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文|佳雨编辑|佳雨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佳雨
编辑|佳雨
九月刚过一半,娱乐圈就接连传来噩耗。从37岁的年轻演员到96岁的老艺术家,从时尚界大佬到幕后配音员,短短十天里竟有6位知名人士相继离世。
这些熟悉的面孔突然消失,让人措手不及。他们有的正值壮年,有的功成名就,有的还在为梦想拼搏,可命运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按下了暂停键?
于朦胧的死讯传来时,整个网络都震惊了。这个37岁的演员,正是事业上升期,谁也没想到他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人世。
9月10日晚上,他还在和朋友聚餐,大家说说笑笑,看起来心情不错。可到了11日凌晨,却传来他坠楼身亡的消息。
警方很快介入调查,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但具体原因至今没有定论。这让网友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和传言满天飞。
有人说是工作压力太大,有人怀疑是感情问题,还有人编造出各种阴谋论。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关于他的讨论,热搜榜被他的名字霸占了好几天。
于朦胧这些年拍了不少戏,虽然不算大红大紫,但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粉丝们完全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在他的微博下面留言,希望这只是个恶作剧。
可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37岁,正是男人最好的年纪,事业有起色,未来有无限可能,可一切都戛然而止。
陈奇老师于9月13日离世,毕竟96岁已经算是高寿了。但对于戏剧界来说,这绝对是个巨大的损失。
这位老艺术家几乎把一辈子都献给了舞台,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关心着戏剧事业。
说起陈奇,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她在戏剧圈的地位相当高。
她最擅长演老太太这类角色,无论是慈祥的奶奶还是刁钻的婆婆,都能演得活灵活现。观众们看她的戏,经常会忘记这是在演戏,完全被她的表演带入情境。
2023年,陈奇还获得了白玉兰戏剧奖突出贡献奖。当时她坐着轮椅上台领奖,虽然身体已经很虚弱,但眼神依然炯炯有神。
台下观众起立鼓掌,向这位老艺术家致敬。她用颤抖的声音说,能为戏剧事业奉献一生,是她最大的幸福。
陈奇的一生就是个传奇。从年轻时的花旦到晚年的老生,她在舞台上塑造了无数个经典角色。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她依然坚持看剧本,关心年轻演员的成长。
她常说,戏比天大,只要还能动,就要为戏剧事业发光发热。如今老人家走了,戏剧界少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
乔治·阿玛尼9月4日去世,让全世界的时尚界都为之震动。这位91岁的时尚大师,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时尚帝国,影响了几代人的穿衣风格。
更让人敬佩的是,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然坚持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阿玛尼的一生就是时尚的代名词。从上世纪70年代创立品牌开始,他就以简约优雅的设计风格征服了全世界。
无论是好莱坞明星走红毯,还是商务人士的日常穿搭,都能看到阿玛尼的影子。他设计的西装被誉为"权力套装",成为成功人士的标配。
生病期间,阿玛尼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医生多次建议他好好休息。
但这位倔强的老头就是不肯闲下来,他说时装秀是他的生命,绝对不能因为生病就缺席。于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依然带病坚持完成了最后一场时装秀。
那场秀办得异常精彩,模特们穿着他设计的最新作品走在T台上,台下掌声雷动。阿玛尼坐在台下,虽然脸色苍白,但眼中依然闪烁着对时尚的热爱。
秀结束后几天,他就永远地离开了。很多人说,这是他给时尚界最完美的告别。
孟再平,这位49岁的越剧团创始人,把一生都献给了越剧事业。即使身患胰腺癌,她依然坚持登台演出,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治愈率极低,生存期很短。当医生告诉孟再平这个噩耗时,她的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担心剧团怎么办。
她创建的这个越剧团刚刚有了起色,很多年轻演员还需要她的指导。
为了给妻子治病,孟再平的丈夫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借债120万元购买进口抗癌针。
这些药物价格昂贵,每一针都要几万块钱,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不愿意放弃。看着丈夫为自己四处奔波,孟再平心里既感动又痛苦。
即使在化疗期间,孟再平依然坚持带病演出。她说,舞台是她的生命,观众们花钱买票来看戏,不能让他们失望。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她总共演出了28场,每一场都拼尽全力。台下观众不知道台上的演员正在与死神搏斗,只看到她精彩的表演。
120万元的抗癌针最终没能挽救孟再平的生命。9月8日,这位才华横溢的越剧表演者永远地离开了舞台。她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敬业,什么叫做对艺术的执着。
潘文杰这位69岁的香港导演,于9月9日离世。潘文杰没有科班出身的背景,完全是从最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他的成功证明了,只要有梦想有坚持,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年轻时的潘文杰只是个小助理,在片场跑腿打杂,什么脏活累活都得干。
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偷学,看导演怎么调度,看演员怎么表演,看摄影师怎么拍摄。他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全靠自己琢磨和观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制片方需要一个导演时,潘文杰毛遂自荐,终于得到了执导的机会。
他拍摄的《跛豪》成为经典,奠定了他在香港电影界的地位。这部电影不仅票房成功,还获得了多个奖项,让人们记住了潘文杰这个名字。
潘文杰的电影风格独特,善于刻画小人物的命运。他拍的都是接地气的故事,没有高大上的包装,但就是能打动观众。很多演员都愿意和他合作,因为他能挖掘出演员最真实的一面。
从小助理到知名导演,潘文杰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他常说,成功没有捷径,只能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如今他走了,香港电影界又少了一位有实力的导演。
黄河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他的声音绝对听过。这位资深配音演员,为无数部经典港剧配过音,是很多人童年回忆的一部分。
港剧的黄金时代,黄河是幕后功臣之一。那些经典的警匪片、武侠剧、家庭伦理剧,很多角色的声音都是他配的。
他的声音有磁性,能准确把握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无论是正义的警察还是狡猾的罪犯,他都能配得惟妙惟肖。
配音是个很特殊的职业,需要用声音来塑造角色。黄河在这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他能通过语调的变化来表现角色的情绪起伏。
观众们看剧时,往往只关注演员的表演,却不知道背后还有配音演员的功劳。
黄河为人非常低调,很少接受采访,也不参加各种活动。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配音工作中,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同行们都很尊敬他,说他是真正的艺术家,用声音在演戏。
9月12日黄河走了,港剧的黄金时代似乎也渐行渐远。新一代的配音演员虽然技术不错,但总感觉少了那种韵味。那些经典港剧的魅力,有一部分就来自于像黄河这样的配音大师。
九月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月份,6位名人的相继离世让人感慨生命的无常。从37岁到96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精彩。
他们的离去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金钱买不到生命,地位挡不住死神。能健康地活着,能和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愿逝者安息,生者珍惜。
来源: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