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父子缠斗5年,近百套别墅闲置,中国首个亿元别墅废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11:58 1

摘要:9月8日,中国第一个亿元别墅上海紫园的开发商嘉城兆业背后的股权和债权纠纷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意味着这场长达5年的家族纷争,至少在法律层面,将有一个阶段性的了结。


亿万豪门的家族纷争,剧情永远比电视里演的更精彩,也更令人乍舌。

9月8日,中国第一个亿元别墅上海紫园的开发商嘉城兆业背后的股权和债权纠纷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意味着这场长达5年的家族纷争,至少在法律层面,将有一个阶段性的了结。

这两起纠纷案的背后,其实是嘉城兆业创始人高家仁的家族争产纠纷。

比豪门家族兄弟姐妹为了争夺家产反目成仇的剧情更“狗血”的是,高家仁和第四任妻子胡兰一起,与独子达伟就公司的股权与债权等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缠斗。

01

可悲的是,嘉城兆业开发的上海紫园,这个在上海乃至全国都稀缺的独栋别墅项目,深受拖累,已经停滞了五年之久。

根据“网上房地产”的数据,上海紫园目前仍有99套别墅可售,可售住宅面积达56816.37平米。

即使按“网上房地产”2005年项目最早一批房源显示的报价7万元/平米计算,这些别墅的价值也高达近40亿元;如果按项目2015年拿证的最新一批房源最低报价13万元/平米计算,这些别墅的价值更是高达近74亿元。

在上海,紫园是可以与西郊檀宫“平起平坐”的独栋别墅项目。项目位置非常特别,在佘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内,总占地面积约1389亩,容积率仅0.2,规划建设268栋独栋别墅。目前“网上房地产”上显示的总套数仅177套。

2003年,上海紫园8号别墅以1.3亿元的价格推向市场,刷新了全国住宅价格纪录,成为当时中国第一个拥有超亿元别墅的项目,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2003年,亿元别墅!现在市场上的顶豪,估计都没几个敢和它叫板的。

这栋当时报价1.3亿元的别墅有多夸张?占地近20亩,户型总面积约3000余平米,整栋别墅所耗费的窗玻璃造价号称高达4000元/平米。不要说20年前的2003年了,就是放在当下也是很奢侈的存在。

号称中国第一豪宅的汤臣一品,2003年还在建设中,一直到两年后的2005年,汤臣一品才首次开盘,当时11万元/平米的售价也引发市场争议。

这个价格在当时有多“离谱”呢?就是汤臣一品开盘一年,一套房子都没卖出去。

有消息显示,嘉城兆业早在1999年就已经取得了目前的佘山用地,也曾成立过项目公司。香港永新集团曾是这个公司的股东方之一。永新集团主席曹光彪是香港知名富商,曾创办港龙航空以及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私人企业。

但2001年,永新集团撤资,高家仁便开始另组项目公司,并着手启动上海紫园的开发。

作为最早进入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运作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企业,嘉城兆业最早在东、西佘山共获取土地约3800亩。

其中,那套曾震惊全国的亿元别墅就在西佘山,这是整个度假区内景致最佳的位置,佘山天主教堂与天文台都在这个制高点上。

东佘山除1100亩别墅用地外,另有1400亩公建项目用地,根据规划,大概率会建设五星级度假酒店及其他配套旅游设施。

当时嘉城兆业获取土地的成本也相当低廉。有公开信息显示,2001年上海土地批租地块中,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02号地块受让方即为嘉城兆业,受让楼面地价为500元/平米。

从500元/平米的地价,到7万元/平米甚至近20万元/平米的独栋别墅,将近140-400倍的涨幅!

如果没有后来的继母与继子的股权之争、父子的债权纠纷,没有错过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几轮行情,上海紫园必定能让高家父子赚得盆满钵满。

可惜没有如果。

上海紫园自2001年开始建设,到2014年基本建成,“网上房地产”上显示,上海紫园最近一批拿预售证的房源也是在2014年,并于2015年1月30日开盘。

在售的房源中,面积最大的达1338.22平米,报价9万元/平米,算下来总价超过1.2亿元。

2015-2020年间,上海紫园卖掉了23套别墅,有多套报价近20万元/平米、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别墅成交,其中一套面积超过1886平米的别墅,如果按“网上房地产”的报价19.8万元/平米成交的话,总价超过3.7亿元!

但是,上海紫园的辉煌,都停留在2020年以前。2020年9月之后,上海紫园就再没有销售网签记录。

此时,高家仁的妻子胡兰已经在中国境外的英属维尔京群岛东加勒比最高法院把继子达伟告了!

