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4日的成都融创文旅城国际会议中心,第二届金熊猫奖颁奖礼的聚光灯下,当嘉宾清晰念出“电视剧单元最佳女主角——唐嫣”时,镜头里的她先是下意识地顿了半秒,仿佛没反应过来这份荣誉的到来。下一秒,她攥紧奖杯的指节渐渐泛白,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声音带着抑制不
10月14日的成都融创文旅城国际会议中心,第二届金熊猫奖颁奖礼的聚光灯下,当嘉宾清晰念出“电视剧单元最佳女主角——唐嫣”时,镜头里的她先是下意识地顿了半秒,仿佛没反应过来这份荣誉的到来。下一秒,她攥紧奖杯的指节渐渐泛白,眼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微颤:“终于,我欠汪小姐的这个奖,今天有了圆满的落点。”
台下的掌声瞬间炸响,有人举着“汪小姐值得”的灯牌用力摇晃,不少观众的眼角也跟着湿润——这一幕,像极了去年追完《繁花》最后一集时,大家为汪小姐那句“我要自己做老板”红了眼的模样。一个角色能让观众记这么久,一个奖项能让演员如此动情,背后藏的不只是演技,更是角色与演员的双向奔赴。
这个“视后”不一般:国家级奖项为“汪小姐”盖下“国际戳”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金熊猫奖不是普通的行业奖项——它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四川省政府联合主办,电视剧单元的评审范围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作品,能从这么多优秀演员里脱颖而出拿“最佳女主”,相当于给《繁花》里的“汪小姐”盖了个“国际认可”的戳。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唐嫣第二次因“汪小姐”被权威奖项青睐:2024年她就凭这个角色提名了白玉兰奖,如今拿下金熊猫视后,相当于正式宣告她彻底摆脱了多年的“甜妹流量”标签,稳稳站在了实力派女演员的主流行列里。对中生代女演员来说,这种“转型成功”的含金量,甚至比奖项本身更珍贵——毕竟在影视圈,“被定型”容易,“破圈”难。
汪小姐为什么能火?从“外贸萌新”到“职场倔丫头”,演活了一代人的记忆
《繁花》里的汪小姐,不是那种“完美主角”——她初进27号外贸公司时,扎着高马尾、穿碎花衬衫,跟客户打电话要对着镜子彩排,连递文件都透着紧张;后来订单被截胡、被同事排挤,她没哭着退缩,反而剪了短发、换上黑色西装,再谈生意时眼神里没了懵懂,只剩“就算摔进泥里也要爬起来”的倔劲。
这种“不完美却够拼”的样子,刚好戳中了不同人的痛点:长辈们看她,想起90年代外贸行业的年轻人,外滩27号的办公室、垫肩西装配丝巾的造型,连“用算盘对账”的细节都真实;年轻人看她,像看到自己刚入职场的青涩,或是受委屈后咬着牙坚持的样子。难怪评审团会说:“唐嫣没靠台词喊‘成长’,而是用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让汪小姐的每一步变化都看得见。”
就连剧中汪小姐怒砸办公室说“我要自己做老板”的片段,都成了短视频平台的爆梗——不是因为台词多霸气,而是因为这种“不服输”的劲,不管放在哪个年代的职场里,都能让人心生共鸣。
唐嫣为角色有多拼?“蹲点”学算盘、12条哭戏磨细节,藏着对演员身份的敬畏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演好“90年代外贸人”,唐嫣在《繁花》开机前做了多少“笨功夫”:她特意跑到上海的老外贸公司“泡”了半个月,跟着退休员工一笔一划练手写合同,学怎么用算盘对账,甚至连老一辈谈生意时“递烟的手势”都反复模仿——就为了让“汪小姐”的一举一动都透着那个年代的“腔调”。
最让人印象深的是一场哭戏:汪小姐被同事孤立,导演王家卫要求“不能只掉眼泪,要让观众看到委屈里的不服气”。唐嫣没喊累,反复拍了12条,直到最后一条,她攥着被撕碎的订单,眼泪砸在桌面上却死死咬着牙没出声,王家卫才点头说“过”。
这种“较真”不是偶然。从《何以笙箫默》里温柔的赵默笙,到《锦绣未央》里的李未央,再到如今的汪小姐,唐嫣用了十年时间证明:演员不是“靠人设吃饭”的,真正的价值是让观众“忘了你是谁,只记得你演的角色”。在现在这个追求“快速出片”的影视圈,这种“慢下来磨角色”的态度,其实比奖项更难得。
全网都在为“汪小姐”感动:从微博到好看视频,跨年龄层的共情太少见
唐嫣获奖的消息一出来,几乎承包了所有平台的热搜:微博上,#唐嫣金熊猫视后##汪小姐成长线封神#半天就冲上前五,粉丝晒出追《繁花》的笔记,有人说“第12集汪小姐淋雨,我跟着哭了半包纸”,有人把“她开公司笑的截图”当壁纸;B站上,UP主剪的“汪小姐眼神变化混剪”里,弹幕满是“原来从第3集开始,她的眼神就慢慢变坚定了”;就连爸妈辈常用的好看视频,都有博主用上海话讲汪小姐的故事,评论区里长辈们留言“这姑娘演得像我们单位以前的年轻人”。
这种跨年龄、跨平台的共情,其实是因为汪小姐不只是个“角色”——她有缺点,会犯错,却始终带着拼劲往前冲,像极了我们身边的同事,甚至我们自己。就像有网友说的:“唐嫣说欠汪小姐一个奖,可我们又何尝不是欠汪小姐一句‘我懂你’?”
给影视圈提了个醒:流量会过时,有生命力的角色才会被记住
这次唐嫣拿奖,其实给影视圈提了个醒:在流量和人设当道的时代,观众真正认的,从来不是“完美的明星”,而是“有血有肉的角色”。金熊猫奖这两年的取向很明显——从首届提名刘亦菲,到这次唐嫣获奖、吴镇宇拿最佳男主,都在传递一个信号:行业更看重“演员对角色的突破”,而不是“演员的流量热度”。
对中生代女演员来说,唐嫣的转型也提供了一个范本:不用困在“甜妹”“御姐”的标签里,只要愿意沉下心磨角色,哪怕花十年时间,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代表作”。毕竟,流量会过时,热搜会降温,但像汪小姐这样能让观众记很久的角色,才是演员最硬的“底气”。
最后想问大家:追《繁花》时,你最难忘汪小姐的哪个瞬间?是她初入职场时的紧张,还是受挫后说“我要自己做老板”的倔强?对现在的唐嫣,你又最期待她接下来挑战什么样的角色?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摩宝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