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城市主理人 |她用金丝作画,把非遗技艺变成荆州年轻人的新宠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18:02 1

摘要: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灵魂和故事,而书写故事的人,也许是潮流的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灵魂和故事,而书写故事的人,也许是潮流的

引领者、创意的践行家...

他们是这座城市独特气质的塑造者——城市主理人。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沙市,对话“春巴嬷嬷”掐丝珐琅画非遗体验店主理人邓淑娴。

以手传心,让600年技艺“活”在当下

推开“春巴嬷嬷”那扇并不起眼的门,时间仿佛被金丝与彩砂重新编织。

34岁的邓淑娴,土家族,沙市本地人,是这家以掐丝珐琅画为主题的非遗体验店主理人。

她师从襄阳市市级传承人任继红,将一门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宫廷技艺,带回了荆州。

掐丝珐琅画脱胎于景泰蓝工艺,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不只是镶嵌与彩绘的结合,更是一种流动的奢华——在金属丝线与矿物釉料的交错之间,工笔画的精细、油画的浓郁、国画的意境,得以在同一平面上共生共鸣。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的非遗“播种者”

2020年初,为以后能更好的陪伴家人,决定在荆州创业。

考察市场后,邓淑娴发现家乡荆州鲜有人知掐丝珐琅画。

在2021年10月底开出第一家以该技艺为核心的手工体验店。

起步并不顺利。

“最初只有到店体验和成品定制,很多人不了解这是什么,生意很淡。”她回忆道。

从制作到销售,从推广到教学,几乎全靠她一人支撑。

转机来自于她主动走进校园。

通过与红星路小学、红门路学校、北三小等合作开设非遗课程,她让掐丝珐琅画走进了孩子们的视野。

如今,她的工作室已拥有3名全职、10名兼职员工,成为荆州非遗传播中一股温柔而坚韧的力量。

医疗翻译、非遗主理人——多重身份背后的同一颗中国心

许多人误以为她是美术科班出身,其实她大学读的是泰语。

如今,她依旧中泰两地奔波,一边继续医疗翻译事业,一边全力运营非遗体验店。

她说:“我希望有一天,能把掐丝珐琅画带到泰国,带到更多国家,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的美。”

主理人手记:在快时代,做慢工艺的守灯人

“掐丝珐琅是一门需要慢下来的手艺,”邓淑娴说,“每一根金丝的弯曲,每一处彩砂的填充,都是人与时光的对话。”

在这个追求“秒出图”“快打卡”的时代,她坚持让体验者亲手完成每一个步骤——

从描图、掐丝、点蓝到固化,全程需数小时甚至数日。

“我不希望非遗只是被观看,而是被感受、被体验、被传承。”

她相信,真正的文化传播不在于有多喧哗,而在于有多深刻。

就像那些藏在丝线与砂粒之间的光芒,不张扬,却足以照亮一颗又一颗向往美的心灵。

如果说书店是城市的文化客厅,那么手工体验店就是非遗的传承驿站。

邓淑娴用她的金丝与彩砂,在荆州的街角静静织就一幅幅流动的画卷。

她让我们看到:城市主理人,不仅是品牌的经营者,更是文化的播种者、时间的诗人。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