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老了,再也没法拒绝街边发鸡蛋的诱惑时,是否也会在名为“长寿”的期许与孤独感的折磨下,被拉入一场场养生直播后进而流连忘返,一掷千金的购入“养生灵丹”呢?
当我老了,再也没法拒绝街边发鸡蛋的诱惑时,是否也会在名为“长寿”的期许与孤独感的折磨下,被拉入一场场养生直播后进而流连忘返,一掷千金的购入“养生灵丹”呢?
那一刻,一边是儿女的抱怨,一边是“专家”背书+“干爸干妈”的呼唤+微信里的赛博陪伴+身体的强健,那些经历过艰苦岁月勤俭持家的大爷大妈们很容易做出选择。
这也就是街边发鸡蛋让老人疯狂的底层逻辑,也是为什么「私域直播」在年轻人看来荒诞,但面对老人无往不利的主要原因。
1.
去年三月我就发现,我爷开始直播“上课”,每天听两个小时,然后答题答对了还能挣个几毛钱。
一生要强的爷爷因为每次答题排名总在隔壁李大爷之后,便让卖药的母亲帮忙作弊,一来二去我也就听到了一些。
听家母说,讲的也都是些基本的药理、中医食补知识,也没有什么原则错误,看到爷爷这么好学孙子我很欣慰呀。
直到老爷子非常关心的给家里一人送了一瓶蜂胶,又单拎给我一盒羊奶粉,还都是网上搜不到的牌子。在我非常委婉的表达不需要之后,老爷子还有些生气,什么养生名词、专家背书信手拈来,一下给我整叛逆了,尤其当我知道它们的价格后,我觉得有必要和卖家搞点深度交流。
正巧,有一个好哥们上一份工作就在相关公司任职,上周正在坊上撸着串时聊到这事,当即拍案而起和我一起回家去劝老爷子,怕老爷子不相信,哥们便干脆复现了从拉群到直播销售的全流程,我也是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2.
总结下来就是:
起初,没有人在意街头送的鸡蛋,这不过可能是一场超市活动、一次app的地推、一个老年人聚集的微信群、一场养生的直播,直到老人的退休金不翼而飞...
你得明白,进群送鸡蛋搞私域直播在法律上很难被当成“骗子”,因为他们是绝对不敢在详情页标明能治病,并且大多数退款都很丝滑,但同时因为私域直播靠群链接“单线联系”且没有回放,所以直播时的各种“专家”是真的可以在广告法上蹦迪的!
在拿我爷手机蹲点他们的群几天后,结合朋友的讲解,我发现针对老人的私域直播本质上们玩的不是科技,玩的是心理。他们太懂怎么跟老人套近乎了。
你想象一下:直播间几毛钱的红包的课程答题,在长辈眼里,那就是一边发钱一边关心他们的身体。相比起某佳琪直播间的“家人们”,他们开口就是:“干妈干爸、爷爷奶奶。”就是对老人特攻,叫得比亲人还要亲。
左边一嘴“不要买多了”,右边疯狂暗示这次折扣的“后无来者”,结合之前神乎其技功效的介绍...“干儿子”都不让我多花钱了,总不能是诓我吧?
并且整场直播也不都是保健品,各种生活日化、地方特色零食、小商品...其中一些甚至算得上物美价廉。就像搂草棒子中穿插着镰刀,割起韭菜又狠又准,没有痛觉。
富平的羊奶、泾阳的茯茶、秦岭的蜂胶、河南焦作的山药粉...基本都是西安周边带国家地理标志的农副产品,每一段都有故事。加上“大老板亲自去产地农田、生产车间直播”看得我是一愣一愣的。至于是不是AI,搞没搞绿幕,这些对老人来说并不重要,明面上的诚意已经到位了。
打开随便一个购物app,都找不到他们直播间专供的产品,只比同类产品贵个三成都算有良心的。
按照朋友原话来说:“爷爷你要真觉得这东西吃着有用,那咱别在直播间买,我给你半价直接拿”。
文化自信+健康焦虑+乡情诱惑,三管齐下,直接把我爷这种关中老汉的防御塔给拆了。他买的不是蜂胶,是全家大健康事业的中流砥柱,是和朋友们对益寿年年的一次精神众筹。
我爸之前劝谏输就输在太“现实”。只会说:“爸,嫑信,都4骗人的。额卖咧一辈子药咧,咱天天吃着王大夫开滴补品方子,吃这奏末用么。”
而直播的营养师只会说:“干爹!您就是咱长安城最长寿的大爷!开明、时髦、相信科学,这份健康您值!”
