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的一段文字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13:10 1

摘要:2025年9月10日,清晨的汃河畔细雨如丝,西安音乐学院赵小平教授正带领一群热爱歌唱的人们深情演唱《我们这一辈》。那歌声穿透薄雾,也轻轻叩开了我记忆深处的门扉。虽已退休多年,可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1981年的春天,攥着那张盖着四枚红章的聘书,走进旬邑中学的大

2025年9月10日,清晨的汃河畔细雨如丝,西安音乐学院赵小平教授正带领一群热爱歌唱的人们深情演唱《我们这一辈》。那歌声穿透薄雾,也轻轻叩开了我记忆深处的门扉。虽已退休多年,可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1981年的春天,攥着那张盖着四枚红章的聘书,走进旬邑中学的大门。

那时我只有二十出头,刚从速成班结业,稚气未脱便要站上讲台。月薪三十三块五,聘期一年,期满还得考试才能续聘。人生第一堂课,我站在讲台上腿抖得厉害,开口一句“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话音未落,粉笔就在指间“啪”地断了。台下几十双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我,那份期待像火一样烧在脸上,却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

学校师资紧张,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白天教书,晚上自学。我追着苏东鹏老师听他讲数学,看他写板书时手腕轻扬的弧度;中午趴在窗边听刘汉文老师诵读《岳阳楼记》,连汃河的水声都像和诗句融在了一起;江川、吕香兰老师的英语课更是我雷打不动的“必修课”。老式录音机沙沙作响,空气中飘着粉笔末的味道,那是属于那个年代最真实的知识气息。

高考监考时,试题全靠手抄。我写完两小时英语试卷,胳膊酸得抬不起来,汗水滴进粉笔槽,掌心全是灰白。可当我转身,看见后排女生偷偷擦眼镜、眼眶泛红的模样,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教育——它不是单向灌输,而是生命彼此照亮的过程。

为了提升自己,我报名参加各种考试,苦学广播电视大学课程,虽只拿到单科证书,但那段执着至今让我心头滚烫。夜晚台灯下,《新概念英语》《大学语文》一页页翻过,批注密密麻麻,如同家乡的梯田。曾经歪歪扭扭的板书、带着乡音的发音,如今回想竟成了岁月馈赠的成长印记。

亲戚笑说他的英语启蒙竟是“土猫肉”“问斯得”这样的注音,可正是这些笨拙却真诚的努力,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1984年考上学未能入学,1989年拿下自考大专文凭,待遇却仍不同。有年暑假领了草帽又被收回,说是“公办教师专属”,那一刻心里沉甸甸的,可我知道,真正的身份要用粉笔一笔一画写出来。

后来我考上三原进校“民教班”,学校支持我每学期请假一个月赴考,扛着每周24节课和四个班作业,咬牙坚持两年,终于拿到中师证,转正成为公办教师。此后从初一带到高三,整整十三届毕业班,压力如山,却从未退缩。

如今多媒体取代了黑板,云端课件代替了油印试卷,但我始终记得那半截从旧教案中掉落的粉笔,静静躺在1981年的笔记上。旁边那行红笔字依然清晰:“教育不是装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

窗外雨还在下,汃河的歌声似乎未曾停歇。那一声声“Good Morning, Teacher!”穿越几十年光阴,在我心里一遍遍响起。原来那团火,一直都在,从未熄灭。

来源:晓妙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