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西宁的清晨带着9℃的微凉,却挡不住跑友们的炽热热情。天还未亮,青海体育中心外已是人声鼎沸,跑友们拉伸热身、交流心得,胸前的号码布在微光中闪烁。随着朝阳升起,发令枪响,近2万名跑者奔涌而出,沿着平均海拔2260米的赛道,跑向这场全国唯一高原全马的征程,
金秋九月,西宁的清晨带着9℃的微凉,却挡不住跑友们的炽热热情。天还未亮,青海体育中心外已是人声鼎沸,跑友们拉伸热身、交流心得,胸前的号码布在微光中闪烁。随着朝阳升起,发令枪响,近2万名跑者奔涌而出,沿着平均海拔2260米的赛道,跑向这场全国唯一高原全马的征程,也跑进了西宁精心铺展的生态与文化长卷。
“这次专程为首届高原全马来!”“第一次来就爱上了这里,下次带家人一起来!”赛前,跑友们的期待直白热烈。而赛道上的点滴,更让这份期待变成了深刻的眷恋。
坐着轮椅参加比赛的潘庆坡是一名跑过60多场马拉松的选手,此次赛事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从河北专程赶来参加比赛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西宁人民的热情,那一声声‘加油’给了我坚持到底的勇气。在赛道两旁补给区还尝了西宁草莓和烤羊肉串,味道特别地道。马拉松就是我了解西宁的契机,我准备在这里多住几天,好好逛逛这座城。”
互通全马体育董事长、中国探险协会百马跑者分会副会长邓超明,更是西宁的“老朋友”。他对此次“高原最美赛道”频频点赞:“赛道规划太完美了!贯穿了西宁4个核心区,赛道绿化好、满眼皆绿,能直观感受到西宁的生态之美。最让我惊喜的是,赛事期间西宁酒店价格平稳、服务优良,充分展示了西宁的热情好客。”
赛事出彩:多元适配,全维守护
据了解,本次赛事设置三个项目,满足了不同跑者的参与需求,共吸引了来自6个国家的选手报名。最终全程马拉松2856人、半程马拉松5860人、健康跑8243人,总规模16959人,赛道平均海拔2260米,是全国唯一高原全马赛事。
赛事起终点及赛道共设置了15个计时点、20个补给站、32个医疗站、504个喷淋点,全方位保障每一位选手安全完赛。“选手只管去跑,其他的都交给组委会。”省体育局副局长时伟元表示,作为全国首个海拔最高的省会马拉松赛事,本届赛事旨在推动从“单一赛事”向常态化“赛事赛季”转型升级,通过健康跑等配套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度,营造全民共享的赛事氛围。同时,赛事依托青海的自然人文资源,以“体育+文旅”深度融合的模式,向全国跑友展示大美青海的生态魅力与文化底蕴,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注入新动能。
诚意满满:舌尖风味,文化传情
随着跑者们陆续冲线,青海体育中心变成了充满青海特色的“体验区”。完赛补给区里,青海的美食香气四溢:花花、馓子堆成了小山,油香金黄酥脆,熬饭冒着热气,咸奶茶的奶香扑鼻而来……“这些都是我们的,从凌晨就开始忙活了。”负责补给的工作人员指着面前的食材介绍说,“花花和馓子各准备了150斤,油香做了5000个,10桶咸奶茶是用青海本地的牛奶加了盐、荆芥熬煮的,就想让跑友们吃口热乎的、地道的青海味。”
除了舌尖上的惊喜,现场的“西宁礼物”展销区也挤满了人。雪豹文创、非遗手工艺品、牦牛肉脆片、枸杞果糕、沙棘原浆……这些带着高原印记的特产,成了跑友们“带回去的回忆”。“我们带来的青稞制品,都是低糖、高纤维的,特别适合跑友。”本地老字号“丁香牌”的工作人员拿起一包青稞饼干介绍说,“借这次马拉松的机会,既能让更多人知道西宁的特色农产品,也能让大家把西宁的味道带回家。”
这场高原全马,早已不只是一场体育赛事。它让跑友们因赛相聚,因城倾心;以专业的赛事规划,展现西宁的办赛能力;用满含诚意的细节,传递西宁的温度。赛事虽然落幕,但这张“鲜活名片”,已让“雪豹之都”“大美青海”的魅力,随奔跑的脚步远播四方。
来源:西宁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