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宅家啃老12年,父亲将他赶走,儿子自尽后父亲看到遗物崩溃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5 20:03 1

摘要: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文:老王杂说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走吧,这个家已经容不下你了。”李国庆指着门,声音嘶哑。

“爸,我真的没地方可去。”李阳低着头,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

“十二年了!十二年!你让我怎么再看着你这样下去?”李国庆颤抖着手,从抽屉取出一叠钱,“拿着这些,从此你我恩断义绝。”

李阳默默接过钱,转身离开。那一刻,李国庆不知道命运正在为他们父子编织一个残酷的玩笑,当他再次见到儿子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01

雨下了整整三天。

李国庆站在窗前,雨帘遮住了小区里的景色,只剩下模糊的轮廓。这是四月的雨,不冷不热,落在地上没有声音,却能淋湿一个人的全部记忆。

他六十二岁了,退休后的生活本该平静而规律。

但此刻,屋子里只有钟表的滴答声和他粗重的呼吸。

“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三天前,他对着儿子李阳吼道。那是他们最后一次争吵,也是最激烈的一次。

“我有什么不对?”李阳坐在沙发上,眼睛盯着手机屏幕,甚至懒得抬头。

“三十岁的人了,整天窝在家里,不工作,不交友,只知道吃我的用我的。你妈走了五年,这五年你做了什么?继续啃老!”

李国庆的声音在空荡的客厅里回响。

“我没有合适的工作。”李阳依然低着头,声音很轻,仿佛在自言自语。

“十二年前你就是这么说的!大学刚毕业找不到工作可以理解,可十二年了,十二年!你连出去看一眼都不肯!”

李国庆感觉胸口发闷,医生说过他不能太激动,高血压会要了他的命。但此刻他控制不住自己。

“我会找的。”李阳依旧是那句敷衍的话。

十二年来,这句话李国庆已经听了无数次。

“不必了,”李国庆深吸一口气,“我给你一周时间,收拾东西离开这里。”

李阳终于抬起头,眼睛里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惊慌。但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

“好。”只有一个字的回答。

李国庆没想到儿子会如此干脆地答应,他原本以为会有一场更激烈的争吵,或者至少儿子会求他改变主意。但什么都没有。

这让他更加恼火。

“你当真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李国庆冷笑道。

“不,我知道你是认真的。”李阳站起身,走回自己的房间,轻轻关上了门。

一周的最后期限只用了三天。

第三天早晨,李国庆起床后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张纸条:“爸,我走了。谢谢这些年的照顾。”

没有道歉,没有解释,甚至没有说他要去哪里。

李国庆站在儿子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着那张十几年没换过的书桌,墙上褪色的海报,和床头散落的几本书。

他突然意识到,他对这个生活了三十年的儿子,一无所知。

02

李阳大学毕业那年,李国庆刚满五十岁。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天,蝉鸣声从早到晚没有停歇。李阳拿着大学毕业证书回到家,脸上没有应届毕业生该有的喜悦。

“怎么了?找工作不顺利?”妻子张兰一边准备晚饭,一边问道。

“嗯,简历投了很多家,要么没回音,要么面试后就没消息了。”李阳低着头,声音里带着挫败。

“没关系,慢慢来,好工作总是要等的。”张兰安慰道。

李国庆放下报纸:“现在大学生多如牛毛,找工作当然难。你专业又不是计算机或金融,竞争更激烈。”

“我知道...”李阳的声音更低了。

“先在家休息几天吧,调整一下心态再找。”张兰给儿子盛了一碗汤,“妈给你做了你最爱吃的排骨汤。”

那时的李国庆并不担心。年轻人找工作碰壁很正常,他自己当年也是经历了几次失败才找到稳定工作。他相信儿子很快会找到出路。

但他错了。

一个月过去了,李阳的生活逐渐形成了规律:下午两点起床,吃过午饭后坐在电脑前,一直到凌晨三四点才睡。

“你每天投简历了吗?”李国庆问。

“投了,都没回音。”李阳头也不抬地回答。

三个月后,李国庆开始坐不住了。

“你总这样在家呆着不是办法。”一天晚饭后,李国庆忍不住说道。

“我知道,但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李阳的回答总是一成不变。

“那就先找个不那么合适的做着,总比整天窝在家里强。”

“爸,你不明白现在的就业形势。”

“我怎么不明白?我认识的同事子女,比你小的都已经工作好几年了!”

