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怎么连口红都不涂?”——地铁里一句小声嘀咕,足够让旁边穿卫衣的姑娘把耳机再塞紧一点。
“她怎么连口红都不涂?”——地铁里一句小声嘀咕,足够让旁边穿卫衣的姑娘把耳机再塞紧一点。
不爱打扮,真的等于懒、等于放弃自己?
网上那些“犀利评语”听着扎心,其实漏洞挺大。
先说懒。
早上七点出门上班,有人花四十分钟画全妆,有人用五分钟洗脸戴框架眼镜,两者都在赶路,谁比谁更拼?
时间只是流向不同赛道,没涂粉底不等于没刷牙。
再说尊重。
老一辈常讲“打扮是礼貌”,可礼貌的核心是让对方舒服,不是让对方欣赏色号。
干净整洁、不熏人,已经达标。
把“精致”拔高到道德层面,反而像一种隐形勒索。
有人担心:不化妆会不会在职场上吃亏?
现实里,见过穿球鞋的女程序员照样升leader,也见过高跟鞋磨破脚的新人还在打印间徘徊。
决定印象分的,更多是眼神和语速,不是腮红色号。
省钱账也好算。
一支大牌粉底四百,一年下来够报个线上课程。
有人把这笔预算挪去学英语,有人攒着去看演唱会,都是给生活加buff,谁也别瞧不起谁。
至于“女人味”这词,早被冲淡了。
有人用长裙表达温柔,有人用短发表达利落,味道不止一种。
拒绝模板,本身就是新模板。
社交平台刷多了,容易误以为全世界都在直播化妆。
其实关掉滤镜,地铁里一半姑娘都在打哈欠,眼角细纹和卫衣帽子一起晃,真实得可爱。
所以,别急着给“不爱打扮”盖章。
有人把精力留给代码、留给夜跑、留给撸猫,留给让自己舒服的事。
外表只是菜单,不是考题。
最后一句:她没涂口红,但她今天也没迟到,没甩脸色,没把坏情绪传染给任何人。
这份体面,比任何高光都亮。
来源:绿野幽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