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演义故事 11萧衍起兵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08:50 1

摘要:上册说到,萧宝卷除掉江祏哥俩后,再没人敢劝谏,乐得逍遥自在,嬉戏玩乐。案上的奏章堆积如山,几十天他才阅览一次。他虽然除掉了江祏哥俩,但却不敢轻易铲除萧遥光。

上册说到,萧宝卷除掉江祏哥俩后,再没人敢劝谏,乐得逍遥自在,嬉戏玩乐。案上的奏章堆积如山,几十天他才阅览一次。他虽然除掉了江祏哥俩,但却不敢轻易铲除萧遥光。

而萧遥光虽然躲过这一劫,但心中很是不安。他的三弟萧遥昌死在任上,二弟荆州刺史萧遥欣又随之病故。萧遥光孤立无助,非常惆怅。

萧宝卷也暗中防备着萧遥光,曾召萧遥光入朝议事,与他提及江祏兄弟的罪案。萧遥光更加惊惧,谎称自己有病,不问朝事,随即告退。

不久,萧宝卷担心萧遥光叛乱,便想免去他扬州刺史的职衔,仅保留司徒职务,当下召他入朝。萧遥光唯恐重蹈江祏的覆辙,不敢应召。

萧遥光随即收集弟弟的部将,托词声讨刘暄,当晚便令骁骑将军垣历生,统领兵马劫杀萧宝卷的得力将领萧坦之、沈文秀二人。

而萧坦之、沈文秀二人听到风声,逃到了台城。垣厉生劝萧遥光趁夜攻打台城,萧遥光犹豫不决,等到了黎明,他才披挂起甲胄,令将士登城守卫。

垣历生又劝他出兵,萧遥光却说:“台城不久就会内乱,我们不必出兵。”垣历生走出府门感叹道:“先声才能夺人,这么迟疑,怎么能成大事呢?”

萧坦之、沈文秀二人进入台城告变,众人异常惊骇。天亮时,徐孝嗣奉旨入台城护卫,左将军沈约也驰入西掖门,人心这才安定下来。

徐孝嗣守卫台城,萧坦之率军讨伐萧遥光,屯兵湘宫寺,左卫将军左兴盛屯兵东篱门,镇军司马曹虎屯兵清溪桥,三路人马一同围攻东府。

双方相持了将近一天,最后三军在东府投诚的参军萧畅及长史沈昭略的协助下,攻入东府。垣历生投降也没赦免,被杀。萧遥光躲入床下,被兵士拖出,乱刀砍死。一场乱事,烟消云散。

萧坦之等人回朝复命,嗣主萧宝卷加封了徐孝嗣、沈文秀、萧坦之、刘暄、曹虎等有功之人。

萧坦之仗着自己立了大功,十分骄恣,制局监茹法珍等一帮幸臣厌恶他,就向萧宝卷进谗言诬陷。萧宝卷立即派卫帅黄文济,率兵包围萧坦之的住处,逼他自尽了。

茹法珍等人又开始诬陷领军将军刘暄,说他准备谋反。萧宝卷惊疑地说:“刘暄是我舅,他怎么会有异心呢?”直阁徐世标在一旁帮腔说:“明帝是武帝的侄子,他都差点把武帝的子孙灭光,更何况是你的舅舅呢?”

萧宝卷被他这么一激,虽然有些不忍,但最终还是下了狠心,派人将刘暄拿下,杀死了事。

随后,又因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曹虎家产过多,几乎超过国库里的钱财。萧宝卷一道密诏,也把他除掉,家产全部搬入国库。

宰相徐孝嗣向来明则保身,中郎将许准劝说他伺机废黜无道的萧宝卷,而他却回答说:“以乱止乱,没有道理。”许准再三苦劝,他始终不听。

镇南将军沈文秀见萧宝卷滥杀大臣,就上奏托词自己年老体弱,不再干预朝政。他的侄子长史沈昭略对他说: “别看你年届六十,主动辞官,但陛下是不会放过你的!”沈文秀只是付之一笑,不作回答。

