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话听着像段子,可在8月14号晚上,于正一场直播,硬生生把它变成了现实。
“签了合同还能被踢出局?娱乐圈的规矩,真比剧本还离谱。”
这话听着像段子,可在8月14号晚上,于正一场直播,硬生生把它变成了现实。
他没点名,没截图,但每一句话都像刀子,直戳行业软肋。
一位女演员,靠实力拿下新剧女二号,合同白纸黑字,进组前还在熬夜背台词。
结果呢?进组第一天,导演一句话:“你和我想象中不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白天改发型,晚上等戏份,凌晨两点才开拍,精神彻底垮了。
最后,一句“演技不行”,人直接被踢走。
这哪是选角?这是“设局”。
导演的第一招,叫“耗”。
先让她染头发。今天要黑发,明天要黄发,后天又要栗棕色。
你说是为角色服务?可角色设定根本没变。
明眼人都懂,这是在消磨她的耐心和状态。
粉丝心疼:“这不是试戏,是PUA。”
第二招,更阴。
导演让她“放开演”,说要真实感。
演员信了,真投入,结果对方偷偷录下她最夸张的片段。
转头就拿给投资方看:“你看,这人演戏太浮夸,跟剧组不搭。”
投资方质疑:“不是说她面试过了吗?”
导演轻飘飘一句:“试镜是一回事,实际合作是另一回事。”
这话听着耳熟不?
多少新人,就这么被一句“合作不来”给干掉了。
第三招,直接上强度。
她的戏份,全被安排在凌晨。
从下午六点开始等,等到半夜两点半,人早就蔫了。
一开拍,眼神呆滞,台词卡壳。
导演立马抓住机会:“状态不行,换人吧。”
完美闭环——不是你不行,是你“表现”不行。
可最扎心的,是那句“软暗示”。
于正透露,导演曾私下对女演员说:“小师妹,我想帮你,但我身份尴尬。”
眼神飘忽,语气暧昧。
这话什么意思?圈内人都懂。
“帮”不是提携,是交易。“身
份尴尬”,是给自己留退路。
你不从,我就让你“主动退出”。
这女演员没低头。
她知道,低头容易,可以后呢?
一步妥协,步步妥协。
她宁可走,也不愿用尊严换角色。
可她走了,角色不会空着。
一个叫合诗雨的新人,火速进组,顶上了女二号的位置。
合诗雨是谁?
2002年出生,云南姑娘,2024年刚出道。
可资源吓人:《山花烂漫时》《聊斋》《五个失踪的少年》,全是好本子。
现在又拿下《天才少女》女二号,直接被贴上“资源咖”标签。
网友炸了:“这背景,比剧本还厚。”
再看被换的女演员,疑似是赵嘉敏。
1998年生,中戏毕业,前SNH48成员,转型演员后表现不俗。
《墨雨云间》里演配角,演技在线,圈了不少粉。
八月初,她转发《天才少女》官宣微博,开心宣布进组。
可没过几天,那条微博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粉丝懵了:“人呢?”
更巧的是,她不久前晒过一头黄发。
粉丝还说:“这发色不适合你,快换掉。”
现在回头看,哪是审美问题?
是导演让她染,她配合了,结果还是被踢。
于正没直接说“赵嘉敏”,但他那晚直播后,发了张和赵嘉敏的合照。
配文:“我们不是名门出身,但拼劲一点不少。”
这话像安慰,也像宣战。
他是在告诉所有人:我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也知道她没做错。
可问题是,知道又怎样?
导演田羽生,中戏毕业,拍《前任》系列票房超33亿,圈内人脉硬。
你说他没能力?他有。
可能力能不能成为作恶的遮羞布?
有网友站出来洗:“换角很正常,演技不行就得换。”
可问题是,面试过了,合同签了,进组了,才说“不行”。
那面试是摆设?合同是废纸?
新人演员没背景,一次被换,可能就再没机会。
而“资源咖”换十个本子,照样红。
更讽刺的是,投资方其实察觉到了不对。
他们问导演:“能不能再给次机会?”
导演摆脸:“你自己想去吧。”
这话什么意思?
“我已经决定了,你们别插手。”
权力一旦失衡,公平就没了。
这不是个例。
杨幂早说过:“新人演员常被不公平对待。”
现在看,赵嘉敏这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你努力,你专业,你守规矩,可有人一句话,就能让你出局。
有人说于正是在炒作。
可如果没直播,这事会有人知道吗?
如果没人发声,下一个被换的,会是谁?
我们不是要逼导演出来道歉。
我们是想问:
一个演员,靠实力拿到的角色,凭什么被随意剥夺?
一个新人,守住了底线,为什么反而要承受代价?
而那些“背景硬”的人,是不是永远都有人兜底?
赵嘉敏现在很安静。
公司让她别发声,怕影响未来合作。
这很现实,也很无奈。
可她的沉默,不该成为行业默许的借口。
于正这次开口,不是为流量。
他是把娱乐圈那层窗户纸,狠狠捅破了。
我们终于看到,光鲜背后,有多少人在暗处被消耗、被替换、被牺牲。
希望以后的剧组,选人看演技,而不是看“能不能听话”。
希望新人演员,不用在“尊严”和“机会”之间做选择。
更希望,每一个认真演戏的人,都能被好好对待。
因为说到底,观众要的,不是背景故事,而是好剧。
而好剧,从来不是靠“潜规则”拍出来的。
来源:江上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