张兰在一旁打圆场:“好了好了,别吵了。阳阳最近压力也大,再给他点时间吧。”

李国庆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半年过去了,李阳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家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你看看隔壁老王家的儿子,比你小两岁,已经在公司当主管了。”

“林阿姨的女儿都结婚了,还买了新房子。”

“你同学小赵,听说已经升职了。”

每当李国庆提起这些话题,李阳就会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门紧紧关上。

张兰总是替儿子辩护:“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你别总拿别人家孩子做比较。”

“可他总得面对现实啊!”李国庆无奈地说。

一年过去了,李阳依然没有工作,但他的作息越来越不规律,常常整夜不睡,白天不起。

家里的争吵也越来越频繁。

03

时间像一条缓慢流动的河,不知不觉中,李阳在家“暂住”已经三年了。

李国庆的同事聚会上,话题总会不可避免地转向子女。

“老李,你儿子现在在哪工作啊?”同事小刘问道。

李国庆的笑容僵在脸上:“他...还在找合适的机会。”

“这么久了还没找到?现在年轻人眼光可真高啊。”

李国庆无言以对。他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儿子的情况,因为他自己也无法理解。

回到家,他发现李阳正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神情专注。

“在做什么?”李国庆问。

李阳迅速切换了屏幕:“没什么,看看新闻。”

李国庆走近一看,屏幕上果然是新闻网站,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你找工作了吗?”李国庆问。

“嗯。”李阳含糊地回答。

“有面试吗?”

“还没有。”

又是这样的对话。李国庆感到一阵无力。

第五年,张兰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

“医生说是肝脏出了问题,需要长期治疗。”李国庆对儿子说。

李阳点点头,表情凝重,但没说什么。

张兰生病后,家里的开支大增。李国庆不得不延迟退休,继续工作以支付医药费。

“要不我去找份工作吧。”一天晚上,李阳突然对父亲说。

李国庆惊讶地看着儿子:“真的?”

“嗯,妈需要钱治病。”

李国庆心里涌起一丝希望:“好啊,明天我陪你出去看看。”

“不用了,我自己去。”

但第二天,李阳还是没有出门。之后的日子里,他似乎又忘了这件事。

张兰的病情时好时坏,医药费像无底洞一样吞噬着家里的积蓄。

“要不要问问亲戚能不能借点钱?”张兰虚弱地躺在床上,对李国庆说。

“不用,我还能撑得住。”李国庆握着妻子的手,强装镇定。

张兰看了看紧闭的儿子房门:“阳阳最近怎么样?”

“老样子,整天关在房里。”

“别对他太严厉,孩子压力也大。”张兰叹了口气。

“可他都快三十岁了,什么时候才能独立?”

“会的,会有那一天的。”张兰的声音很轻,像是在安慰自己。

第七年,张兰去世了。

葬礼上,李阳穿着一身黑色西装,静静地站在父亲身边。他没有哭,表情冷漠得像一尊雕像。

亲戚们窃窃私语:

“听说他七年没工作了,一直啃老。”

“怪不得张兰走得这么早,操心过度啊。”

“这孩子不懂事,害苦了父母。”

李国庆听到了这些话,但他没有反驳。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也认同这些评价。

回到家,李阳马上换回居家服,坐回电脑前。

“你就不能尊重一下你妈吗?她刚走,你就急着回到电脑前?”李国庆忍不住发火。

“我只是习惯了。”李阳轻声说。

“习惯了?你习惯了什么?习惯了啃老?习惯了让父母为你操心?”

李阳沉默不语。

“你妈走了,家里只剩下我和你。我很快就要退休了,你有想过以后怎么办吗?”

“我会想办法的。”

李国庆冷笑:“你已经'想办法'七年了。”

李阳依然沉默。

李国庆突然感到一阵疲惫,他不想再说什么了。这七年来,他已经说尽了所有能说的话,却没有任何效果。

他走回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在黑暗中流下了眼泪。

04

李国庆退休后,生活变得更加简单。

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做早饭,吃完后去小区里散步,回来看看电视或报纸,中午做饭,下午再出去走走,晚上早早睡觉。

李阳的作息与他完全相反。

父子俩住在同一屋檐下,却几乎不见面。李阳总是在李国庆睡觉后才开始活动,等李国庆起床时,李阳已经睡了。

偶尔碰面,两人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

退休金不多,但足够一个人生活。养两个人,就有些紧张了。

“阳阳,我想和你谈谈。”一天中午,李国庆敲开了儿子的房门。

李阳迷迷糊糊地坐起来:“什么事?”

