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林舟先生,您的宽带账号已逾期,且监测到非本人操作的权限变更。"电话里的声音平稳得令人生疑。
林舟皱眉看着陌生号码,客户会议室里十几双眼睛正盯着他。
"又是诈骗。"他按断电话,将号码拖进黑名单。
一个月后的夜晚,当两个穿警服的人站在家门外时,他才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
01
林舟的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红点。
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从昨晚开始就没停过,邮箱里躺着十几封标着"紧急"的邮件,就连备忘录里也塞满了各种待办事项。他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上刚完成的策划案终稿,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最后几个字:"跨城品牌推广执行方案V3.0-终稿"。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墙上的钟指向凌晨两点半,窗外的街灯在薄雾中显得昏黄而遥远。
"这回应该没问题了。"林舟长舒了一口气,点击保存。客户那边催得紧,明天一早就要飞过去做汇报,这个项目他已经改了无数个版本。
手机震动了一下,苏晓发来消息:"还没睡?记得出差前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一下,别像上次一样回来发现冰箱坏了。"
林舟笑了笑,快速回复:"知道啦,这次不会忘记。"他随手打开备忘录,在"出差前准备"下面添加了几行字:订机票、整理行李、关闭电器、缴宽带费。
但当他合上笔记本电脑时,整个屏幕都是工作相关的通知图标,那条新添加的备忘录很快就被淹没在红色圆点的海洋中。
第二天上午,林舟拖着行李箱匆匆赶往机场。在出租车上,他接连处理了七八个工作电话,其中包括客户临时提出的三个修改意见。等到飞机起飞,他才想起昨晚列的那个清单,但手机已经调成了飞行模式。
"算了,回来再说。"他把头靠在舷窗上,"不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飞机降落在这座南方城市时,正值正午。潮湿的空气裹挟着陌生的味道扑面而来,林舟拉着行李箱走向出租车候车区,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客户公司位于新开发区,整栋大楼都透着那种刚装修完的味道。会议室里坐着七八个人,从总监到执行,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他的策划案打印版,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满了各种问题。
"林先生,关于这个传播策略的执行细节..."市场总监刚开口,林舟的手机就震动起来。他瞥了一眼屏幕:陌生号码,座机。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语调平稳得几乎没有起伏:"林舟先生,您的宽带账号已逾期,且监测到2次非本人操作的权限变更,若不及时处理,账号可能被停用并关联安全风险。"
会议室里几双眼睛都盯着他,客户总监皱着眉头看了看手表。林舟感到一阵烦躁,没等对方说完就按断了电话。
"抱歉,诈骗电话。"他冲着会议室里的人歉意地笑了笑,随手将那个号码拖进了骚扰拦截列表。"我们继续聊传播策略。"
午休时间,林舟和客户公司的同事一起在楼下的茶餐厅吃饭。聊起刚才的电话,坐在对面的小王立刻来了精神。
"你可千万别信这种电话!"小王放下筷子,掏出手机翻给他看,"你看,这是我们公司群里转的反诈提醒,最近这种骗局特别多。"
林舟接过手机,屏幕上是一篇公众号文章,标题写着《警惕!新型诈骗手段:冒充运营商称账号异常》。他快速浏览了几行,文章里描述的诈骗套路和刚才那通电话几乎一模一样:冒充运营商工作人员,声称用户账号出现异常,需要验证身份信息。
"你看看,跟你接到的是不是一样的?"小王指着屏幕上的文字,"好多人都中招了,骗子现在套路越来越深。"
林舟点点头,把手机还给小王。这下他彻底放心了,甚至连运营商的APP都懒得打开核实一下。毕竟,他的宽带确实是年付套餐,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到期?
