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未退,“两热”防控莫轻视丨健康智慧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5 11:28 1

摘要:虽然已过立秋节气,但高温未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蚊媒传染病还未脱离活跃期。面对 “两热”,我们该如何科学认识、有效防控?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院感科丁洁医生走进《健康智慧屋》直播间,为市民现场解答关于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相关话题。

虽然已过立秋节气,但高温未退,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这两种蚊媒传染病还未脱离活跃期。面对 “两热”,我们该如何科学认识、有效防控?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院感科丁洁医生走进《健康智慧屋》直播间,为市民现场解答关于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相关话题。

丁洁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危害最大的蚊媒病毒病之一。而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发,同样借助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蚊媒性传染病。由此可见,伊蚊是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 “罪魁祸首”。当伊蚊叮咬感染登革病毒或基孔肯雅病毒的病人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经过一段时间,蚊子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注入人体,导致感染。这两种疾病目前暂未发现人传人的情况,防蚊灭蚊才是斩断传播链的关键。

无论是登革热还是基孔肯雅热,一旦感染后,大多会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40℃以上。伴有典型的“热-痛-疹”三联征,一般发热持续1~7天,部分病人热退后还会再次发热,呈现双峰热。此外,多数患者在发病后2~5天出现皮疹,可分布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等部位,表现为斑疹、丘疹或紫癜,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除上述症状外,两者也有不同的症状与表现,基孔肯雅热以剧烈、持续的关节疼痛和肿胀为显著特征,常累及手腕、手指、膝盖、脚踝等小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严重影响活动能力,但出血症状相对少见且轻微。登革热典型症状是“三红、三痛”即: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面部、颈部、胸皮疹或潮红(俗称“三红”,出血所致),严重时可能进展为严重登革热,患者会出现明显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甚至呕血、便血,还可能出现血浆渗漏,引发休克,危及生命。

对付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核心在于消灭伊蚊及其孳生地,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清积水: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小型积水容器,如花瓶、托盘、废旧轮胎、闲置容器等。对于水养植物,要勤换水,至少每周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防止其积水。

2.物理防护:市民在家中可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使用蚊帐。

3.化学防护:户外活动时,特别是清晨和傍晚蚊子活跃时段,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有避蚊胺、派卡瑞丁或柠檬桉叶油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专家提醒,市民计划前往东南亚、南亚、非洲、美洲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旅行时,务必提前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回国后2周内,落实好自我防蚊叮咬措施,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并将旅行史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准确诊断。

记者:刘竑吁昱

编辑:沈莉娜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

来源:上海松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