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一组解放军自升式登陆驳船的影像在互联网广泛传播,引发台媒高度关注,岛内军事专家帅化民直言:“看见这种船,我真睡不着。”这一表态生动反映出台方对解放军新型装备的忌惮,也凸显出该装备在台海局势中的战略意义。
近期,一组解放军自升式登陆驳船的影像在互联网广泛传播,引发台媒高度关注,岛内军事专家帅化民直言:“看见这种船,我真睡不着。”这一表态生动反映出台方对解放军新型装备的忌惮,也凸显出该装备在台海局势中的战略意义。
从曝光的影像资料来看,解放军自升式登陆驳船设计独特。其带有多个自升式支撑装置,能在近海复杂海况下迅速固定船体,提升稳定性。驳船还设有临时栈桥,可与其他船只相连,构建起海上运输通道。在一次演练中,三艘驳船头尾相连,部署在一处海滩,通过长长的栈桥将船上的车辆等装备直接运往岸上,整个过程高效有序,充分展示了这种登陆驳船强大的运输能力和灵活的作战适应性。
帅化民在谈及该装备时,难掩忧虑。他表示,解放军凭借这些登陆驳船,登陆地点的选择将更加多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登陆区域。搭配滚装货轮,大量重型装备如99式主战坦克、大卡车以及武器弹药等,都能迅速且直接地运送到沿海公路,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解放军的登陆作战效率,让台岛防御面临巨大压力,也难怪他会直言“睡不着觉”。
台军一直以来将重点放在“红色海滩”等传统登陆点的防御上,在这些区域挖设坦克壕沟、堆砌沙墙、设置铁丝网和预埋地雷等,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然而,自升式登陆驳船的出现,很可能使台军的这些防御布局落空。该装备可越过消波块、防坦克壕沟等滩岸阻碍,直达沿岸公路或海滩以外的坚硬地面,这意味着解放军能够突破台军预设的防御范围,在台岛更多海岸线实施登陆作战,使台军原本的防御体系出现诸多漏洞,陷入防不胜防的困境。
从军事战略角度分析,自升式登陆驳船的列装,是解放军两栖作战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在现代战争中,登陆作战是极为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作战形式,对装备的性能和作战的灵活性要求极高。自升式登陆驳船与民用滚装船的协同配合,让解放军在兵力和装备投送上实现了飞跃,登陆投送能力呈指数级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对台岛的军事威慑力。
美国《战区》网站曾推测,若解放军部署足够数量的这类驳船,理论上可搭建数百公里长的海上浮桥,虽然在实战中完全实现这一设想存在诸多限制,但这种多点同步登陆的潜力,已足以让台军现有的兵力部署难以招架。一旦台海局势发生变化,解放军能够凭借自升式登陆驳船,在多个地点同时发起登陆作战,台军有限的兵力将被分散,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除了军事层面的影响,自升式登陆驳船的出现也带来了心理层面的冲击。长期以来,“台独”势力妄图凭借台湾海峡的天然屏障和所谓的防御工事“以武拒统”,但自升式登陆驳船的实战化应用,让他们意识到这种幻想正在逐渐破灭,所谓的防御优势在解放军强大的装备和作战能力面前已不堪一击。
解放军自升式登陆驳船引发的台媒热议和台方的担忧,是其强大战略威慑力的体现。它不仅提升了解放军的作战能力,更表明了解放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随着解放军军事装备的不断发展和作战能力的持续提升,“台独”势力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遭到坚决回击 。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