回到酒店后,林舟打开笔记本电脑继续修改方案。工作的节奏很快就让他忘记了白天那通电话的事。屏幕右下角不断弹出的工作消息提醒,彻底掩盖了那个被拖入黑名单的陌生号码。
02
项目进入关键阶段,林舟每天的时间都被会议和修改方案塞得满满当当。他住的酒店房间里散落着各种文件和笔记本,床头柜上的充电器缠成一团,就像他此刻混乱的思绪。
又是一个加班到深夜的日子。林舟刚从客户公司回到酒店,还没来得及洗澡,手机就响了。又是陌生号码,这次是手机。
"林先生,关于您宽带账号的权限变更问题..."
他直接按了挂断,顺手把这个号码也加进了黑名单。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电话还有好几通,有座机也有手机号,每次一接通就提到"宽带权限变更"。林舟干脆把手机设置成了拒接陌生号码。
这天晚上,他照例和苏晓视频聊天。苏晓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表情有些凝重。
"今天我路过你们小区,顺便给张叔带了点家里做的点心。"苏晓说着,停顿了一下,"张叔跟我说了件事,有点奇怪。"
林舟正在整理明天要用的文件,头也没抬:"什么事?"
"他说前天下午看到一个穿灰色冲锋衣的人,在你家那栋楼下转悠,还试着按了你家的门铃。张叔觉得那人面生,就上前问了一句,对方说是来找朋友的,但转身就走了。"
林舟的手停了一下,抬头看向屏幕:"应该是外卖员送错楼了吧,或者是哪个住户的朋友。张叔年纪大了,可能看错了什么。"
"可是那人在你家楼下站了挺久的,还往弱电箱那边看了好几次。"苏晓皱着眉头,"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你想多了。"林舟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小区里每天来来往往那么多人,有什么好担心的。再说我不在家,就算真有什么事,他们也进不去啊。"
苏晓看着他疲惫的样子,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第二天,林舟登录邮箱查看客户发来的最新资料时,发现收件箱里有一封未读邮件。发件人显示为"XX宽带服务中心",标题是"账号安全预警及账单提醒"。
最近他的邮箱里垃圾邮件特别多,各种推销、广告、诈骗邮件层出不穷。看到这个标题,林舟想都没想就点了"标记为已读",然后直接删除。
他没有看到,那封邮件里附有一张截图,显示的是"权限变更的设备信息",设备型号是一台他从未见过的旧款笔记本电脑。
当天下午,苏晓又打来电话。
"我帮你查了一下宽带账单,你的年付套餐确实快到期了,就是这个月底。"她的语气有些急切,"你是不是记错时间了?"
林舟正在会议室里和客户讨论广告投放的细节,听到这话顿时有些不耐烦:"不可能,我记得很清楚,去年年初才办的年付,怎么会这么快到期?"
"可是账单上确实这么显示的啊。而且如果真的快到期了,运营商提醒也是正常的吧?"
"你肯定是查错了。"林舟压低声音,"就算真的到期,运营商也应该发官方短信通知,哪会用陌生号码打电话?这明摆着就是诈骗,借着'到期'的幌子骗人!"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苏晓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账单信息,最终还是没有再坚持。
"好吧,可能是我搞错了。"她轻声说道,"你工作忙,注意身体。"
林舟挂断电话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会议室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PPT上的数据图表不断切换,没有人注意到他刚才通话时微微紧皱的眉头。
夜深了,酒店房间里只有电脑键盘的敲击声。林舟对着屏幕修改着方案的最后几页,偶尔停下来喝一口已经凉透的咖啡。窗外的城市灯火依然闪烁,像无数双眼睛在暗夜中注视着什么。
他没有意识到,此时此刻,在他家所在的小区里,一个穿着灰色冲锋衣的身影正在他家楼下的弱电箱前忙碌着什么。张叔已经下班回家,小区里只有几盏路灯发出昏暗的光线,为那个身影提供了最好的掩护。
03
策划案终于通过了最后一轮审核。客户总监在会议室里宣布这个消息时,林舟感到一阵如释重负的轻松。这个项目从接手到现在,他已经在这座城市待了将近一个月,早就开始想念家里的一切。
"辛苦了,林先生。"总监站起来和他握手,"这个方案的质量确实很高,我们很满意。"
"谢谢认可。"林舟收拾着桌上的文件,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回程的安排。
走出客户公司大楼时,外面正下着小雨。林舟撑着伞走向酒店,掏出手机查询当天的航班。运气不错,还有一班傍晚的飞机,他立即下单购买。
回到酒店房间,林舟开始收拾行李。一个月的出差生活让这个标准间变得有些凌乱,衣服、文件、充电器散落在各个角落。他一边整理一边想着回家后要做的事:好好洗个澡,吃一顿热乎乎的家常菜,然后在自己的床上睡个够。
手机又响了,还是陌生号码。
林舟看了一眼,犹豫了几秒钟,最终还是接了起来。毕竟项目已经结束,心情好了不少。
"林先生!"电话那头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您的宽带账号已被临时锁定,24小时内不携带身份证到营业厅核验,不仅影响后续使用,我们还会把'账号异常记录'同步给公安部门——您的账号可能被用在不合规的地方!"
