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后台收到好多家长和同学的留言,问 “孩子数学物理基础弱,想报电气工程专业行不行?”“听说电气专业挂科率特别高,怕孩子跟不上怎么办?” 其实不光是你们,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季,电气工程专业都是热门选择,但它的学习难度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今天我就结合教育部、多所高
最近后台收到好多家长和同学的留言,问 “孩子数学物理基础弱,想报电气工程专业行不行?”“听说电气专业挂科率特别高,怕孩子跟不上怎么办?” 其实不光是你们,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季,电气工程专业都是热门选择,但它的学习难度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今天我就结合教育部、多所高校的公开数据,还有真实案例,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帮你们把利弊分析透,避免盲目报考留下遗憾。
一、先看清现实:电气工程专业的 3 大难度 “拦路虎”
很多同学只看到电气工程专业就业好、薪资高,却没意识到它的学习难度在工科里都排得上号。
我整理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挂科数据,发现想学好这个专业,必须跨过这三道坎。
核心课程:数学物理是 “硬通货”,缺了它根本学不动
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不是随便应付就能过的,像电路原理、电磁场理论、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这些课,每一门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就拿数学来说,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这些工具几乎贯穿所有课程,据统计,微积分在专业课中的应用频率高达 73%,线性代数也有 62%;物理方面,电磁学更是核心中的核心,高中电磁学没学好,大学学电路原理时就像听天书。
更让人揪心的是挂科率数据,某高校公开的信息显示,电机学这门课的挂科率竟然达到 45%,电磁场理论超过 40%,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学生要面临补考甚至重修。
我身边有个朋友的孩子,高考时分数够了某 211 高校的电气专业,结果大一第一学期就因为数学基础差,电路原理考了 58 分,不仅影响心情,还得花额外时间补习,压力特别大。
实践要求:光懂理论没用,动手能力得跟上
电气工程不是纯理论学科,它特别看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像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验课程占比很高,学生要做电路实验、电机控制实验,还要学 PLC 编程,这些都需要亲手操作。
有个学生跟我吐槽,他理论课学得还不错,但第一次做电机控制实验时,连接线都接不对,更别说调试出结果了,最后还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忙下才完成,花了比别人多三倍的时间。
而且现在企业招聘时,也特别看重实践经历。
去年国家电网某分公司招聘,在面试环节专门问了候选人的实验项目和实习经历,那些没怎么参与过实践的学生,即使笔试分数高,也很难拿到 offer。
学科交叉:要学的东西太多,容易顾此失彼
电气工程早就不是单一学科了,它跟计算机、控制科学、材料科学都深度融合。
比如现在热门的电力电子方向,不仅要懂电气知识,还得会用 Python、MATLAB 编程,还要学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新能源方向则需要了解材料科学相关知识。
我认识一个学电气的研究生,他说自己除了专业课,还得花时间学编程和仿真软件,有时候一门课的作业就要熬好几个通宵,感觉比高中还累。
二、数学物理基础弱?别慌!4 条路径帮你突破困境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数学物理基础弱的同学和家长都慌了,是不是就完全不能报电气工程专业了?其实也不是,关键是要找对方法,做好规划。
我结合高校统计数据和成功案例,总结出了 4 条可行路径,你们可以参考一下。
提前补基础:别等开学才着急,暑假就是黄金期
数据不会骗人,某高校统计显示,数学成绩前 30% 的学生,专业课平均分比后 30% 的学生高出 22 分,这足以说明基础的重要性。
如果高中数学、物理成绩不好,尤其是物理电磁学部分低于 70 分,一定要提前补习。
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学生,高考物理只考了 65 分,但特别想学电气专业。
他在高考结束后的暑假,每天花 4 个小时看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网课,还做了一本习题册,把微积分的基础公式和解题方法也过了一遍。
开学后学电路原理,他明显比其他基础弱的同学轻松,第一次月考就考了 80 多分。
所以说,提前补基础虽然辛苦,但效果真的很明显,千万别等开学后跟不上再后悔。
选对院校:别盯着 “电气四虎”,普通院校也有好机会
不同层次院校的电气专业,课程难度和培养模式差别很大。
像 “电气四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还有其他 985 高校,课程难度高,对基础要求也高,实验资源虽然丰富,但基础弱的学生进去很容易跟不上。
