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高四着力”|“一张网”兜起“千家事”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5 17:43 1

摘要:“以前遇到邻里纠纷,真不知道该找谁,现在网格员主动上门,问题很快就解决了。”9月12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金耀街道高屯社区居民刘先生说起前不久的经历,仍然感慨不已。

“以前遇到邻里纠纷,真不知道该找谁,现在网格员主动上门,问题很快就解决了。”9月12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金耀街道高屯社区居民刘先生说起前不久的经历,仍然感慨不已。

当时,他与邻居因宅基地使用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社区网格员贾青、姚婷婷在走访中及时发现这一情况,立即通过手机终端上报至街道综治中心。街道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土地、司法、信访部门及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现场,实地测量地块边界,重新规范宅基地使用情况,一场积怨顺利化解。

这是金耀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街道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织密组织网络、创新服务机制,让百姓身边的“烦心事”有了“快车道”。

金耀街道地处开封市城乡接合处,下辖23个社区,拥有45个党支部、3054名党员,常住人口达13.5万余人。辖区划分84个网格,包含118个小区,还有教育园区、商圈及城中村,人员构成复杂,矛盾纠纷易发。面对复杂的局面,新形势下,该如何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呢?

基层治理,关键在协同。金耀街道党工委着力推动资源整合,以党建为引领,将综治办、公安、司法所、信访办、人大联络站、“一中心四平台”等职能部门融为一体,实现信息互通、实时联动。

“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高屯网格员贾青说,现在有问题大家一齐上,背后是一整套机制在支撑。

去年年底,街道通过“矛盾纠纷事件流转机制”成功化解了一起劳务纠纷。一建筑工地拖欠数十名工人工资,工人情绪激动。综治中心接到上报后,立即启动联动程序,协调劳动监察、公安、司法等部门介入,一方面安抚工人情绪,一方面约谈企业负责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支付协议,避免了矛盾升级。

机制是骨架,服务是血肉。金耀街道没有满足于流程上的优化,而是持续在服务模式上做文章。街道建立的“警综平台矛盾化解机制”,让公安与综治中心实现了案件实时流转。

8月中旬,派出所接到一起邻里纠纷报警,当事人因噪声问题发生激烈争吵。通过警综平台,案件第一时间流转至街道综治中心,由专业调解员联合社区干部上门调解,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为了畅通居民发声渠道,金耀街道还在各社区搭建了“邻里话室”“先锋工作室”“小巷管家”等议事平台。祥和社区的“小巷管家”已经成了居民反映问题、参与治理的重要场合。社区党委书记王洁说:“以前是我们说给群众听,现在是群众说给我们听。发声渠道通了,信任也就建起来了。”今年以来,该街道通过各类议事平台收集的社情民意280余条,解决率超过95%。

治理既要靠机制,也要靠风气。金耀街道注重德治教化,常态化组织开展民俗文化、文明宣传、法治讲座等活动。9月9日,湖滨社区,一场以“邻里和睦”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吸引了不少居民参加。“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文明理念,比单纯说教效果好得多。”社区党委书记马敏说。

反诈宣传、安全生产、消防演练等科普活动也常态化进社区、进网格。居民王玉玲说:“这些活动我们爱看、爱听,有用!大家都文明了,矛盾就减少了。”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街道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13%,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从一桩宅基地纠纷的化解,到劳务纠纷的调解;从“邻里话室”里的恳谈,到文明新风的传播,金耀街道用一个个“小温暖”,推动着基层治理的“大变革”。在这里,党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网格员的每一次走访、每一次上报、每一次协调中;治理也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充满温度的服务、真诚的沟通和彼此的信任。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群众对基层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精细化。”金耀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宁波表示,接下来,街道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下的基层高效能治理创新,于“小网格”中做实治理“大文章”,以扎实行动和生动实践,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基层治理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面貌。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