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贯彻实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认真落实“海河英才”大会部署,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津,天津市2025年秋季“双一流”校园招聘如约走进吉林大学,为吉大学子和天津这片创新发展的热土架起了“双向奔赴”的桥梁。9月12日下午,招聘会在吉林大学前卫南校区宋治平体育馆
为贯彻实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认真落实“海河英才”大会部署,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津,天津市2025年秋季“双一流”校园招聘如约走进吉林大学,为吉大学子和天津这片创新发展的热土架起了“双向奔赴”的桥梁。9月12日下午,招聘会在吉林大学前卫南校区宋治平体育馆举行,61家企事业用人单位提供优质岗位2400余个,涵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等不同领域。参会毕业生1800余人,求职咨询人次共计1691人次,收取简历共计1416人次,初步达成意向185人次,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9%。
在活动现场,国央企、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专区人头攒动,航天精工、超算中心、中建科工、天津师大等单位展台前排起长队,毕业求职学生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咨询,表现出了对天津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加盟天津的极大热情。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说,“招聘会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了优质、精准的双向对接平台,大大提高了招聘效率与质量,让我们得以在众多优秀人才中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经过初步沟通,我们与多名专业对口的优秀同学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这些同学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涵盖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与我司业务紧密相关的专业领域,他们的加入将为公司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核心岗位注入新鲜血液,有效缓解我司当前用人需求的缺口,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钢结构行业竞争力榜首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此次招聘中收获颇丰,共收到吉大学生简历45份,其中硕士40份,本科5份。公司负责人表示,“人才是支撑企业持续前进与发展的动能,感谢天津市人社局和北方人才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搭建一个优质、活跃、向上的人才交流平台,使我们此次人才招聘之旅成效显著。”
天津师范大学人事处负责招聘的老师表示,“此次招聘规模宏大,参会企事业单位多,现场求职学生素质高,天师大收获满满,共接受咨询34人,接收博士简历22份。未来,天津师范大学期待更多地参与天津市人社局的招聘活动,共同为天津市的人才引育留工作贡献力量。”
活动期间,市人社局和北方人才市场同步开展了“海河英才”政策宣讲和线上直播带岗。12日上午,在前卫南校区敬信教学楼举行“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政策和企业宣讲会,天津光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昊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向吉大学子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前景以及普遍关注的薪资待遇、福利政策等情况,充分体现了津企求贤若渴的满满诚意。吉林大学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小李表示,“本次天津招聘会的企业对材料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很大,从生物医用材料到先进金属材料,各类细分领域的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齐聚一堂,每家单位都带来了具体的技术需求和明确的岗位要求,这与我的专业知识高度契合。最让我心动的是天津市提供的全方位人才政策,不仅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还有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人才公寓等配套保障。通过与多位招聘代表的交流,我发现了多个与研究方向高度匹配的岗位,这为我们材料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会。这次招聘会让我对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长期以来,吉林与天津渊源深厚,交往频繁,人才互补性强,合作基础好。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吉林大学与天津企事业单位合作紧密,为天津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活动期间,市人社局、北方人才市场与吉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开展座谈交流,就通过工作载体打造“津吉人才同盟”、产学研深度合作等事项达成初步共识,共同推进两地人才资源交流互动,实现互利共赢。下一步,市人社局将积极落实海河英才大会部署,多措并举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扎根天津,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处 北方人才市场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