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欧洲那边又开始对中国指手画脚了,这次是奥地利外交部长贝阿特·迈因尔-赖辛格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直接点名中国得用影响力去压俄罗斯,让普京坐下来谈和谈,要不然欧盟和美国那边的新制裁就得落到中国头上。她说这话的时间是2025年9月12日,就在她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
最近欧洲那边又开始对中国指手画脚了,这次是奥地利外交部长贝阿特·迈因尔-赖辛格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直接点名中国得用影响力去压俄罗斯,让普京坐下来谈和谈,要不然欧盟和美国那边的新制裁就得落到中国头上。她说这话的时间是2025年9月12日,就在她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见面几个小时后。采访里她直白地讲,中国要是真想当全球大国,就得承担起责任,推动俄罗斯真正参与和平谈判,还得停下对俄军工的支持,不然制裁规避失效的话,欧盟就得采取行动。她还补了一句,中国正朝着全球领导者方向走,所以有义务这么干。这话听着像恭维,但骨子里是把责任甩给中国。
这个采访一出来,马上在多家媒体上传播开了。彭博社原报道标题就叫《中国应施压普京以避免新制裁,奥地利称》,里面详细写了迈因尔-赖辛格的观点。她强调北京需要帮忙把普京拉进谈判桌,还得停止通过军工支持帮克里姆林宫打仗。她提到一周前,也就是9月7日,俄罗斯对基辅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造成了不少破坏,这让她觉得外部力量介入势在必行。欧盟的立场是通过施压普京结束战争,但如果现有制裁被绕过去,就得有新动作。她还说,中国作为潜在全球大国,得负起相应义务,要不然欧盟可能加码制裁。报道里引用了她的话,说中国是奥地利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之一,去年有大约650家奥地利公司在华运营,但这不影响她施压的决心。
其他媒体也快速跟进转载。乌克兰的LIGA.net在9月13日发了英文版报道,标题是《奥地利外交部长称中国应推动普京进行和平谈判》,里面重复了迈因尔-赖辛格的观点,说中国必须用对俄独裁者的影响力来启动谈判。如果制裁被规避,欧盟就得行动。美国那边计划敦促G7盟友对中国和印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因为它们买俄罗斯石油,这来自华盛顿的一份提案。RBC-Ukraine在9月12日发文,说奥地利官员建议中国压俄罗斯以避免西方制裁,内容基本一样,强调中国需施压俄罗斯停战,否则面临制裁。APA.az在9月13日转载,说中国应施压俄罗斯结束对乌克兰战争,以实现全球大国潜力并避免欧美新制裁。
这个事件不是孤立的,得放到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看。冲突从2022年2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三年半,前线打得难解难分,乌克兰军队需要大量先进弹药来维持防御,但西欧国家的武器库存已经快见底了,补库和产能都跟不上。欧洲想靠经济制裁翻盘,但战场上拿不下,一切都白搭。俄罗斯经济没像预期那样崩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和中国等国的贸易支撑着。俄罗斯石油出口到中国和印度,这些贸易帮俄罗斯绕过了部分西方制裁。迈因尔-赖辛格在采访中就指出了这点,说中国角色关键,还引用数据谈俄罗斯石油贸易规避机制。
欧洲的困境显而易见,他们姿态摆得高,但实际行动留有余地。比如特朗普那边抛出对俄罗斯石油加征100%关税的方案,欧洲没跟进落地。嘴上说要强硬,实际代价不想付全。欧洲国家武器库去库存严重,财政掣肘多,希望把压力转给中国,这套话术是恭维加赋责再施压,目的就是把战场和制裁的困境外包出去。中国不是冲突当事方,也没介入战争,中俄只是长期贸易伙伴,双边经贸不该受第三方干预。要求中国突然对俄发难,既不合理,也难操作。
中国外交部在9月1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已经提到了王毅访奥行程,说王毅将和迈因尔-赖辛格举行会谈,进行深入交流。但对采访喊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后续记者会上回应,强调中方在推动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方面的积极作用,没直接反驳,但重申中国无意争夺霸权,是稳定大国关系的基本选项。中方此前也明确过,没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装备,如果真有援助,前线战局不会是现在这样。从93阅兵的装备展示也能看出,中国军工体系的节奏不符外界猜测的暗供逻辑。
国际上类似观点也不少。德国总理梅尔茨在9月5日的一次讲话中,说欧洲目前没法施够压力让普京停战,得靠美国帮忙,还提到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公开和俄罗斯交往,形成上海格式的新伙伴关系。他觉得欧洲在世界事务中没发挥应有作用,得保护自身利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在9月3日说,看到中国和俄罗斯、伊朗、朝鲜领导人在北京站一起,这不只是反西方姿态,是对国际规则体系的直接挑战。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靠中国支持维持,这是欧洲需要面对的现实。
奥地利本身也在外交上活跃。迈因尔-赖辛格在3月就任部长后,第一趟出访布鲁塞尔,6日见了卡拉斯和布鲁纳,讨论欧盟议题。3月14日去基辅见泽连斯基,重申对乌克兰支持。5月9日在利沃夫参加部长级会议,讨论针对乌克兰侵略罪行的特别法庭,支持设在海牙。7月24日去华盛顿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谈保护敏感技术和冲突解决。8月19日至21日访摩尔多瓦,签合作协议。奥地利还想在乌克兰战争和伊朗核谈中发挥外交作用,正在竞选联合国安理会席位,提出愿主办俄乌和平谈判。9月14日,她宣布奥地利准备成为俄乌和平结算谈判平台。
这个喊话事件在X平台上也引发讨论。9月13日,FirstSquawk发帖,说奥地利外长警告中国施压俄罗斯结束乌克兰战争,否则面临欧美新二级制裁。MarketNewsFeed也转发了类似内容。ClashReport在9月5日贴了梅尔茨讲话视频,说欧洲依赖美国,中国等国公开支持俄罗斯。MAKS_NAFO_FELLA转载梅尔茨话,强调上海格式新兴伙伴。LIGAnet_eng在9月13日链接到自家报道。Mariia Kramarenko在9月3日发帖,说1994年中国向乌克兰保证尊重主权,但2025年中国武装俄罗斯侵犯乌克兰。Chase Geiser在9月3日说中国和俄罗斯想延长乌克兰战争,为中国吞并台湾创造机会。Anton Gerashchenko在9月5日和9月3日分别贴梅尔茨和卡拉斯讲话视频。
俄罗斯媒体在9月12日报道她的言论,批评为施压尝试。中国媒体转载彭博社文章,但外交部保持和平努力的立场。事件没引发立即政策变动,双边贸易继续。欧盟委员会讨论制裁规避,迈因尔-赖辛格参与,提供奥地利立场。美国国务院提及类似观点,但没启动新举措。
欧洲把中国硬推成全球领导者,表面抬举,实则捧杀。中国多次表态无意争霸,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基本选项。一旦被美国解读成替代领导叙事,就容易炒成对抗信号,加剧博弈。特朗普介入调停,更像个人政治秀,为诺贝尔和平奖,而不是欧洲和乌克兰长期安全。欧洲若压在这种组合上,最后买单的还是自己。
来源: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