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26年后携新作回归,真相曝光令人泪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4 01:58 2

摘要:这回不是小品,也不是电影里的配角,是他自己写的、导的、认真琢磨出来的作品。

1998年,陈佩斯最后一次站在春晚舞台上。

那年他和朱时茂演了《王爷与邮差》。

从那以后,他再没回去过。

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很多人以为他退圈了,其实没有。

他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做他的事。

最近他带着一部新电影回来了。

是话剧《戏台》改编的。

这回不是小品,也不是电影里的配角,是他自己写的、导的、认真琢磨出来的作品。

灯光一打,舞台亮起。

你才发现,原来他一直没走远。

陈佩斯出生在1954年。

他爸是著名演员陈强。

那会儿陈强在匈牙利演出,大儿子叫“布达”,小儿子就叫“佩斯”。

两个名字,凑成一座城。

从小在家看排练、听台词。

艺术这东西,对他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后来他考进了八一制片厂,算是正式入了行。

那时候主流都在拍正剧。

喜剧没人重视,也没人愿意碰。

可陈强却让儿子去试试这个冷门。

他说,国家大事有人管,笑声得靠个人来给。

陈佩斯就这么一头扎进了喜剧里。

在厂里,他认识了朱时茂。

一个浓眉大眼,一身正气;一个圆脸光头,憨态可掬。

俩人站一块儿,反差拉满。

但他们聊得来。

都爱表演,都想把角色演活。

慢慢就成了搭档。

1984年,第一届春晚刚办完第二年。

导演黄一鹤找他们试个节目,叫《吃面条》。

四十分钟演下来,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有人连衣服扣子都笑崩了。

可节目组领导却觉得太闹,不像话。

说这种纯搞笑的东西,上不了台面。

差点就把节目毙了。

陈佩斯一听,火气上来,朱时茂也跟着不干了。

两人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结果姜昆骑着自行车追了几条街,好话说尽才劝回来。

直播前半小时,还在争论要不要让他们上。

最后黄一鹤一咬牙:“你们上,出了问题我担着。”

那一晚,《吃面条》成了。

电视机前的人第一次知道,原来还能这样演戏。

没有道具,没有真面条,全靠演。

可大家就是笑得停不下来。

这是中国春晚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品。

也是从这一刻起,小品开始抢了相声的风头。

之后几年,他们年年上春晚。

《烤羊肉串》《主角与配角》……每个都成了经典。

为了演好小贩,陈佩斯真的跑去路边看人家怎么烤串。

怎么吆喝,怎么翻肉,怎么收钱。

一点细节都不放过。

这些节目不止让人笑。

有的还让人想一想。

比如《主角与配角》,讲的是龙套想当英雄的故事。

陈佩斯演叛徒,偏要穿红军衣服出镜。

当时有人反对,说不合规矩。

但也有人支持,说有意思。

争来争去,节目还是上了。

全国轰动。

他自己说,这是最满意的一次。

从1984到1998,他上了十一次春晚。

那时候,谁不知道“陈小二”?

但到了90年代末,他对春晚越来越累。

不是因为观众,是因为背后的规则太多。

他说,台里每个人都是“爷”,谁都不能得罪。

一个助理可能背后有关系,就能让你改剧本。

创作不像创作,像过关。

他不想妥协。

他觉得自己是个手艺人,不是明星。

作品好不好,得自己说了算。

可春晚不让他这么想。

他的创意一次次被否定。

新想法不让试,老套路又嫌旧。

“我还有更好的东西。”

“可那扇门,早就关上了。”

1999年,他央视下属公司告了。

原因是对方偷偷发行他们春晚的录像带,没打招呼也没给钱。

他们赢了官司。

法院判赔33万。

但这笔钱,最终一分都没拿到。

从此,他们再没出现在春晚。

这事搁现在也不容易。

更别说二十多年前,版权意识几乎为零。

但他们坚持要个说法。

不是为了钱,是想告诉所有人:创作者该被尊重。

“他们可以随便对我说不。”

“那我也能对他们说一次不。”

“后悔吗?”

“不后悔。”

其实在更早之前,他就已经在拍电影了。

1979年,他跟父亲一起演《瞧这一家子》,反响很好。

后来他又拍了“二子系列”,连着出了好几部。

那是内地最早的喜剧系列电影之一。

别人都追潮流,他偏不。

主旋律热的时候,他拍喜剧。

相声霸屏的时候,他搞小品。

别人看不懂他。

他说:“我只是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待着。”

2000年后,大家都忙着上综艺、接广告。

他却转身钻进剧场,做起话剧。

没人看好。

剧场空着,观众少,票房难。

但他坚持写,坚持演,还带年轻人一起干。

他说,舞台是最真实的。

观众就在眼前,笑了就是笑了,冷场就是冷场。

没法骗人。

这些年,他很少露面。

但一直在排练厅、剧场之间来回跑。

一部《戏台》,打磨了好几年。

现在他回来了。

带着这部作品,重新站到镜头前。

回头他这辈子没赶风口,也没躲低谷。

喜欢什么,就去做。

被人拦,也不回头。

有人说他倔。

可正是这份倔,让他走到了今天。

他曾经完全不想当演员。

结果一不小心,演了一辈子。

如今七十岁了。

头发白了,动作慢了。

但眼神还是亮的。

“因为山就在那里。”

这句话,像是说给所有坚持梦想的人听的。

也许我们不一定都能成功。

但只要还在走,就值得尊敬。

有些人走得慢,但从不转弯。

这样的人,其实挺让人佩服的。

来源:最热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