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Z世代的年轻人已经很难理解代际差异下上一代人喜欢的娱乐方式了,比如说相比更多样化的桌游和手机游戏,扑克牌和捕鱼游戏就显得有些单调。姚记科技,作为专门做这一块业务的上市公司,当前的处境也变得愈发尴尬。
海闻社观察 娱乐业也要更新换代。
Z世代的年轻人已经很难理解代际差异下上一代人喜欢的娱乐方式了,比如说相比更多样化的桌游和手机游戏,扑克牌和捕鱼游戏就显得有些单调。姚记科技,作为专门做这一块业务的上市公司,当前的处境也变得愈发尴尬。
根据姚记科技最新财务数据,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38亿元,同比下滑24.64%;净利润为2.558亿元,同比下滑9.98%。值得注意的是,从单季度数据来看,公司连续7个季度营收出现负增长。
去年,姚记科技也遭遇了近七年来首次年营收大幅下滑,同比下降24.04%,从43.07亿元降至32.71亿元。其中数字营销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0.25%,游戏业务同比下滑17.20%。
曾经的王牌业务表现疲软,使这家扑克第一股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点。2025年9月,姚记科技在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举办投资者关系活动,宣布将围绕短视频、短剧建设全产业链生态。
姚记科技的前身是上海姚记扑克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2011年上市时主要是做传统扑克业务。2018年起,公司拓展至游戏、数字营销领域。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公司产品线营收全线下滑。
扑克牌业务作为传统主业,2024年营收占比33.07%,同比微降0.75%,基本保持稳定。该业务毛利率为30.40%,上升3.84个百分点。
游戏业务去年营收10.15亿元,同比下滑17.20%。公司旗下《捕鱼炸翻天》《指尖捕鱼》《姚记捕鱼3D版》等捕鱼类游戏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用户需求变化的挑战。
数字营销业务成为下滑最严重的板块,去年营收11.42亿元,同比减少40.25%。该业务虽然营收占比达34.9%,但毛利率仅为7.76%,远低于游戏业务的96.15%和扑克牌业务的30.4%。
姚记科技数字营销业务自2020年通过收购芦鸣科技切入以来,营收占比攀升明显,但很显然没有达到公司切入数字营销时的战略预期。业务增长阶段尚且不能带动利润增长,到如今开始下行了,反倒导致公司去年整体营收缩水10.35亿元。
当前,数字营销行业正面临竞争白热化的困境。头部平台垄断流量资源,中小企业议价能力被持续削弱。尤其是AI应用虽然爆发低于预期,但广告业恰恰是受到AI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2024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增速首次跌破10%,效果类广告内卷加剧。
截至2024年底,公司商誉高达11.07亿元,占净资产比例达31.53%,其中近半数来自2020年收购芦鸣科技形成的6.18亿元商誉。若数字营销业务持续低迷,商誉减值风险将可能直接冲击净利润。
面对主业增长乏力,姚记科技正在积极寻求转型。最近的调研中,公司向投资者介绍了围绕短视频、短剧建设全产业链生态的战略规划。
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成立于2020年底,目前已完成200余个室内场景建设,包括医院、地铁站、上海老洋房、创意公司、现代办公等。
园区还配备了休闲美食广场、商务接待场所和酒店式公寓,力求为入驻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2024年,短视频中心新增建设古装场景,包括城门、客栈、仿真市集等外景建设。
公司还计划在2025年新增汉唐风内景,包含皇宫大殿、太后寝宫、佛堂、密室、天牢等稀缺场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客户需求。
姚记科技还将设立短剧基金池,旨在为园区及行业优质短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一举措将推动短剧行业内容创新、技术升级与商业化发展,助力孵化高潜力创作者与爆款作品。
公司计划打造从IP-制作-发行-投流一体的微短剧全生态闭环。公司希望通过这种制播一体化的模式,在短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面对数字营销业务失速,姚记科技曾将目光投向卡牌赛道。2022年,公司战略投资了上海璐到粗公司,持股38.14%,旗下拥有DAKA和CardHobby两大业务板块。
DAKA专注球星卡发行与销售,覆盖足球、篮球、电竞等领域;CardHobby则是国内头部球星卡二手交易平台。
此外,姚记科技关联企业姚记潮品还代理了宝可梦PTCG在中国大陆的业务,负责文具店、玩具店等线下渠道,与上市公司形成潜在协同。
然而,卡牌行业面临监管风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发布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明确禁止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当然,姚记科技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减少直接关联痕迹,旨在规避因卡牌业务风险被监管部门盯上,也为公司的经营提供了充足的摇摆空间。
显然,姚记科技的转型一直在路上,处处碰壁阵痛期显得冗长。从四年前开始布局的短剧业务,今年终于开始正式进发。然而,面对短剧市场的激烈竞争,姚记科技能否凭借短视频中心的基础设施和资金支持实现突破,让短剧成为公司的下一个增长引擎,还需要市场检验。
来源:海闻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