林舟正在把笔记本电脑装进背包,听到这话忍不住冷笑一声:"现在诈骗都敢威胁'同步公安'了?也太嚣张了吧!"
他直接挂断电话,顺手给苏晓发了条消息:"刚接到诈骗电话,居然威胁要同步公安部门,这些骗子真是越来越没底线了!马上回家,晚上见。"
消息发出后,林舟把手机塞进背包,拖着行李箱走向电梯。满脑子都是回家的期待,完全没有细想那通电话的内容。
在前往机场的出租车上,林舟习惯性地刷起了手机。本地新闻推送了一条消息,标题是"XX警方破获'账号盗刷'案,嫌疑人用'逾期宽带账号'搭非法网络,市民需警惕'异常提醒'"。
他扫了一眼标题就划走了,心里还有些得意:"还好我没信那些诈骗电话,要不然真可能被骗。这些新闻提醒得挺及时的。"
出租车在机场候客区停下,林舟拉着行李箱走向出发大厅。办完登机手续后,他在候机厅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停机坪上正在检修的飞机,心里满怀着回家的期待。
飞机准时起飞,夕阳西下时分,林舟透过舷窗看到了熟悉的城市轮廓。那些高楼大厦、立交桥、霓虹灯牌,都在告诉他:家到了。
下飞机后,林舟直接打车回家。一路上他都在想象着推开家门的那一刻:熟悉的味道、舒适的沙发、还有那张他想念了一个月的床。
出租车停在小区门口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林舟拖着行李箱走过小区的石径,路边的桂花开得正盛,香气在夜风中飘散。张叔正在值班室里看电视,看到他回来,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小林回来啦!出差辛苦了!"
"谢谢张叔。"林舟挥挥手,加快了步伐。
走到家门口,林舟掏出钥匙准备开门。奇怪的是,钥匙插进锁孔后,转动起来比平时要涩一些,需要用力拧才能打开。他皱了皱眉头,心想可能是门锁用久了有些生锈。
推开门,熟悉的家具和摆设映入眼帘。林舟长舒了一口气,把行李箱放在玄关,正准备换鞋,门铃突然响了。
不是那种外卖员急促连续的按法,而是节奏均匀、不慌不忙的三声。
林舟停下脱鞋的动作,透过猫眼往外看去。
瞬间,他的后背窜起一股凉意。
04
门外站着两个穿警服的人。
年长的那个四十多岁,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脸上的表情严肃而专注。年轻的那个二十多岁,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正低头和同事小声说着什么。
林舟的心脏开始剧烈跳动。他在脑海中快速搜索着各种可能:工作上有什么问题?之前帮朋友担保的贷款出了状况?还是邻居出了什么事需要了解情况?
