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该追的星!九三阅兵唯一旗手张威火了,农村小伙7年终圆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06:03 1

摘要:曾经在天安门广场人群中抬头仰望升旗的少年,如今成为了这面五星红旗的唯一擎旗人。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曾经在天安门广场人群中抬头仰望升旗的少年,如今成为了这面五星红旗的唯一擎旗人。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上。

27岁的河南小伙张威,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向升旗台,亲手将那抹中国红高高升起。

那一刻,全国人民都在注视着他以及他手中的五星红旗。

1

张威出生河南驻马店汝南县一个普通的小村子。

父母靠种地、进城打零工维持家里生活,后来在市里东拼西凑开了家卖烟酒的小超市,生意不大,但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

小时候,张威总爱盯着电视里升旗仪式的画面出神,尤其是那一抹鲜红在蓝天下展开的瞬间,总让他忍不住屏住呼吸。

张威读书的时候成绩一般,脾气不软,认准的事儿就会干到底。

高中时,一次天安门广场的实地参观彻底点燃了他心中的梦想。

那年他17岁,跟随学校去北京参加升旗仪式,看着护卫队员整齐的队形和标准的动作,他悄悄下定了决心——要穿上这身军装,亲手升起这面五星红旗。

2018年,张威如愿参军,顺利进入仪仗大队,从那一刻起,他每天的生活都和“旗杆”密不可分。

然而真正进入训练后,他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

升旗手不光是仪式角色,更是技术要求极高的岗位。

要想脱颖而出,首先得在身高、体型、仪态、纪律、心理素质各项条件中“全优”。

升旗手的标准近乎苛刻:身高必须在1.88到1.92米之间,体态要挺拔匀称,动作要精确到每一毫米。

张威1米9,符合身高要求,但光有身高远远不够。

他必须练得比别人更狠。

每天早晨五点,他就起床绑沙袋练正步,一练就是几公里,脚底经常磨出血泡。

为了锻炼上肢力量,他把30斤的旗杆举在手中不断挥臂。

挥臂练习,每天300次,练到手掌上结满厚茧、手麻到筷子都拿不稳。

旗杆另一端,他挂上两个灌满水的水壶,练习在风中的稳定性。

练到后来,左右手臂出现了不对称,右臂肌肉线条硬生生比左臂粗了一圈。

2021年,张威终于获得“练习升旗手”的资格。

在张威成为正式升旗手之前,还有一个人对他影响极大。

那就是国旗护卫队的优秀前辈张自轩。

张自轩曾担任国旗护卫队的升旗手,整个军旅生涯升起五星红旗7000余次没有一次失误,多次在国家重大节庆中担任升旗任务。

张威拿到练习升旗手资格后,第一时间向张自轩请教升旗细节,前辈没有一点保留,把自己的心得经验都传授给他。

张自轩几乎是手把手带着他练,从最基础的正步起跳到挥臂展旗,哪怕是一个细小的停顿节奏,张自轩都要他练到肌肉形成记忆。

张威从他那里学会了什么叫坚持和标准。

2022年1月25日,张威第一次作为升旗手站上天安门广场。

看似轻描淡写的一个动作,背后是七年如一日的磨练和成千上万次的重复练习。

2

2025年九三阅兵前两天,张威的父母在日历上一遍遍地划着9月3日。

张威的家不大,但墙上贴满了他的照片和奖状。

客厅正中间,是他穿军装升旗的照片,一米九的大高个,眼神坚定,手擎红旗,英姿勃发。

母亲刘秋玲每天都要擦一遍相框,说怕照片上落灰,儿子会不高兴。

这几年,张威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有时候甚至一年都见不上一面。

爷爷病重去世时,父母担心影响他执行任务,选择了隐瞒。

张威的父亲张亮坦言:对国家尽忠,就是对小家尽孝。

有一次,母亲刘秋玲在箱子里翻出整整13双破旧的手套,每一双上都带着磨痕和血印。

训练用过的手套、磨坏的军鞋、破了皮的绑带,张威都打包寄回家,让母亲帮他收着。

她看着这些眼泪就掉下来:“这么好的手套都磨破了,得练成什么样才这样啊。”

父亲张亮没说话,只是坐在沙发边点了根烟。

他们不懂军事,也没见过大场面,但他们知道,儿子做的是一件重要的事。

2024年国庆,父母带着张威的妹妹一家三口人偷偷坐车到北京,凌晨四点到天安门广场守着。

他们没告诉张威,就在人群中挥着国旗,看着他升旗。

升完旗后,张威才知道父母来了,脸上那一瞬间的笑,让母亲觉得所有等待都值得了。

这次九三阅兵,他们没有去现场,只是在家坐在电视机前。

当张威一出场,母亲刘秋玲捂着嘴,眼泪刷地往下掉。

她说:“这几年他真的吃了太多苦,瘦了,黑了,但他终于站在了最高的地方。”

父亲没那么感性,只说了一句:“干得不错,是我儿子。”

可他说这话的时候,眼角是红的。

他们不是不会表达感情,只是把所有的骄傲和心疼,都藏进了心里。

3

这几年,张威其实早就在多个重要场合担任升旗手。

2022年国庆、2024年国庆、2025年元旦,他的身影都出现在升旗台前。

在某档介绍天安门中轴线的节目中,他还曾短暂出镜。

当被问起升旗手的选拔标准,他认真地回答:“方队里只有一个升旗手,选谁都不是随便的。”

他的语气平实,但眼神里却藏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对张威来说,站在天安门广场,听着国歌奏响,把五星红旗抛向空中,是一种使命感。

他从未主动上过热搜,也没有开设社交平台和粉丝互动。

但他在9月3日那一天的直播中,收获了全国观众的敬意。

他的那一抹身影,站在晨曦下,默默扛起了一个国家的庄严。

张威不是娱乐圈的明星,也没有流量的护体,但在那一刻,他比任何“顶流”更让人安心也更耀眼。

结语

一个农村孩子,靠着一股子倔劲,穿过七年的风雨,走到国旗之下。

张威升起的不只是五星红旗,还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对“梦想”二字的信心。

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的星。

阅兵当天,他将高高升起五星红旗.人民日报.2025-08-23 [引用日期2025-08-23]

骄傲!驻马店小伙张威再次在重要节庆中担任升旗手 .驻马店网.2025-01-01

今天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手,有段特别的圆梦故事…….北京日报.2024-10-02

来源:我是电影迷小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