果然,过了一个多月,萧宝卷召沈文秀叔侄到华林园议事。沈文秀登车前对家人说:“我这次恐怕不能活着回来了。”进入华林园,见宰相徐孝嗣也被召来,三人感到奇怪,很是不安。

忽然,茹法珍带着卫兵、手拿毒酒来到园里,宣诏赐三人自尽。沈昭略认为这种结果都是徐孝嗣的软弱造成的,气愤地痛骂:“拜你这个无能的宰相所赐,我们才有今日的下场!”说完,仰头喝干毒酒,倒地身亡。

沈文秀与徐孝嗣也双双饮毒酒自尽。沈、徐两家的亲属,也都被诛杀。

同朝六贵只剩下太尉陈显达一人,他是高帝、武帝时的旧将,左眼被箭射瞎,已七十三岁高龄。明帝萧鸾在位时,陈显达深怕得罪皇上,因而总是自贬,出门坐破车,随从只带十几个人。

萧宝卷即位后,令他为江州刺史。他接到诏书,就好像跳出火坑一样,非常快慰。然而没过多久,朝中诛杀权贵及萧宝卷即将派兵袭击江州的消息传来。

陈显达慌忙与长史庾弘远、司马徐虎龙商议起事,打算迎立建安王萧宝夤为帝。

陈显达决定起兵攻打建康前,先令庾弘远、徐虎龙撰写讨伐萧宝卷的檄文,然后散发到京城。朝臣们得到此书,当即呈送给萧宝卷。

萧宝卷得到陈显达反叛的消息,立刻调兵遣将,令护军将军崔慧景、后军将军胡松、左卫将军左兴盛、骁军将军李叔献等全力讨伐陈显达。

陈显达寡不敌众,被齐军包围。齐军侍从官赵谭,挺戟直刺陈显达,陈显达年老气衰,来不及躲避,被一戟刺死掉下马来,叛乱被平。

再说豫州刺史裴叔业,见朝廷屡杀大臣,很是惶恐。朝廷也防他谋变,调任他为南兖州刺史。收到诏书后,裴叔业越发不安,不肯起程。

他的侄子裴植,担任殿中直阁,偷偷跑回豫州,劝他说:“现在京都人人自危,朝廷必定要加害于你,叔父应该早日为自己打算。”

裴叔业于是秘密派遣亲信马文范来到襄阳,传话给萧衍说:“现在的局势,陛下随时会对我们下手,所以我想投靠北魏,说不定还能封个河南公,你觉得怎么样啊?”

萧衍回信道:“如果陛下他们怀疑你,你就暂时将家人送到京都做人质,让他们相信你。如果他们进一步相逼,你可以率兵直出横江,切断他们的后路,天下事一举可定,千万不要投靠北魏。”

裴叔业于是将儿子裴芬之送到建康做人质,可他仍想投靠北魏,并特意致信北魏刺史薛真度,薛真度劝他早点投降。裴叔业犹豫不决,虽然没有投降,但却与他来信交往。

都中人士渐渐有所耳闻,都怀疑裴叔业投靠了北魏。裴芬之怕自己罹祸,忙溜出京城返回豫州。裴叔业见儿子平安回来,竟让他立即携表去北魏乞降。

魏廷令彭城王元勰镇守寿阳,另封裴叔业为兰陵郡公,仍为豫州刺史。齐廷闻报,特派平西将军崔慧景讨伐裴叔业,又任命萧懿为豫州刺史,协助崔慧景西讨寿阳。

崔慧景早有图谋不轨之心,这次出行前,他密令儿子直阁将军崔觉驰赴军前。第二天一早,崔觉单骑出京赶赴广陵,与父亲会合。

大军离开广陵十多里,崔慧景立即召集各军将领商议,他哭着说:“我深受三代皇帝的恩遇,无以为报,如今幼主昏昧,朝廷浊乱,危厦将倾。我愿与你们共立大功,共建社稷如何?”众人齐声响应。

