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多人不知道,在成为主持人之前,汪文华曾是一位捧着“铁饭碗”的纪检干部。但她内心始终住着一个热爱传统艺术的女孩。
许多人不知道,在成为主持人之前,汪文华曾是一位捧着“铁饭碗”的纪检干部。但她内心始终住着一个热爱传统艺术的女孩。
素材来源于网络
年轻时,她就喜欢戏曲和评书,哪怕工作稳定,却始终放不下心中的文艺梦。
18岁那年,还在读高中的汪文华被选为学校话剧主演,正是这次登台,被台下的文工团团长看中,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她先后加入空政话剧团和文工团,不仅演话剧,还慢慢接触主持。她口齿清晰、台风稳健,渐渐在各种晚会中崭露头角。
素材来源于网络
更难得的是,她迷上了评书。凭着毅力与热情,她拜师著名评书艺术家袁阔成,并独立创作长篇评书,成为当时鲜有的女性评书人。
但命运又给她安排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之后她被调至中央纪检委工作,成了让人羡慕的机关干部。然而她心中那团艺术之火,从未熄灭。
再三思考后,她做出了让周围人都不解的决定:放弃铁饭碗,去央视当主持人。凭借在文工团积累的舞台与主持经验,她真的做到了。
素材来源于网络
进入央视后,她始终惦记着戏曲和曲艺。她想着,如果能做一档节目,专门传播传统艺术,该多好?于是《曲苑杂坛》诞生了。
从策划到主持,从选题到录制,她几乎一人包办。军人出身的她做事严谨,纪检工作的经历也让她格外注重细节。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融戏曲、魔术、相声、评书于一体,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那些年,她成了央视金牌主持人,与倪萍齐名,节目火遍大江南北。但风光的背后,是她不为人知的付出与坚持。
素材来源于网络
舞台之下的汪文华,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她出生于河北一个普通家庭,3岁时母亲不幸瘫痪,家庭陷入困境。她从小一边读书,一边帮忙照顾母亲、分担家务,却从未向命运低头。正是这样的成长经历,塑造了她坚韧、低调、认真的性格。
在她沉寂多年后,不少人好奇她去了哪里。事实上,离开荧幕后,她回归生活,陪伴家人,读书写字,偶尔和老朋友聚聚。虽然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她依然保持着从容与优雅。
如今70岁的她,生活平淡却充实。她用自己的方式,继续热爱着艺术与生活。一生选择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或许这就是她最真实的人生注脚。
来源:道听途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