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大师刘兰芳现状:和丈夫住老破小,儿子早逝,81岁仍不敢退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16:53 1

摘要:在那个年代,每当夜晚降临时,无数忙碌一天的人,都会守在收音机旁听她的评书《岳飞传》。

如果说谁的声音是80年代初,中国人民最熟悉的声音,那就一定是非刘兰芳莫属了。

在那个年代,每当夜晚降临时,无数忙碌一天的人,都会守在收音机旁听她的评书《岳飞传》。

随着时代的变化,评书这种艺术却渐渐成为了“小众”,刘兰芳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家喻户晓的明星。

可即便如此,像她这样的名人至少应该会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然而当最近媒体曝光她晚年的近况时,却让人十分心酸。

01

刘兰芳的一生也真的是够传奇的,她从小听着看着东北大鼓,有一定的艺术功底,但让她决心一辈子说评书的,还是一次在茶馆里听书的经历。

那说书先生在台上一站,醒木一拍,就把她给迷住了,她当下就觉得自个儿这辈子就干这个了,当时她才十几岁。

到了14岁,她正式拜了师父,一头扎进了评书这门艺术里,这一干就是六十多年。

在那个年代,说书基本都是男人的天下,一个女孩想上台说书,那可不是一般的难。

可刘兰芳天生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她嗓门亮往台上一站就有一股英气,不像一般女孩子那样柔柔弱弱。

她还琢磨出自己的一套表演方法,眼睛看到哪儿,手势就跟到哪儿,手势怎么比划,都得跟着故事情节走。

这么一来,她说的书不光是听着过瘾,看着也带劲,一下子就把观众给抓住了。

真正让她火遍全国的是197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要录长篇评书,刘兰芳和她丈夫王印权一起,把《岳飞传》这本大书重新编了一遍。

王印权是文化人,负责查资料、理顺故事脉络,把书稿先弄好,而刘兰芳就在舞台上把这些文字变成活生生的故事。

那时候两口子白天都得上班,就等晚上孩子睡着了,才在灯底下一起琢磨书稿。

谁也没想到,这部《岳飞传》通过收音机一播,一下子就火了。

那段时间,每天一到傍晚,不管是城里还是村里,家家户户都守着收音机,就等着听刘兰芳那句熟悉的“书接前文”。

好多工厂的工人为了听书,宁愿晚点下班,地里的农民也放下锄头往家跑。

甚至还出了个挺有意思的段子,说小偷都摸准了规律,专挑大家听书听得入迷的时候下手。

刘兰芳这个名字,就这么传遍了大江南北。

02

1983年,她还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全国的观众都守在黑白电视机前,就为了听她那十几分钟的评书小段。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评书渐渐就不吃香了,她也逐渐回归于普通的生活,然而就在2023年,她的二儿子王玉却先她一步离开了人世。

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几乎将这位坚强的母亲击垮。

可是在办完丧事的第三天,刘兰芳就整理好心情,又登台演出了,身边的人都劝她多歇歇,她只是摇摇头并未说什么。

如今她的丈夫王印权已经85岁高龄,身体大不如前,但每次老伴要去外地演出,他都要把她送到火车站。

他们的大儿子王岩也已经六十岁了,工作一直不太稳定,收入不高,有时候生活上还需要老母亲接济。

就这样一大家子的担子,很大一部分都压在了81岁的刘兰芳肩上,

在北京他们住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分配的老楼,屋里的装修也停留在上个世纪,铸铁的暖气片早就没了热乎气。

客厅里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茶几,只有一张小小的绿色圆桌,这张桌子就是刘兰芳几十年来写稿子、改书稿的地方。

尽管生活压力这么大,但只要一沾上评书,她就浑身是劲。

03

去年二月,河南的马街书会天寒地冻,气温降到了零下两度,80岁的刘兰芳就穿着一件单薄的绿色中式长裙,站在露天的雪地里为台下近三十万观众说书。

那声音一出来,还是那么亮,那么有劲儿,好像能把天上的雪都给震下来。

演出一结束,工作人员赶紧给她披上军大衣,她裹紧衣服,转身又跟几个年轻艺人激动地聊了起来。

今年三月,在河南赊店书会,她又带着《诸葛亮出山》登台。

在后台化妆的时候,一群年轻演员围着她请教,她一点架子都没有,把自己的经验掰开揉碎了讲给他们听,从眼神怎么用,到手势怎么摆,都说得仔仔细细。

演出结束,别人都去休息了,她还要赶回住处,戴上老花镜,就着灯光连夜修改第二天的书稿,镜片滑到了鼻尖都顾不上扶一下。

如今,她的商演日程已经排到了明年,从山东到河南,从一个书会赶往下一个书会。

现在的年轻人听评书的少了,台下的观众大多是跟她一样头发花白的老人。

但只要有机会,她就会不遗余力地宣传这门艺术,不管是传统的线下书会,还是新兴的线上直播。

她说,这些老书会养活了一代代曲艺人,她有责任把评书这门手艺传下去。

前不久,有报社的人去家里采访,正赶上王印权在帮妻子整理书稿。

老先生指着稿纸上的一段,跟刘兰芳念叨,说这几句得加点解释,不然现在的年轻人听不明白。刘兰芳笑着拍了拍他的手。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洒在两位老人的银发上,一辈子风风雨雨,就这么相互扶持着走过来了。

这就是81岁的刘兰芳,台上穿着鲜艳的红衫,声音洪亮,仿佛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说书大家。

台下,她就是个为生活奔波的普通老人,为柴米油盐操心。

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听,她就会一直站在书台前,把那些古老的故事,继续说下去。

信息来源:刘兰芳抖音百科

来源:奇观历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