崔慧景当即率军返回广陵,司马崔恭祖立即开城门将他们迎入。在广陵呆了两天,崔惠景打算率众渡江,他先派人去见江夏王萧宝玄,表示愿意拥立他为帝。

萧宝玄斩杀来使,一边派兵守城,一边遣人通知京城,说崔慧景谋反。萧宝卷立即派马军将戚平、外监黄林夫,去协助萧宝玄镇守京口。

萧宝卷还以为萧宝玄可靠,不会发生变端,哪知萧宝玄表面上回绝崔慧景,暗地里却与他勾结。萧宝玄是用斩杀来使的方式取得了萧宝卷对他的信任。

且说戚平、黄林夫到了京口,萧宝玄当即与他俩密商,试探他,发现二人不肯合作,立即喝令身边的侍卫取下二人的首级,而后派人迎接崔慧景。

崔慧景自广陵顺利抵达京口,萧宝玄与他会合。经过一番商议,崔慧景做前驱先行,萧宝玄督率大军后进。萧宝卷忙发兵堵截叛军。

没想到崔慧景势如破竹,攻破建康外城,萧宝卷的右卫将军左兴盛战死。宫中危急万分,多亏卫尉萧畅力守南掖门,并分兵守住各个城门,拼命抵御,众心才稍稍安定。

崔慧景的先锋崔恭祖献上一计,说应该火攻北掖楼。崔景慧却说:“现在大局已定,何必毁坏那些建筑,将来又要修建,多费财力。”崔恭祖怏怏退出。

崔慧景信佛,喜欢与人谈佛,他不马上攻打建康城,却从乐游苑移居到法轮寺,整天闲坐,对客高谈。崔恭祖见状,禁不住叹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功夫参禅?”

再说,萧懿之前奉命西讨,屯驻在小岘,恰闻裴叔业病故,他正要趁此进攻,忽然京都急诏让他勤王。他立即率领将军胡松、李居士等人回朝。

听说豫州刺史萧懿从采石渡江而来,援救京都。崔恭祖急忙赶到法轮寺找崔慧景,恳请亲自率军迎击。

而崔慧景却满不在乎地说:“你留在这里,叫我的儿子崔觉迎战就可以了。”崔恭祖退出后,回头望着寺门,郁闷地说:“我倒要看看你们父子能干成什么大事?那萧懿岂是好惹的!”

这时,萧懿的队伍已达南岸许久,崔觉才带领军队赶来迎战。萧懿下令前进有赏,后退即斩,所以人人向前,个个拼命。崔觉遇见劲敌抵挡不住,战不多时,死伤两千多人。

崔觉逃回,此时崔恭祖已攻破东宫正在抄掠,得到几名有姿色的宫女。崔觉不禁垂涎,竟把崔恭祖拦住,将宫女占为己有。

崔恭祖本已对崔慧景不满,又被崔觉这么一激,不由得怒火中烧,竟与骁将刘灵运一起向建康城守军投降。

崔慧景的部众,见崔觉战败而回,而崔恭祖又投降了建康守军,料知大势不妙,纷纷逃散。崔慧景孤掌难鸣,慌忙带着余众,打算渡江北去。

驻守建康城的萧畅,趁势麾兵杀出,击毙数百人。途中崔慧景又被萧懿的巡逻兵一阵追杀,最后只剩下崔慧景一人一骑。

他来到江边想要过江,渔民见他形迹可疑就仔细盘问,得知他就是叛军首领,便将他杀死。砍下首级放入鱼篓,送到建康去领赏。

崔觉逃跑后当了道士,被搜捕出来杀死。崔恭祖虽然投顺,但朝廷认为他是穷途后才无奈投降,仍旧斩杀。

而萧宝玄在外面躲了数日,后因搜查的越来越紧,再没人敢收留他,逼得他只好出来自首。萧宝卷把他召入后堂,让人给他灌上毒药,毒死了他。

在搜捕余党的过程中,将领搜到一本小册子,上面记着许多叛党的姓名,萧宝卷看都不看,便令侍卫烧了它,并感慨地说:“连萧宝玄都作乱,我再去责备他人,有什么意思?”随即颁诏大赦,令所有的叛众余孽,悔过自新。

