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以下简称“6号线一期”)作为2025年合肥市重点民生工程,目前已顺利完成项目工程验收,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这是线路开通前的最后一个关键调试阶段,标志着其向“年底开通初期运营”目标迈出了决定性一步。根据合肥轨道集
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以下简称“6号线一期”)作为2025年合肥市重点民生工程,目前已顺利完成项目工程验收,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这是线路开通前的最后一个关键调试阶段,标志着其向“年底开通初期运营”目标迈出了决定性一步。根据合肥轨道集团的计划,6号线一期将在2025年底前实现开通,届时将为城市东西向交通注入新动能。
6号线一期是合肥市第二条全自动驾驶地铁线路(采用GoA4级全自动运行系统),全长35.2公里(均为地下线),西起鸡鸣山路站(或青龙岗站,因4/6拆分工程调整),东至东风大道站(或龙塘站,具体以最终开通为准),贯穿高新区、蜀山区、包河区、瑶海区等核心区域,直接服务东部新中心。线路衔接既有4号线北雁湖站,与1号线(朱岗站)、3号线(洪岗站)、4号线(尧渡河站)、5号线(市第三医院站)实现换乘,形成“十字+环线”的轨道交通网络补充,有效缓解东西向通勤压力。
作为全自动驾驶线路,6号线的“科技感”贯穿设计与运营全流程:列车采用6节B型车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车身以“丁香紫”为主题色(源自市民投票),内饰融入“广玉兰”元素,兼顾功能与舒适;全自动运行系统可实现列车“唤醒-休眠-启动-加速-巡航-减速-停车-车门开闭”全流程无人干预,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与安全性。
空载试运行是6号线一期开通前的“综合性考试”,将持续约3个月(至2025年底)。期间,列车将在无乘客的情况下,模拟正常运营、故障处理、应急响应等48个全自动运行场景(含22个正常场景、10个故障场景、16个应急场景),对车辆、信号、综合监控、通信、站台门等五大核心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同时,运营工作人员将参与演练,提升调度、应急处置等综合能力,为正式运营做好准备。
6号线一期的开通需同步完成4号线北雁湖站至青龙岗站路段(约7.7公里)的拆分——这是合肥市轨道交通线网首次进行的“既有线路拆分并入新线”工程。拆分后,该路段将从4号线剥离,与6号线一期贯通运营,优化线网布局,缓解4号线既有运营压力。
拆分工程涉及信号、供电、通信等多专业协同,需在夜间地铁停运时段(凌晨)进行,以避免影响4号线正常运营。目前,工程已完成设备房改造、线缆安装等核心工作,取得FAO(全自动运行系统)试运行证书,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全部拆分段综合监控工作,实现与6号线一期的贯通。
6号线一期的开通将对合肥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完善网络布局:作为东西向快线,6号线一期将串联高新区(科技产业)、蜀山区(政务中心)、包河区(商业核心)、瑶海区(老城区)等区域,填补东部新中心轨道交通空白,形成“西-东”快速走廊,提升城市空间连通性。缓解通勤压力:线路途经多个居住密集区(如望江路沿线、肥东县城)与就业集中区(如高新区软件园、政务区),将有效分流既有1、3、4号线的东西向客流,缓解高峰时段通勤拥堵。服务重点项目:直接连接东部新中心(合肥市“十四五”重点发展区域),为该区域的产业升级、人口导入提供交通支撑,助力城市“东进”战略实施。合肥轨道集团表示,将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推进各项工作进度,确保6号线一期“按时、优质、安全”开通,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来源:欢快饼干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