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太原市民小刘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本想通过接发换个好看造型,结果对效果不满意,付款问题没谈拢,双方争执不下,最终闹到了报警的地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若花了钱却没达到预期效果,好心情不仅会大打折扣,还可能引发一场纠纷。
近日,太原市民小刘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本想通过接发换个好看造型,结果对效果不满意,付款问题没谈拢,双方争执不下,最终闹到了报警的地步。
民警根据报警信息赶到旧晋祠路一处出租房,发现矛盾双方仍在激烈争吵。
原来,小刘通过网络平台刷到上门接发的视频,觉得价格合适便联系了对方。
经讨价还价,双方以580元的价格达成一致并开始接发。
然而接发完成后,小刘对稀疏的接发效果难以接受,与接发师小张产生了争执。
小张也很无奈,他解释称580元是活动价,发质相对普通,若选择发质更好的服务需980元(因真发含量高)。
经协商,小张已将价格降至700元,并增加了接发数量,整个过程耗时三个多小时。但小刘仍坚持不愿付款,双方各执一词,矛盾逐渐升级。
最终,在民警协调下,小张同意为小刘重新调整接发,争取让其满意,双方费用问题也在进一步协商中。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这起接发纠纷,看似是“效果”与“付款”的争执,实则是线上消费场景下,信息不对称与沟通缺位埋下的隐患。
从网络平台吸引客源,到现场临时调整价位,再到效果分歧引发冲突,每一个环节的沟通漏洞,都让“变美” 的初衷变成了 “闹心” 的结果。
商家以“580 元活动价” 引流,却未提前明确不同价位对应的发质、效果标准,后续加价易让消费者有 “被套路” 之感;消费者虽主动预约服务,却未事前确认接发密度等关键细节,遇到不满直接拒付,也让矛盾升级。
民警的调解虽暂时缓和冲突,但更值得深思的是:上门服务的便捷性,不应以“信息模糊” 为代价。
无论是商家明码标价、提前告知,还是消费者主动核实、理性协商,都是避免此类纠纷的关键。
毕竟,“变美” 服务的核心不仅是技术,更是让双方都放心的沟通与诚信 —— 只有把细节说在前、把规则讲清楚,才能让每一次 “变美”,都少些争执、多些舒心。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