手心里开始冒汗,他硬着头皮拉开了门。
"警察同志,请问...找我有什么事吗?"他的声音有些发颤。
年长的警察先拿出警官证,递到林舟面前。证件上写着:赵刚,XX派出所网安组。
"林舟先生,我们是XX派出所网安组的。"赵刚的语气平稳,但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今天来是核实一件事——你名下的宽带账号,在你外地期间,被用来搭建非法影视资源下载平台。已经有用户举报这个平台传播盗版内容,我们需要你配合调查。"
林舟愣了一下,立刻摆手:"不可能!我这一个月都在外地出差,连家门都没进过,怎么会用宽带搭什么平台?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说话时,他的手下意识地攥着门框,指节微微发白。
旁边的年轻警察没有说话,从文件袋里拿出一个透明的证物袋,里面装着一张小小的SIM卡,递到林舟面前。
林舟的目光刚落在证物袋上,脑子里"嗡"的一声响。
他突然想起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办宽带的时候,运营商确实送了一张"副设备卡",说是插在路由器上能增强信号。他嫌麻烦,随手塞在了弱电箱里,从来没用过。
证物袋里的这张卡,和他记忆中的那张一模一样。
赵刚接着说道:"这张卡是在你家楼道弱电箱里找到的,芯片编号和你宽带绑定的'副设备卡'完全一致。而它最近一直在传输非法影视资源,传输时间正好是你不在家的这段时间。"
下一秒,林舟的脸色从白变青,紧接着又慢慢涨成青紫色。他的指尖开始发僵,连握着门框的手都松了,行李箱"哐当"一声滑到地上,拉杆撞在瓷砖地面上发出刺耳的响声。
他盯着那张卡,嘴唇动了动,半天说不出话来。后背的冷汗瞬间把衬衫浸湿,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直到这一刻,他才彻底明白:之前那些被他当成"诈骗"的电话,根本不是诈骗!
05
赵刚看出了林舟的慌乱,示意他先冷静下来。
"我们进屋谈吧。"赵刚的声音缓和了一些,"有些情况需要详细了解。"
林舟点点头,弯腰把滑落的行李箱扶起来,让两位警察进了屋。客厅里的一切都还是他出差前的样子,只是桌上落了薄薄一层灰。
大家在沙发上坐下后,赵刚从文件袋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资料。
"我们已经和运营商核实过了。"赵刚翻开资料,"你外地期间,他们早就监测到'副设备卡'异常:异地激活、流量突然暴增、还访问了非法网站。一开始他们打电话是想提醒你'设备卡有被盗用的风险',不是催缴费用。"
林舟听着,觉得每个字都像锤子敲在心上。
"后来一直联系不上你,运营商又发了邮件预警,还派工作人员上门查看。结果发现你家没人,但看到有人在弱电箱附近鬼鬼祟祟。"赵刚看了他一眼,"这个人就是你们小区保安张师傅看到的那个'穿灰色冲锋衣的人'。"
"运营商担心你的账号被用来做违法的事,所以报了警。"年轻警察补充道。
林舟感到一阵眩晕。原来自己把"设备卡盗刷预警"当成了"宽带催缴诈骗",还把所有的提醒渠道都堵死了,等于亲手给嫌疑人留了空子。
"那个...灰色冲锋衣的人..."林舟的声音有些沙哑。
"我们根据张师傅的描述,已经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赵刚合上资料,"他们是一个专门盗用他人宽带账号的团伙,专挑小区里没有上锁的弱电箱下手。"
林舟突然想起什么,猛地抬起头:"对了!我出差前几天,小区公告栏贴过'弱电箱检修通知',我当时忙着赶方案,没细看,也没给自家的弱电箱上锁。"
"就是那个时候。"赵刚点头,"嫌疑人趁检修的机会拿走了你的'副设备卡',用它来传输非法资源。等我们开始调查时,又悄悄把卡放回原处,想让你背黑锅。"
年轻警察翻开记录本:"张师傅提供的信息很关键。他说那个人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瘦削,戴着鸭舌帽。这些特征和我们追查的'非法资源团伙'主要成员完全吻合。"
"你的意思是..."林舟的声音越来越小。
"如果你没有出差在外,如果我们没有找到这些证据,"赵刚直视着他的眼睛,"现在坐在这里接受调查的,很可能就是以'非法平台搭建者'的身份。"
林舟感到后背一阵发凉。想到这种可能性,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但是,"赵刚的语气又转为缓和,"你的出差记录、工作证明,都能证明你不在现场。而且经过技术检测,这张副设备卡上没有你的指纹,传输的时间段也和你的出差时间完全吻合。"
"那现在..."