线下提货的门店店员也只会半跪在老人面前“爷爷、奶奶,您喝热水,买这么多还来自己提一下,下次您打个电话,我给您送家里去,再送您一桶我们这新上的菜籽油,无公害!”
这仗没法打。在人家专业话术面前,咱们晚辈才是哄老人的新兵蛋子。因此一些稍微宽裕的家庭在明确知道这里面有坑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默许,毕竟老人开心最重要了。
3.
听我朋友介绍,像我爷这样上千块的卖的,都是重点维系的客户,因为还有创收的“下一步”。
比如就拿他前公司来说,会定期组织拥有相对高消费能力的老人出去旅游,都是亲切脸熟的干儿子干女儿鞍前马后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落地就是四星酒店起步,农家有机大餐,你不管有不有机,这背后有的是商机。
一般安排在旅行的最后一站,会有一个“健康导师”窜将出来,有着一个第三世界鸟不拉屎的国家营养师背书,演讲内容原则是“谎话全部说,真话不说全”,直到活动最后三五分钟,才拿出整场压轴的大戏——保健产品,什么熊胆粉、鹿茸酒一套就是我一个月工资,平均每期都是上百套,大几十万近百万的销售额,其中又能盈利几何?
按我朋友的说法就是,这行想多挣钱就得扔了良心,保健品也有有效的,但这一行鱼龙混杂,有很多的“美丽废物”,很多时候心理对病情的影响也很大,医药双盲实验中有人吃着安慰剂病情就好转的例子比比皆是。
像他这样的还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情况,但行业内更多的则是仗着私域流量直播信口胡言,为了业绩信口胡诌的。
还是拿我爷来说,糖尿病这么多年了,在家白面都不敢吃,偶尔香一碗油泼面还得推一管子胰岛素的人,居然给他推荐海藻糖山楂条、益生菌冲剂...美其名曰不含蔗糖、果糖,一看配料表碳水含量30%...
4.
坦白说,私域直播不是咱西安的“地方特产”。你放眼全国,这就是一套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赛博健康”产业链。
在东北:直播间里卖的不是蜂胶,那得是“长白山老林子里挖出的千年野参酒”;在广州:产品立马切换成“南洋归侨祖传的祛湿神汤”或“麒麟筋炖汤料”;在北京:那味儿又变了,得是“AUV~宫里流出来的方子,老佛爷同款茯苓饼”。无一例外的是,它们都是从送鸡蛋开始。
目前这些店正呈现扩散态势,互相之间的竞争也好不激烈,我爷就加了四五个这样的群,如今退的还剩两个。即便这样我已经带业内人士去家里给老人家解释了,再回去拍这些“素材”的时候,爷爷也只是把答应好去退货的蜂胶从台面上藏到了柜子里。
看这生产日期,我真痛苦
一千多块钱的东西,一整件货买回来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包装,听我朋友介绍,因为很多店面没有保健品销售的资质,所以只能拆开了放在库房里。
他们利用的不是一个西安大爷、一个东北老铁、一个广州嬷嬷的孤独,他们利用的是全国范围内,老人们在数字时代感到的疏离感和在现实生活里无处安放的表达欲。
群里的大家一边领着鸡蛋,一边领着红包,一边买着一大堆拼多多小物件,一边为穿插在其中的保健品下单,一边约着明天的广场舞,分享着身体的变化,互相鼓励益寿延年。
好消息是,国家已经关注到了这件事情,并且在今年年初就开启了私域直播的行业整顿。
坏消息是如今他们藏得更深,在灰色地带游走的更加小心。而且法律是底线,真正的前置的防范是我们自己。最后一切的一切本质还是多陪陪老人。
最后分享一下我的解决办法,各位有什么建议也欢迎多多留言:
我再三叮嘱老爷子,他想看直播去打发时间也没关系,买些生活用品也都可以,但想要任何保健品都给我说,我从正规渠道下单,直接次日达给他快递到家里,儿孙们也能放心。非要吃同款,我朋友前公司半价就能拿,当糖豆吃个开心。平日里还是得多转转,多吃些牛肉、鱼、虾等优质蛋白质。
由衷祝愿各位家里老人身体健康,生活开心。
来源:添天看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