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菜品争议,称将对罗永浩提起诉讼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17:34 1

摘要:这事儿闹得挺大,西贝莜面村的老板贾国龙放话要起诉罗永浩,起因是老罗在直播间吐槽西贝的预制菜,尤其点名那碗46块钱的豆腐汤,说带回家给孩子吃,就几块豆腐几片山药,值这个价吗?这话一出,网上立马炸锅,有人站老罗,觉得确实贵得离谱,也有人挺西贝,说品牌溢价、食材讲究

西贝老板要告罗永浩?46块豆腐汤到底值不值,老百姓的嘴最公平

这事儿闹得挺大,西贝莜面村的老板贾国龙放话要起诉罗永浩,起因是老罗在直播间吐槽西贝的预制菜,尤其点名那碗46块钱的豆腐汤,说带回家给孩子吃,就几块豆腐几片山药,值这个价吗?这话一出,网上立马炸锅,有人站老罗,觉得确实贵得离谱,也有人挺西贝,说品牌溢价、食材讲究,贵有贵的道理。

咱老百姓过日子,买菜做饭最实在。一碗汤,搁家里炖,豆腐山药加点排骨或者鸡架,满打满算二三十块顶天了,还管一家三口吃。西贝这碗,单人份,塑料盒一装,加热就能吃,卖46,听着是有点扎耳朵。老罗那句“飘了脱离了吧”,听着刺耳,可戳中了不少人心里那点嘀咕。不是说不让企业赚钱,是这钱赚得是不是太轻松了点?是不是真把消费者当冤大头了?

贾老板要打官司,这操作有点意思。餐饮老板跟网红杠上,图啥?真为了那点名誉损失费?我看未必。这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对“不尊重品牌定价权”的强硬回应。西贝这些年,从西北菜馆做到全国连锁,价格一路走高,服务、环境、食材标准确实有提升,可消费者对“值不值”的判断,从来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老罗代表的,恰恰是千千万万个在收银台前犹豫过“这价格是不是有点狠”的普通食客。告他,能堵住悠悠众口吗?能改变大家心里那杆秤吗?

预制菜这玩意儿,这两年真是风口上的猪。疫情催熟了市场,懒人经济捧红了概念。西贝下场做预制菜,想把堂食的体验搬到家里,想法没错。可问题出在哪儿?出在定价策略跟消费者心理预期严重脱节。你可以说你的豆腐是有机的,山药是特供的,汤底是熬了八小时的老母鸡,可最终端上桌的,就是那么一小盒。视觉冲击力、分量感、性价比,这些最朴素的消费体验,它没给到位。消费者不傻,他们愿意为方便买单,但不愿意为“方便”两个字支付翻倍甚至几倍的溢价,尤其当这溢价看起来有点虚的时候。

老罗是谁?一个能把发布会开成单口相声的主儿,一个深谙流量密码的“行业冥灯”。他敢说,而且说得直白,专挑大众心里那点不痛快戳。他炮轰西贝,未必是真跟贾老板有私仇,更像是替一部分憋着没说的消费者发声。这种“炮轰”,对企业来说是危机,也是警钟。与其忙着发律师函,不如低头看看自家菜单,听听顾客的真实反馈。是坚持高端路线,把故事讲得更圆,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还是调整策略,让价格更接地气,重新赢回大众市场?这道选择题,比打官司难多了。

餐饮这行,说到底还是得靠味道和口碑吃饭。名气再大,老板再牛,顾客不买账,一切都是空谈。一碗汤引发的口水仗,背后是消费升级与消费理性之间的拉锯战。企业想赚品牌的钱,消费者只想花该花的钱。这中间的平衡点,找不好,再大的招牌也得晃悠。贾老板想用法律武器捍卫尊严,老罗用嘴皮子挑战权威,围观群众呢?一边吃瓜,一边默默用脚投票——下次点外卖,是选西贝那碗46块的“精品”,还是楼下小店25块管饱的实在?答案,早就写在每个人的手机订单里了。

甭管官司打不打得起来,这场隔空对骂,已经给所有做餐饮、做预制菜的品牌提了个醒:定价的底气,不能光靠老板的脾气,得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力和消费者心甘情愿的认可。不然,下一个被“炮轰”的,指不定是谁。

价格是市场的语言,沉默的消费者,往往用钱包投票最响亮。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界面新闻、澎湃新闻相关报道整合

来源:皮孩战士gy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