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被曝去世仅一天,令人恶心一幕出现,多名明星都被牵连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4 00:09 1

摘要:演员于朦胧刚确认离世,网上就有人拿着模糊照片造谣他杀,连杨幂、热巴发个生日祝福都被骂到关评,导演程青松更是被逼到晒行程、报警自证清白。

演员于朦胧刚确认离世,网上就有人拿着模糊照片造谣他杀,连杨幂、热巴发个生日祝福都被骂到关评,导演程青松更是被逼到晒行程、报警自证清白。

好好的悼念现场就这么变成了网络批斗会,这些人到底在图什么?

2025年9月11日,当天一大早,自媒体博主“名侦探小宴”突然发博文说,于朦胧凌晨在北京坠楼了。

这个消息一出来,网上一片不敢相信的质疑声,毕竟于朦胧之前没传出过健康问题,甚至有消息说他第二天要去央视录节目,怎么看都不像是会突然出事的样子。

但工作室迟迟不回应,部分明星发文悼念后又删除,央视节目的替换,一系列碎片化的信息将舆论推向了顶点。

当天晚上,于朦胧工作室终于发了讣告,明确说于朦胧确实在9月11日坠楼身故,还特意提到“警方已经排除刑事嫌疑”。

有媒体去核实情况,发现坠楼地点在朝阳区阳光上东小区,小区物业也跟记者确认,凌晨确实有坠楼事件发生。警方那边说已经做了现场勘查、调了监控,还找法医做了鉴定,最后确定不是刑事案件。

工作室发讣告了,官方信息也摆出来了,大家好好悼念逝者就够了,可有人不满意结果了。

狗仔跳出来放所谓的“内幕”,说于朦胧头天晚上跟朋友聚餐,凌晨2点多自己回卧室反锁了门,等到早上6点朋友散场,才发现他的尸体,口袋里还装着两块劳力士手表。就这么几句没头没尾的话,瞬间被网友脑补出各种剧情:有人说他肯定是欠了钱还不上才想不开,有人猜他是被人害了,甚至还有人扯出“同性纠纷”的离谱说法,一个个说得跟自己在现场似的。

这些没有任何证据的猜测,在网上传得满天飞,大家似乎都忘了警方已经排除刑事嫌疑这回事。

网上流传出所谓的案发现场图片,说纱窗是被人抠开的,旁边还有抓痕,像是有过挣扎。这一下原本就混乱的舆论彻底失控了,有人开始传播阴谋论,说于朦胧的死不简单,甚至还有人把鬼神之说都搬了出来。

这让我想起当年乔任梁因抑郁症离世的事情,当时警方也排除了他杀,可直到现在还有人传“塑料头套”“SM”的谣言,连他父母晒日常视频都被曲解成“被控制、在求救”。

这些谣言不是关心逝者,而是拿着一把把刀子在往家属心上扎。

这边谣言还没平息,另一边就有人开始找导演程青松当替罪羊了。不知道是谁翻出一张模糊的现场照片,说照片里的人影身形跟程青松像,就一口咬定他是于朦胧聚餐的朋友,暗指他跟事件有关。

程青松为了自证清白,他不仅晒出跟其他演员研究聚餐的聊天记录,还把自己下午去北京展览馆看时装发布会的行程全公开了,最后实在没办法,干脆报警了。

就算程青松做到这个程度,还是有网友不依不饶,在评论区说他“行程是伪造的”“聊天记录是P的”,逼得他只能暂时关了评论。

演员邢菲被网暴得也挺冤的,她之前跟于朦胧合作过《明月曾照江东寒》,算是圈内好友,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发了条动态,说“希望是假的!一定是假的!”,能看出来她是真的难过。

可没过多久,她又把这条动态删了,就因为这个举动,不少网友开始骂她“蹭热度”“不尊重逝者”。

后来邢菲又补发了一条悼念动态,说希望于朦胧在另一个世界安好,可还是有人抓着“删动态”的事不放,甚至给她扣上“忘恩负义”的帽子。

换个角度想想,普通人遇到这种突发悲剧,情绪激动删删改改很正常,何必对一个演员这么苛刻?

最无辜的还要数杨幂和热巴,于朦胧去世那天正好是杨幂的生日,杨幂本身没大张旗鼓庆祝,好友热巴发了条生日祝福微博,结果两人都被骂了。

有网友说“人家刚去世,你们还有心情庆生”,还有人翻出两人跟于朦胧没什么深交的“证据”,说她们是“装好人”。

生日是早就定好的,朋友之间发个祝福也很正常,就因为赶上了敏感时间,就要被不分青红皂白地骂,这未免有点太不讲理了。

面对网上愈演愈烈的谣言和网暴,抖音黑板报发了通报称在巡查中发现大量关于于朦胧死亡原因、事业状况的不实信息,已经删了1300多条违规视频,还对首发和传播谣言的用户做了封禁、禁言处理。

不过说实话,这种事后处理虽然有必要,但还是没能完全止住谣言,毕竟网络传播太快,有些不实信息早就扩散开了。

于朦胧这件事最让人寒心的不是悲剧本身,而是悲剧发生后,有些人借着关心的名义,肆意编造谣言、攻击他人。

他们无视官方信息,凭着自己的猜测就给人定罪,他们不管别人的感受,只要能博眼球、赚流量,就可以随意谩骂。

这些行为除了给逝者家属添堵、让无辜者受委屈,没有任何意义。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确实会被放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要为所有突发状况买单。

当年井柏然,就因为乔任梁事件被过度解读,最后被逼得退出了微博。这么多年过去,类似的事情还在发生,说明还有很多人没明白:悼念逝者的方式是尊重,不是造谣,关注事件的态度是理性,不是跟风。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一个随意敲下的字,都可能成为伤人的刀,对逝者最大的尊重是让他安息,对生者最大的善意是别再添乱。别让悼念变成闹剧,别让关心变成伤害,这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

来源:磕了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