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摆了一道后,李在明怒了,连下四道命令,特朗普求情也没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10:50 5

摘要:这场外交危机的导火索,是一座价值3500亿美元的电池工厂项目。韩国两大企业投入巨资,希望在佐治亚州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没想到,在项目即将启动前,美国移民局突然出手,逮捕了300名持证上岗的韩国技工。

最近韩国与美国这对“盟友”突然陷入一场非同寻常的外交风波。

起因不复杂——300名在美合法工作的韩国技工被美移民局突袭抓捕,一夜之间,美韩之间的信任仿佛被一记耳光打醒。

韩国总统李在明的应对也显得格外急切,连续发布四道对华友好政策,从旅游免签到暂停对菲贷款,动作之快令人侧目。

但这真是“倒向中国”吗?还是说,这只是一次被迫的危机公关?

这场外交危机的导火索,是一座价值3500亿美元的电池工厂项目。韩国两大企业投入巨资,希望在佐治亚州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没想到,在项目即将启动前,美国移民局突然出手,逮捕了300名持证上岗的韩国技工。

事发后,美方没有道歉,特朗普反倒表示“一切按规矩来,没有误会”。这番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韩国市场的反应几乎是本能性的:两大投资企业当日股价暴跌超过6%,舆论更是炸锅。

《韩民族日报》直言:“这是盟友该做的事吗?”韩国门户网站NAVER上的“主权羞辱”关键词连续三天霸榜,成了全民热议的话题。

政界也坐不住了。韩国最大在野党民主党多位议员联名要求重新评估《驻韩美军地位协定》,质疑美军在韩的“特殊保护地位”是否还符合时代需要。

李在明显然意识到,不能再继续“安美经中”的老路。于是,第一道命令下来了:立刻通过外交渠道要求美方释放技工,并安排他们尽快返韩。

外交部从9月10日起与美方展开马拉松式谈判,直到9月12日晚才争取到部分技工获释的初步共识。

但企业显然不愿再孤注一掷。现代汽车和LG能源宣布暂停在美追加投资,另有12家企业直接冻结了新项目审批。曾被视作“美韩未来合作模板”的新能源产业,突然变得不再那么稳妥。

第二道和第三道命令,很快接踵而至:对中国团队游客实行免签政策,并限制在首尔明洞等地的反华示威活动。

这两项政策看起来像是“示好中国”,但细看背后逻辑,更像是在自救

韩国旅游业近年持续低迷,而2019年中国游客为其带来的300亿美元收入,至今仍是很多中小商户口中的“黄金年代”。

如今李在明选择恢复团队免签,显然是在为经济找“缓冲带”。

而明洞的禁令,则更像是一次“商户保卫战”——过去几年,频繁的反华示威让不少商圈顾客流失严重,商家早就怨声载道。

不过,这种政策转向也不是没有掣肘。韩国《京乡新闻》曝光的内部会议记录显示,李在明曾在闭门会上坦言:“我们需要一个中国经济的缓冲带。”这话虽诚实,却也暴露了背后的投机色彩。更别说,最新的Gallup民调显示,仍有45%的韩国民众支持对华保持强硬立场。

这意味着,政策一转,舆论未必跟上。

而且,中国方面也没有立刻“接招”。中国文旅部至今未将韩国列入推荐目的地名单,在签证便利度上,韩国也远不如泰国、马来西亚这类“直接免签”的国家。

换句话说,李在明想靠中国游客“回血”,现实还挺骨感。

第四道命令,是一纸看似无关紧要的贷款暂停。但仔细一看,这7000亿韩元原本是拨给菲律宾农业项目的贷款,而菲律宾正是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支点。

这项贷款叫停,显然不是简单的财政调整,而是一次对美国印太布局的“软切割”。

再结合此前韩国对美“台海预案”态度的暧昧处理,李在明这次的动作,更像是一次有意的“体温测试”:既不彻底翻脸,也不继续全盘配合。

而美国也没闲着。特朗普政府近期要求扩大驻韩美军基地规模,甚至提出将部分基地“国中国化”——即实现美军在韩境内部署美方法律体系。

这在韩国引发强烈反弹,许多专家认为此举将进一步削弱韩国主权。

在朝核问题上,美方也开始“画饼充饥”。韩国要求美方提供“延伸威慑”书面保证,美国却迟迟未答复。这个“迟迟不答”的沉默,也让韩国对所谓“安全靠山”的信心进一步动摇。

但“战略松绑”并不等于“战略转向”。免签政策仅限到2026年6月,显示出这场对华“友好操作”更像是一次短期缓冲。

而在技术层面,韩国半导体产业仍需依赖美国的设备授权。SEMI行业报告指出,韩国芯片企业中,有超过70%关键设备需经美方许可采购。这意味着,李在明即便想走远,也会被现实拉回来。

从技工事件到四道命令,李在明的对外政策看起来像是“突然转向”,但更像是一场被迫应对的危机管理。

美韩同盟的裂痕是显而易见的,但想要真正“脱美靠中”,谈何容易?在经济、军事实力、技术依赖和舆论氛围的多重制约下,韩国的每一步都像是在走钢丝。

正如首尔大学一位教授所说:“韩国在寻找中美之间的第三个选项,但目前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突破口。”

李在明的四道命令,可能为韩国争取了短期喘息的空间,但要想改变国家战略走向,还需要更多的底气与选择。

这场“外交急刹车”告诉我们,所谓同盟,不是说说就管用,真正的信任,是经得起风浪的。而这一次,美韩之间的风,已经开始刮疼了脸。

参考资料:“噩梦!”被美拘留的韩国工人:不认为有人还想留在美国2025-09-13 09:35·观察者网

韩国确认:将对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2025-09-08 16:33·光明网

来源:明月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