偏偏一群奸诈的小人不按诏书办事,只要遇到家境殷实的人,他们便污蔑是贼党,将他满门抄斩,缴获的钱财全部充入私囊。而萧宝卷整天只知道嬉戏玩乐,无心过问,放任小人为所欲为。

由于权贵已经被悉数铲除,萧宝卷更加恣意妄为,经常出宫游玩。所经过的道路,必先赶走附近的居民,如果有人冒犯,格杀勿论。因此,自万春门到郊外周围数百里,都是空家尽室。

有一天,萧宝卷去沈公城游玩,刚巧有一产妇临盆,一时无法离开,他便令人将产妇剖腹验胎,看看婴儿是男还是女。

又有一次,萧宝卷去定林寺游玩,一位老僧因病无法行动,躲在草丛中。萧宝卷发现后,便命侍卫把老僧射成刺猬。萧宝卷也向老僧头部发了数箭,并自夸绝技。

再说,因萧懿荡平叛军有功,萧宝卷将他留在京都,封他为尚书令。又封他的三弟萧畅为卫尉,执掌器乐。萧懿的二弟雍州刺史萧衍,立即写了一封劝导的信件,派亲信虞安福送给萧懿。

信中说他虽然立下大功,但会引起嗣主的疑忌,怕自身难保。劝他要么攻入皇宫,逼嗣主让位;要么托词抵抗胡虏,继续镇守豫州,千万不能放弃兵权。但萧懿不听劝告。

而制局监茹法珍、王恒之等佞臣,忌惮萧懿的权威,偷偷地对萧宝卷说:“萧懿恐怕会造反,臣担心陛下危在旦夕。”萧宝卷矍然起座,当即令茹法珍等人设法除掉萧懿。

长史徐曜甫得知消息,慌忙在江边备好船只,劝萧懿去襄阳。萧懿却慨然道:“自古人生皆有死,哪有叛逃的尚书令呢?”

萧宝卷又派直后将军郑植去刺杀萧衍。郑植的弟弟郑绍叔是萧衍的宁蛮长史,茹法珍让郑植先去联络郑绍叔,然后见机行事刺杀萧衍,以确保万无一失。

两兄弟见面后,十分欢愉,郑植将自己的来意告诉了弟弟,他不想行刺萧衍,郑绍叔随即将哥哥来此的目地转告给了萧衍。

萧衍特地备好酒肉,让人担到郑绍叔家里,为郑植接风。饮到半酣,萧衍笑着对郑植说:“朝廷派你来杀我,我今日特意带着头来见你,可你为什么不趁早取走呢?”

郑植也大笑道:“明天再说吧!今天我们先喝酒。”等到酒阑席散,萧衍又请郑植遍览城隍府库,以及兵马、器械、舟舰。

观阅完毕,郑植回家对弟弟说:“雍州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看来还真是不易攻取。”郑绍叔说:“大哥回朝后,不妨以实情告诉陛下,他如果想要攻取雍州,我们会全力一战。”郑植住了两天便告辞回京。

再说茹法珍等人,怕萧懿日久生变,趁他还在尚书省,就派人给他送去毒酒。萧懿毫不畏惧,反而忠心耿耿地对使者叹道:弟弟在雍州手握重兵,我真为朝廷担心呀!”说完,服毒自尽。

