真正让曾莹读懂父亲的,是1978年,奶奶去世,离家44年的曾雍雅终于回到于都老家。走到村口时,这位在枪林弹雨中从无畏惧的将军,却突然停下脚步,久久凝望着远方。

曾莹当时就问她父亲:我说爸爸你在想什么,我爸爸说当年跟随我一起参加红军的34位同村的伙伴们一个也没有回来。他说,1934年5月,父亲在瑞金武阳区带走了1,000多老表参加了红军,接着很快就参加了长征,你们如今都在哪里?有几个人活着走出了长征,有几个人看到了新中国的建立。

那一刻,曾莹看着父亲泛红的眼眶才明白,父亲心中的痛,从不是自己的别离,而是战友的牺牲、家国的重任。

曾莹说:我才深深感觉到,他不是不爱我们。对于他们这一代老前辈,首先他们是爱党、爱国家、爱人民,其次才是爱自己的小家、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孩子。所以这样我才逐步逐步的,读懂了我的父亲。

记者问到为什么时隔这么久,要写一封无法寄到的信。曾莹眼含泪花说:“因为我读懂了我的父亲,因为我有很多话要对他说,更因为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到来,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

曾莹说,我想对他说的话全部都包含在了那封信里,我想如果我父亲听到以后他会感觉到欣慰的,因为自己的女儿长大了。而且我也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后代们听,要追寻他的足迹继续走下去。一个民族的脊梁,不仅在于曾经有多少英雄愿意为他去赴死,更在于这些英雄的精神,能否永续长存。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一位女儿对父亲的思念,更是对一代革命先辈的礼赞 —— 他们用缺席的陪伴,换来了万家团圆,用一生的坚守,让英雄精神永远激荡在时代的回声里。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