02

说来说去,都是钱惹的祸。

作为上海紫园的项目公司,嘉城兆业成立于2001年,由境外公司嘉城置地有限公司独立控股,创始人就是高家仁。

高家仁1948年出生,自称是在海外旅居二十余年的华侨,拥有新加坡国籍。回国之后,曾在北京及一些二线城市运作过地产项目。

上海紫园是他在上海的第一笔投资,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笔。

独子达伟,是1972年高家仁与第一任妻子所生,在嘉城兆业和嘉城置地都担任了公司董事,并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

2008年7月,达伟出任嘉城兆业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

同一时间,高家仁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特殊目的公司新达国际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嘉城置地,进而控股嘉城兆业。

高家仁的第四任妻子胡兰是新达国际唯一注册股东和董事,由此埋下了日后家族纷争的伏笔。

2012年,因高家仁病重,高家内部开始推动达伟接班事宜,并做了相关的股权转让安排。达伟自此担任嘉城置地的唯一董事,和新达国际的唯一股东及唯一董事。

2013年1月10日,新达国际的股东和董事都正式变更成了达伟。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

一直到七年以后的2020年2月,胡兰向英属维尔京群岛东加勒比最高法院提起诉讼,她声称新达国际的股权是通过“信托协议”由达伟代为持有,要求达伟“返还”新达国际100%股权。

达伟坚称所谓的“信托协议”系伪造,并找到公司员工提供了相关的证据和证词,印证了胡兰存在明显的文件篡改和伪造行为。

事后来看,胡兰对新达国际的股权争夺有一种志在必得的信念。

当她意识到境外法院的诉讼形势对自己不利后,果断在2021年3月30日,境外法院终审判决前,又在境内向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完全相同的诉求和证据再次提起股权归属的民事诉讼。

诡异的事情发生了。2021年7月22日,境外法院终审判决,认定胡兰与高家仁存在文件篡改和伪造行为,对胡兰一方关于新达国际股权的主张不予支持,支持达伟作为新达国际股权实际拥有人的事实。

境外法院终审判决书截图

但是,2024年11月底,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新达国际股权主张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可支持胡兰一方对新达国际股权的所有权。

这一判决结果与境外法院截然相反。争议的焦点在于,所谓的代持协议,第一页与第二页不是一次形成的。境外法院认定胡兰和高家仁存在伪造行为,而境内法院虽然认可代持协议的签署过程存在模糊性,但仍判定协议有效。

与股权争夺同时并行的,还有高家仁和儿子之间的债权纠纷。

2020年9月30日和10月29日,嘉城兆业先后收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传票,原告是高家仁及其关联公司上海乐道投资有限公司,主张嘉城兆业合计欠其44亿元人民币借款及利息未偿还。

2024年11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原告方伪造了“抵债文件”,并驳回高家仁和乐道公司以房抵债的诉求,但判令嘉城兆业归还高家仁与乐道公司的借款本金,及按年利率24%计算的高额利息。

嘉城兆业的借款本金实际为11亿元,其中10套上海紫园已网签房源抵债3.3亿元,剩余7.7亿元。按上述判决,截至2024年11月29日,嘉城兆业需要支付的利息就高达29.2亿元!

更夸张的是,高家仁还曾经起诉达伟,让儿子归还约457.7万元的借款。他声称该借款是因为儿子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从2016年11月起借来用于维持家庭日常生活开销的。最后因证据不足,高家仁的诉请被法院驳回。

亲爹这是要逼死亲儿子的节奏啊!算起来,高家仁今年已经77岁高龄了!

03

追根溯源,虽然是中国第一个亿元别墅项目的开发商,嘉城兆业却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光鲜。

早在2005年,公司的资金问题就已初露端倪。

2001年嘉城兆业启动上海紫园开发的同时,高家仁在北京与北京城建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东华广场置业有限公司,计划共同进行东直门综合交通枢纽暨东华广场商务区项目的开发。

根据后来北京城建的公告披露,高家仁的出资实体康实公司并没有完全履行出资义务,而是由东华公司垫付了大笔款项。

根据康实公司与东华公司签订的《关于〈东直门综合交通枢纽暨东华广场商务区项目合作合同〉和〈北京东华广场置业有限公司合同〉的补充与修改协议》约定,康实公司应向东华公司支付各项费用约总计14.0438亿元。

但截至2004年5月25日,东华公司收到首期付款7亿元,此后康实公司一直未支付剩余款项。公告称,鉴于康实公司已经违约,公司及东华公司甚至已准备采取包括诉讼在内的措施。

嘉城兆业的资金问题就此暴露。

很快,2004年底,市场上就传出关于嘉城兆业有意出让上海紫园后续地块的消息。当时意图转手的地块,是紫园位于东佘山附近的1100亩项目储备用地,与上海紫园正在开发的西佘山脚下近1400亩别墅项目隔山相望。

上海紫园在第一批推出11套定制别墅后,2005年开始也不再提一期的定制概念,转而以批量生产的方式,向市场推售成品别墅。

如今,上海房地产市场早已过了发展的巅峰时期,上海紫园在上海楼市启动的第一波行情入市,却因为曲高和寡错失良机。

当千万豪宅在上海楼市已成平常,上海紫园却因为家族纷争被困,无法入市,数十亿资产就此在上海佘山“沉没”。

上海紫园,图源网络

如今,当上海市中心的风貌别墅集中上市,已经被遗忘的佘山——曾经的上海豪宅区,对上海新生代的顶豪购买人群而言,恐怕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上海紫园,曾经的中国第一个亿元别墅项目,还会有将来吗?


-END-

来源:城市地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