当噩耗传到雍州,萧衍痛哭,随即召集参军张弘策、长史王茂等人议事。萧衍说:“眼下天子昏庸残暴,朝廷小人当道,我想与你们一同起事,废昏立明,共扶社稷!”众将齐声应命。

当下,全军备战,整装待发。忽然传来消息说,朝廷派辅国将军刘山阳,会合荆州长史萧颖胄,想一道袭取襄阳。萧衍于是派参军王天虎驰赴荆州,沿途散发警讯,说刘山阳是来攻打荆州和雍州的。

萧颖胄是齐祖萧道成的侄子,此时南康王萧宝融(明帝萧鸾的第八子)都督荆州。王天虎奉萧衍之命来到荆州,分别给萧颖胄和其弟萧颖达(萧宝融的幕僚)各送了一封相约起事的信,兄弟二人碰头后十分犹豫。

萧颖胄忙找来参军席阐文、咨议柳忱相商。席阐文说:“朝廷不是萧衍的对手,我们应该诱杀刘山阳,与萧衍一同起事,共图霸业。”萧颖胄说刘山阳疑心重,怎样才能诱杀?

柳忱献计说:“刘山阳在巴陵迟疑不进,分明是怀疑我们,我们只好斩下王天虎的首级换取他的信任,等他欣然前来,我们便能趁机下手。”萧颖胄怕萧衍误会怪罪,席阐文说,事先通知萧衍他会原谅的。

于是萧颖胄一面派使者通报萧衍,一面将王天虎召入内室,告诉他为诓骗刘山阳,只能借他的脑袋一用。王天虎惊骇之极,刚要开口说话,萧颖胄拔出佩剑,杀死了他。

然后,把王天虎的首级送给刘山阳。刘山阳得到王天虎的首级,又听说荆州正整顿兵马准备讨伐萧衍,当即高兴地只带了几十名随从去与萧颖胄见面。

萧颖胄让汶阳太守刘孝庆在城内埋伏,自己率领手下将领迎接刘山阳。待刘山阳入城后,一声暗号伏兵齐出,刘山阳当即毙命。刘山阳的副将李元履听说主帅被杀,不得已带着众兵前来请降。

萧颖胄又说服司马夏侯详,同意与他结成儿女亲家(夏侯详的儿子曾想娶萧颖胄的女儿)。夏侯详这才答应一同起事。两人当即立萧宝融为皇帝,并为他准备即位事宜。

萧颖胄随即令萧衍督管前锋各军事,自己督管行留各军事,加封夏侯详为征虏将军,派宁朔将军王法度出驻巴陵,并派人给萧衍送信,约定第二年二月进兵建康。

萧衍接到信后,顿时大怒道:“行军打仗全靠一鼓锐气,现在已是箭在弦上,哪能不发,怎么还能够延期呢?”当下要求立即发兵。萧宝融只得发放檄文,准备攻打建康。

京都听到消息,萧宝卷连忙下诏征讨荆、雍两州。此时,萧衍的冠军将军杨公则进攻湘州,湘州行事张宝积出城投降。杨公则随即进入长沙城,张榜安民,湘州平定。

第二年是永光三年,南康王萧宝融自称相国,任命萧颖胄为左长史,号镇军将军,萧衍为征东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讨伐萧宝卷。

