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甜多汁的蜜瓜、醇厚鲜美的羊肉、清香四溢的茴香、营养丰富的人参果……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这些独具风味的“土特产”,正乘着“甘味”品牌的东风走出戈壁,香飘全国餐桌,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甘甜多汁的蜜瓜、醇厚鲜美的羊肉、清香四溢的茴香、营养丰富的人参果……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这些独具风味的“土特产”,正乘着“甘味”品牌的东风走出戈壁,香飘全国餐桌,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近年来,民勤县立足资源禀赋优势,聚焦“土特产”产业链深耕细作,通过健全链条,夯实“甘味”、提升品质,擦亮“甘味”招牌、创新营销,拓展“甘味”市场等举措,让“甘味”金字招牌愈发鲜亮,走出一条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品牌响”的强农富农之路。
健全链条 夯实“甘味”根基
民勤县紧扣“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思路,构建起集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包装配套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让每一份“民勤味道”都有品质保障。
民勤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
在民勤县人参果脱毒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茎尖脱毒、组织培养等高科技手段,精心繁育优质种苗。“过去依赖外购种苗,僵果、带病问题突出。如今建成西北最大脱毒种苗基地,亩均产量提高了30%!”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芳介绍,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构建的3级良种繁育体系,不仅降低了成本,更显著提升种苗抗病力,为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扎牢“芯片”根基。
在甘肃全业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原纸模经过流水线加工,迅速变成一个个高质量的包装箱。公司总经理王小龙介绍说:“我们现有2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日产能超10万只,年产量超3000万只,主要为蜜瓜、人参果等‘甘味’农产品提供包装。”这些包装不仅提升农产品颜值,更助力民勤特产打响市场知名度。
提升品质 擦亮“甘味”招牌
肉羊产业作为民勤县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持续扶持下,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民勤县累计建成养殖暖棚9.3万亩、规模化养殖场(小区)808个。截至2025年8月底,全县肉羊存栏量达184万只,出栏量230万只,羊肉产量3.68万吨。在民勤同泽农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新鲜羊肉经精细分割、真空包装,全程标准化操作。从屠宰到分装的每一步都有明确规范,既守住了“甘味”羊肉的品质底线,也为产品走向更大市场筑牢了安全基础。“我们和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合作,搭建‘从基因到餐桌’的安全体系,下一步还要加大技术投入,让民勤羊肉的‘甘味’名片更亮。”民勤同泽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建华说。
民勤羊肉
除了肉羊这一优势产业,民勤县还将“全链提质”的思路延伸到沙漠特色作物上。 就连沙漠里长出的沙葱,也成了全链发展的典范。作为西北五省最大沙葱产业基地,民勤建成全国首个沙葱人工驯化示范基地,衍生出沙葱酱、腌制沙葱等深加工产品,种植总面积1.5万亩,年产量5.1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让“沙漠野菜”变成富民产业。
创新营销 拓展“甘味”市场
产业链扎实,更要会“吆喝”。民勤县以“甘味”品牌为引领,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特色农产品既“走得出”,更“卖得火”。
每年盛夏,民勤蜜瓜节都会成为“甘味”品牌的“出圈窗口”,当地联合知名电商平台、供应链企业,通过“直播带货+产地直供”模式,让大漠蜜瓜走进全国20多个省(市),还出口英国、加拿大等西欧国家,以及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实现“一颗蜜瓜香全球”。
民勤蜜瓜
在民勤县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园,民勤县天鲜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主播正拿着人参果向网友介绍:“民勤戈壁光照足,人参果甜分高,现摘现发!” 该公司每年线上销售人参果约20万单,销售额达500万元左右,有力拓展了人参果的销售市场。“我们构建了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还邀请网红达人助力,2025年人参果网销量达4.3万多吨,占总产量70%以上,网售额突破3.1亿元。”民勤县电子商务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魏育霖道出了“云端卖货”的秘诀。
如今,民勤“甘味”品牌矩阵不断壮大:拥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企业商标品牌13个,民勤蜜瓜、民勤羊肉等4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从大漠戈壁到国民餐桌,从“土特产”到“香饽饽”,民勤县正以“甘味”品牌为纽带,串联起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着属于这座戈壁小城的“甜蜜答卷”。(记者:仲春燕)
来源:民勤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