"现在我们需要你配合做个详细的笔录,提供你出差期间的所有证明材料。"年轻警察说道,"机票、酒店入住记录、工作安排、视频通话记录等等,越详细越好。"
林舟连忙点头:"没问题,我这就去整理。"
他站起身来,感觉双腿还有些发软。刚才那一刻的恐惧,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后怕"。
06
第二天一早,林舟就赶到了派出所。
他带来了一个文件袋,里面装满了各种证明材料:机票订单、酒店入住记录、工作会议的签到表、和客户的合影照片、每天和苏晓的视频通话截图,甚至还有他在外地超市买东西的购物小票。
"准备得很充分。"赵刚接过文件袋,一一查看里面的材料。
在做笔录的过程中,林舟详细回忆了出差期间的每一天:几点起床、在哪里开会、和谁一起吃饭、晚上住在哪家酒店。他的记忆力一向很好,加上有各种电子记录作为佐证,整个时间线非常清晰。
"设备卡异常的时间段,你确实不在本市。"年轻警察对比着技术部门提供的数据,"而且根据通话记录,你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和女朋友视频聊天,通话时长都在半小时以上。"
"我们还需要采集你的指纹和DNA样本。"赵刚说道,"虽然技术检测已经基本排除了你的嫌疑,但程序还是要走完的。"
林舟很配合地完成了所有的取证程序。整个过程让他对警察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核实,每一个疑点都要彻底排查。
从派出所出来后,林舟直接去了运营商营业厅。
"先生,关于您的宽带账号被盗用的事情,我们深表歉意。"客服经理亲自接待了他,"我们已经配合警方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并对您的账号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
林舟在营业厅里重新办理了各种安全认证:注销了被盗用的副设备卡,重新申请了加密程度更高的主副卡绑定业务,还开通了"设备变动提醒"功能。
"以后只要有新设备连接您的宽带,系统会立即发送短信到您的手机。"客服详细解释着新功能的用途,"这样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
办完这些手续,林舟感到一阵如释重负。虽然这次是虚惊一场,但也让他学到了很多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
当天下午,赵刚打来电话,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我们根据张师傅的描述和设备卡的传输轨迹,找到了嫌疑人的住址。"赵刚在电话里说道,"就在你们小区对面的那片出租屋里。"
"真的找到了?"林舟有些兴奋。
"不仅找到了,还抓了三个人。"赵刚的声音里带着满意,"当场搜出了十多张从各个小区偷来的宽带副设备卡,还有专门用来搭建非法平台的设备。"
林舟想象着抓捕现场的情景,心里涌起一阵痛快的感觉。
"他们的作案手法很典型:专门找没有上锁的弱电箱,偷走副设备卡,用别人的宽带传输非法资源赚钱。等警方开始调查时,再把卡悄悄放回去,让账号主人背黑锅。"
"太可恶了。"林舟忍不住说道。
"你这个案子的破获,对我们很有帮助。"赵刚说道,"我们顺着这条线,一口气端掉了好几个类似的窝点。估计有不少人会像你一样,发现自己是被冤枉的。"
挂断电话后,林舟给苏晓发了条消息,把最新进展告诉了她。苏晓立刻回复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表情,还有一句话:"总算水落石出了,今晚一起吃饭庆祝!"