大军行进到竟陵,然后萧衍令中兵参军张法安留守竟陵城,长史王茂、太守曹景宗率军做先锋,先渡江与荆州军会合,然后进逼郢城。

郢州刺史张冲闭城自守,荆州将领郑元起、王世兴率数千人前来会合王茂和曹景宗。湘州刺史杨公则也率部众来到夏口,萧颖胄令所有诸军都归杨公则调度。

萧衍屯兵在汉口,阻挡鲁山的齐军,并令水军将领张惠绍游弋江中,断绝郢州与鲁山的水上往来。

郢州刺史张冲被困得恚愤成疾,没过多久便病逝了。临终前,他将郢城托付给儿子张孜及骁骑将军薛元嗣、征虏长史程茂。

这边两军正相持,那边南康王萧宝融已在萧颖胄等人的劝说下,在江陵即位,改元中兴。萧颖胄、萧衍等人都提升了官职。

同时又派冠军将军萧颖达来支援萧衍。萧衍令王茂、萧颖达等人进军郢城。郢城守将薛元嗣不敢出战,一边闭城严守,一边派遣使者到建康求援。

萧宝卷忙派军将吴子阳、陈虎牙率兵去援救郢州。吴子阳率军行进到距离郢城三十里的加湖,见雍荆二州的兵士沿路设屯,便不敢上前迎战,只是倚山筑寨自固。

当时春水暴涨,王茂奉萧衍之命带着部众入夜偷袭加湖,杀得吴子阳措手不及,慌忙逃窜。郢城鲁山的守兵得知吴子阳败逃,纷纷泄气。

不久,鲁山守将房僧寄病故,孙乐祖接任,萧衍趁机劝降。城中粮食已无,军士只能外出捕鱼充饥。萧衍派小部队堵住城中士兵的出路,孙乐祖只得投降。郢城守将薛元嗣见大势已去,也出城投降。

萧衍驱兵东进,直指江宁。萧宝卷根本没把萧衍放在眼里,只准备了一百多天的粮草,并对茹法珍说:“等叛众来到白门,我要与他决一死战。”

萧衍从江宁打败总督军士李居士,来到新亭。萧宝卷忙派征虏将军王珍国、军将胡虎牙,率领十万精兵在朱雀航南列阵,臣官王宝孙持白虎幡督战。

交战结果,齐军全军覆没。萧衍率军追到宣阳门,都中人人惊惧,宁朔将军徐元瑜带领东府的士兵投降,青冀二州刺史恒和入京支援,也率众投降;李居士孤守新亭,也乞求投降。

萧衍入据石头城,令各军围攻六扇宫门。这时有使者报称萧颖胄病故,萧衍怕扰乱人心,下令不许传播萧颖胄病亡之事。

萧宝卷被萧衍逼困后,将一切事务全部委托王珍国定夺。又任命入京护卫的兖州刺史张稷为副将,令二人率领城中的七万名士兵全力抵御。

而他仍像平时那样白天睡觉,晚上活动。有时听到外面的鼓噪声,他便披着大红袍登上城楼,遥望城外的战况。甚至有几次流矢险些伤着他,也毫不畏惧。

茹法珍发兵出战,几次战败,恳请萧宝卷发放银两犒劳军队,萧宝卷不肯;茹法珍又要求把储存的木材做为城防之用,萧宝卷也不同意。

佞臣梅虫儿又邀茹法珍一同入宫,对萧宝卷说:“一定是大臣不忠心,不然的话,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击退叛军,陛下应立即下令诛杀他们,以振军威,这样才会人人效命。”

萧宝卷迟疑不决,可消息已传到军中。王珍国、张稷等将领恐惧万分,立即密派亲信出城联络投降。随即又令兖州参军冯翌、张齐,联系后阁舍人钱强,刺杀萧宝卷。

当晚,萧宝卷醉酒后睡在含德殿。半夜时分,钱强偷偷打开殿门,放入张齐、冯翌等人,杀死了萧宝卷,然后把他的首级送往石头城。

萧衍见状大喜,忙派张弘策等人先行入宫,查封府库及图籍。在张弘策的严厉申诫下,军队入城后秋毫无犯,把茹法珍、梅虫儿、潘贵妃等四十多人拘禁狱中,听候萧衍的发落。

萧衍这才进入阅武堂,打着宣德太后的令号,追封萧宝卷为东昏侯,将褚皇后以及太子贬为庶民。欲知后续故事,请看下册《胡太后听政》。

来源:划过指尖的烟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