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1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流行地区:
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
1
流行季节:
主要流行于夏季和秋季。
易感人群:
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2
潜伏期、传染期:
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为3-7天。传染期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
二、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
发热:
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持续1~7天。
关节疼痛:
发热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
皮疹:
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5天就退疹。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少数人群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三、防控措施
1
常清洁,去积水
及时清理生活垃圾
如垃圾袋、一次性饭盒、水杯等;室外的各种盆、瓶、罐等容器积水需要及时倾倒,清除废弃的容器;庭院内或室内的水桶、水缸、水槽等储水容器严密加盖并定期换水;洼地、假山、树洞积水,可用砂土填埋。
景观水池饲养观赏鱼灭蚊
适用鱼种有金鱼、锦鲤、白条鱼、罗非鱼等。
清除室内积水
尤其是水生植物、花盆托盘,饮水机水槽,空调冷却水,冰箱底部的水盘等,应每隔3~5天清除或换水;及时疏通沟渠,填补建筑凹陷,避免积水。
水池、沙井、电缆沟、排水沟、积水井等难以清除积水的水体,可投放灭蚊杀虫剂。
2
防治蚊虫叮咬
灭成蚊,防叮咬
绿化带和楼梯走廊放置灭蚊灯进行物理灭蚊:
住户可在门窗安装防蚊纱网,休息时使用蚊帐,使用蚊香、电蚊拍、家用卫生杀虫气雾剂等驱蚊灭蚊。
尽量避免
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必要时
请专业公司定期对外环境进行灭蚊,包括孳生地清理和对绿化带植被、墙角、楼梯间、杂物间、楼道等场所进行灭蚊。
四、广宣传,早就诊
如果有出现发热、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近期如有基孔肯雅热或登革热流行地区旅居史,或者有明确的蚊虫叮咬史,可主动向接诊医生说明。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