07
一周后,赵刚亲自给林舟送来了"无涉案证明"。
"案子已经完全查清了。"赵刚把证明递给他,"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你的清白得到了完全证实。"
林舟接过证明,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公章和签字,心里的最后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谢谢你们。"他真诚地说道,"如果没有你们的细致调查,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真相。"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赵刚笑了笑,"不过这件事也给你提个醒:以后接到类似的电话,最好先核实一下真假,别急着当成诈骗。"
"是的,我已经深刻反思了。"林舟有些不好意思,"当时确实太主观了。"
送走赵刚后,林舟立即给运营商客服打了电话。
"您好,我是用户林舟,想为之前的事情道个歉。"他的语气很诚恳,"我错把你们的安全提醒当成了诈骗电话,还把号码拉黑了,真的很抱歉。"
电话那头的客服笑着说:"没关系的,林先生,我们理解您的担心。现在诈骗电话确实很多,大家都比较警惕。只要您的账号安全了,我们就放心了。"
"以后如果再有类似的提醒,我一定会先核实真假,不会再简单粗暴地拒绝了。"
"好的,我们也会继续完善提醒机制,让用户更容易分辨官方通知和诈骗信息。"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林舟开始对家里进行一番安全改造。
首先是弱电箱,他专门买了一把质量很好的密码锁,还在锁上贴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标明"私人物品,请勿触碰"。
然后是各种账号的安全设置。他把所有重要账号的密码都改成了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复杂组合,还开启了所有能开启的安全验证功能。
最重要的是,他在手机上设置了两个提醒:一个是"每月生活缴费检查",一个是"设备安全检查"。这样就不会再因为工作忙碌而忽略生活中的重要事项。
对于陌生来电,林舟也改变了处理方式。他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每次接到陌生号码前,都会先查一下这个号码的安全等级。如果APP显示安全,他会接听并耐心了解情况;如果显示风险,才会拒绝接听。
08
周末,林舟请张叔和苏晓一起吃饭,算是对他们帮助自己的感谢。
"张叔,这次真的太谢谢您了。"林舟举起酒杯,"如果没有您提供的线索,警察可能很难这么快找到真凶。"
张叔摆摆手:"这都是应该的。我们做保安的,就是要为业主的安全负责。以后小区里有什么通知,你们多留意一下,特别是涉及弱电箱、水表箱这些地方的检修,记得提前做好防护。"
"一定的。"林舟点头,"我已经给弱电箱装了锁,还留了联系方式。"
苏晓握住林舟的手:"以后遇事咱们一起商量,别一个人固执地下判断。你看这次,如果当时你能听我一句,先核实一下宽带账单,说不定就能避免这么多麻烦。"
"你说得对。"林舟看着苏晓,眼神里有些愧疚,"我以前确实太自以为是了,总觉得自己的判断不会错。这次的事让我明白,生活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共同关注。"
饭桌上的气氛很温馨。三个人聊着这次事件的前前后后,每个人都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张叔更加确信了保安工作的重要性,苏晓明白了坚持自己判断的必要性,而林舟则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处事方式。
吃完饭走在回家的路上,林舟看着小区里熟悉的一草一木,心里有种重新认识这个地方的感觉。那些平时被忽略的细节——保安室里的监控屏幕、楼道里的弱电箱、路边的公告栏——现在都变得有了新的意义。
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提醒",可能就是保护我们的"大防线"。而所谓的"理性",不应该是固执地坚持第一印象,而是在保持警惕的同时,学会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核实和思考。
林舟把手放在口袋里,摸着那张"无涉案证明"。这张纸不仅证明了他的清白,更像是一面镜子,让他看清了自己性格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那些被误解的陌生来电,最终成了一次珍贵的人生课程。
来源:一才的篮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