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永浩曾以“理想主义者”和“叛逆公知”形象深入人心。作为新东方教师出身,他凭借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和挑战权威的姿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批判、充满情怀的创业者人设。无论是创办牛博网时的言论自由主张,还是锤子科技时期对标苹果的悲情叙事,老罗始终保持着“文青领袖”的光
罗永浩曾以“理想主义者”和“叛逆公知”形象深入人心。作为新东方教师出身,他凭借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和挑战权威的姿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批判、充满情怀的创业者人设。无论是创办牛博网时的言论自由主张,还是锤子科技时期对标苹果的悲情叙事,老罗始终保持着“文青领袖”的光环,甚至被粉丝誉为“科技界的鲁迅”。
然而自转型直播带货后,罗永浩的形象开始加速商业化。曾经抨击资本的中年理想主义者,如今在直播间高声叫卖、为品牌站台,这种转变本就令人设出现裂痕。而近期针对西贝的激烈抨击,更将其推向舆论漩涡。网友指责其言辞充满“中年油腻感”,既斤斤计较又充满泼妇式情绪输出,与昔日塑造的理性公知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这场人设崩塌并非偶然。从公知到商人的转型本就伴随着理想主义光环的消退,而此次事件则彻底暴露其言行中的矛盾性——曾经批判资本的人,如今却以近乎市侩的方式参与商业博弈。人设减分的本质,是公众对知识分子商业化后依然强行维持道德优越感的反感。当理想主义沦为生意,愤怒也显得像是算计,罗永浩的形象或许正在经历最彻底的解构。
来源:草根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