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4日,在湖南湘江新区咸嘉湖街道荷叶塘社区联合长沙市朝晖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的精心策划下,长沙市中非贸易合作创新示范园内迎来荷叶塘社区的30余名青少年化身“小小中非文化交流使者”,通过实地参观、亲手制咖啡、体验非洲鼓等沉浸式活动,近距离触摸中非贸易合作的鲜活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5日讯(通讯员 陈吉军)9月14日,在湖南湘江新区咸嘉湖街道荷叶塘社区联合长沙市朝晖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的精心策划下,长沙市中非贸易合作创新示范园内迎来荷叶塘社区的30余名青少年化身“小小中非文化交流使者”,通过实地参观、亲手制咖啡、体验非洲鼓等沉浸式活动,近距离触摸中非贸易合作的鲜活成果,在心中播下国际视野的种子。
“大家看,这是来自坦桑尼亚的丁香、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还有南非的红酒,这些特产都是通过中非贸易走进我们生活的!”在示范园展馆内,讲解员手持实物展品,结合动态贸易数据图表,向青少年们生动讲述中非贸易的发展脉络。
孩子们凑在展柜前,仔细观察来自非洲大陆的手工艺品——木雕面具上的纹路、草编篮里的编织技巧,不时举手提问:“这些东西是怎么从非洲运到长沙的呀?”“我们国家有什么东西会卖到非洲去呢?”讲解员耐心解答,从跨境物流专线到“湘非”特色贸易品类,将抽象的“贸易合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让孩子们明白“中非合作”并非遥远的概念,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环节,当属“亲手制作非洲风味咖啡”。在示范园的咖啡体验区,专业咖啡师先为大家科普咖啡豆的“一生”:从埃塞俄比亚的种植园采摘,到烘焙、研磨的工艺差异,再到手冲咖啡的水温、流速技巧。
“水温要控制在88-92℃,水流要像‘画圆圈’一样均匀浇在咖啡粉上。”孩子们围在操作台前,小心翼翼地握住手冲壶,看着热水渗透咖啡粉,浓郁的香气逐渐弥漫开来。刘锦程同学捧着自己冲好的咖啡,递给同伴品尝:“原来非洲咖啡是这个味道!比我平时喝的更醇厚,这就是‘从非洲农场到长沙餐桌’的感觉吗?”一句话逗笑了在场的工作人员,也让“贸易链路”的认知在实践中落地。
而非洲鼓体验环节,则让活动氛围达到高潮。非洲鼓老师身着传统服饰,先示范了简单的节奏型——“咚、哒、咚哒”,欢快的鼓点一响起,孩子们便不自觉地跟着点头。随后,老师将鼓分发给大家,手把手教他们调整握鼓姿势、控制发力力度。
“这鼓点代表非洲草原上的脚步声,这一段是庆祝丰收的旋律!”随着老师的指令,孩子们从一开始的略显生涩,逐渐变得默契十足,整齐的鼓点在展厅内回荡,有的孩子还跟着节奏跳起了即兴的舞蹈,脸上满是雀跃。“原来不用说话,鼓点就能传递快乐!”王子晨说,他第一次知道,非洲文化里有这么有活力的表达方式。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走出社区、走进示范园’活动,让青少年跳出课本,用亲身经历感受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荷叶塘社区负责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表示,中非贸易合作创新示范园是长沙对接非洲的重要窗口,让孩子们在这里“看、做、玩”结合,既能了解中非贸易的成果,也能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帮助他们成长为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活动结束时,不少孩子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非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知道了“中国和非洲是好朋友、好伙伴”。一张张小脸上的好奇与收获,成为此次社区主题活动最珍贵的“成果”。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