而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或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会相对基础,更注重实用技能培养,比如内蒙古农业大学就提出了 “分级培养层次化” 模式,会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安排不同难度的课程,基础弱的学生也能慢慢跟上。
我有个亲戚的孩子,高考分数刚过二本线,报了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的电气专业,因为课程难度适中,他学起来没那么吃力,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电子设计竞赛,拿了省奖,毕业时顺利进了当地的电力设备公司。
强化实践 + 自学:用动手能力弥补理论短板
电气工程专业特别看重动手能力,有时候理论学得不太好,但实践能力强,一样能找到好工作。
大家可以多参与学校的实验课程,积极报名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竞赛这些赛事,还可以利用寒暑假去电力公司、电气设备企业实习,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现在网上的学习资源也很丰富,像 MOOC 平台上有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气专业公开课,B 站上也有很多详细的教学视频,比如电路原理的解题技巧、MATLAB 的使用教程等。
我认识一个学生,理论课成绩中等,但他经常在 B 站看教学视频,还自己买了元器件做小实验,毕业时因为实践经验丰富,被华为的硬件工程师岗位录用了,薪资比很多名校毕业生还高。
调整学习策略:别贪多求全,把基础打牢最重要
基础弱的学生千万别跟别人比进度,也别想着一下子把所有知识都学会,那样很容易焦虑还没效果。
正确的做法是分阶段学习,先把基础打牢。
比如学电路原理,先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这些基础定律吃透,然后通过做简单的习题巩固,等掌握了再慢慢提升难度。
还有就是要重视基础课程,像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这些课,千万别觉得不重要就敷衍了事。
我之前有个学生,大一的时候觉得高等数学没用,上课不认真听,结果到了大二学电机学,里面涉及到很多微积分的知识,他根本看不懂,最后只能重新回头补高数,浪费了很多时间。
三、就业前景到底怎么样?报考前一定要算好这 3 笔账
很多人报考电气工程专业,都是冲着它的就业前景来的。
但就业好不等于所有人都能找到好工作,尤其是基础弱的学生,报考前一定要算好这 3 笔账,再做决定。
就业方向和薪资:不同学历差距大,心里要有数
首先得清楚电气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国家电网、发电企业、新能源公司、智能制造企业、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这些领域。
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的数据,电气类专业的就业率常年位居工科前列,这一点不用太担心。
但薪资和学历的关联很大,专科生起薪大概 5800 元,本科生在 6500-8000 元之间,研究生年薪能达到 12 万以上。
而且进国家电网这样的央企,学历和院校背景也很重要,数据显示 211 院校的录用率是 38.7%,普通本科只有 12.3%。
所以如果基础弱,考不上好学校,未来想进高薪、稳定的单位,就得提前规划好提升学历,比如考研。
行业需求变化:光懂电气不够,还要会这些技能
现在电气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只懂传统电气知识已经不够了。
像华为、小米这些企业招聘硬件工程师时,都要求电气专业背景加上编程能力;新能源企业则需要懂电气和新能源技术的人才。
我有个学生,本科是普通院校的电气专业,他在大学期间自学了 Python 和 MATLAB 编程,还考了新能源工程师证书,毕业时顺利进了一家新能源车企,起薪就有 9000 元,比同校其他只学传统电气知识的同学高了不少。
所以基础弱的学生,更要提前了解行业需求,多学一些额外的技能,这样才能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
报考决策:结合自身情况,别盲目跟风
最后就是报考决策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基础和职业规划来选,别看到别人报就跟着报。
如果数学物理成绩优异,比如高考物理 80 分以上,对电力、自动化也感兴趣,那可以优先选顶尖院校,未来发展空间大;如果基础弱但特别想学电气,那就选普通本科或应用型院校,同时制定好学习计划,提前补基础、多练实践;但如果对数学物理特别抵触,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也不强,那建议慎重选择,不然很可能因为学习困难导致挂科,甚至影响毕业,反而耽误了自己。
结尾
今天跟大家详细分析了数学物理基础弱的学生能不能报考电气工程专业,从专业难度、可行路径到就业前景,都结合了真实数据和案例,希望能帮到正在纠结的你们。
报考专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一定要理性对待,别盲目跟风,也别轻易放弃自己的兴趣,找对方法,选对方向,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少走弯路。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恳请你关注我,我会持续分享更多教育干货和专业报考建议;也麻烦你把文章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家长和同学,让更多人能看清专业真相,做出合适的选择,谢谢大家!
来源:欣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