“我的退休金不多,家里的开支还是很大。我想...你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了?”

李阳沉默了一会儿:“我会想办法的。”

还是这句话。十年了,这句话从来没变过。

“你今年多大了?”李国庆突然问。

“三十二。”

“三十二岁了,还在啃老。你不觉得羞耻吗?”

李阳低着头,不说话。

“小区里人都在议论我们家,说我教子无方。你知道我每天出去散步,别人怎么看我吗?”

“对不起。”李阳小声说。

“对不起有用吗?你打算靠我养你到什么时候?等我死了,你怎么办?”

“我会找工作的。”

“你说这话已经十年了!十年!”李国庆的声音颤抖着,“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也不能。”

李阳抬起头,眼神复杂:“爸,我...”

“我不想听借口。从今天开始,你自己的生活费自己解决。我只提供住的地方,其他的你自己想办法。”

说完,李国庆转身离开,关上了门。

接下来的日子,李国庆严格执行了这个决定。他不再给李阳做饭,不再给他生活费。冰箱里的食物也上了锁。

李阳似乎并不惊讶,也没有抗议。他偶尔出门,带回一些简单的食物,然后继续他的日常。

一个月后,李国庆发现冰箱的锁被撬开了,里面的食物少了一些。

“你撬了冰箱?”李国庆质问道。

“我饿了。”李阳平静地回答。

“你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出去工作?”

“我找不到合适的。”

“那就找不合适的!总比偷父亲的食物强!”

李阳沉默不语。

李国庆感到一阵心痛。他的儿子,他的亲生儿子,已经沦落到偷父亲食物的地步,却依然不愿改变。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李国庆摇头叹息。

“我也不明白。”李阳轻声回答。

那天晚上,李国庆失眠了。他想起了李阳小时候的样子:活泼,聪明,充满好奇心。他曾经是班里的尖子生,老师们都称赞他思维敏捷。

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李国庆找不到答案。

第二天,他出门买菜,遇到了邻居老王。

“老李啊,听说你儿子还在家里不出去工作?”

李国庆勉强笑了笑:“他有自己的打算。”

“你也真是的,惯得他都三十多了还啃老。我要是你,早就把他赶出去了。”

李国庆的笑容僵在脸上。

“我孙子今年大学毕业,已经找到工作了,月薪八千呢。”老王继续说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出去闯闯怎么行?”

李国庆点点头,心里却五味杂陈。

回到家,他发现李阳坐在客厅里,难得的清醒。

“爸,我想和你谈谈。”李阳说。

李国庆坐下来:“什么事?”

“我想...我可能需要看医生。”

李国庆愣了一下:“你生病了?”

“不是身体上的。”李阳停顿了一下,“我觉得我可能...有些心理问题。”

这是李阳第一次主动提出这种可能性。

“什么样的心理问题?”

“我不知道具体叫什么。我只是...很害怕出门,害怕见人,害怕一切新的环境。”李阳的声音很轻,“每次想到要去面试,要和陌生人说话,我就呼吸困难,心跳加速。”

李国庆皱起眉头:“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而且...我觉得很丢人。”

李国庆深吸一口气:“好,我带你去看医生。”

第二天,他们预约了心理医生。

但到了医院门口,李阳突然停下脚步:“我不去了。”

“为什么?”

“我改变主意了。我可以自己克服。”

“你已经'自己克服'十年了,有用吗?”

李阳不说话,转身就走。

李国庆站在原地,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感到一阵无力。

他不知道该怎么帮助这个已经三十二岁的“孩子”。

05

第十二年,李国庆六十二岁,李阳三十四岁。

十二年的啃老生活,让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降到冰点。

李国庆感到自己的生命在一天天流逝,而儿子的生活却始终停滞不前。

“你打算这样过一辈子吗?”一天,李国庆再次问道。

李阳正在吃早饭,闻言放下筷子:“爸,我已经尽力了。”

“尽力?你连门都不出,怎么叫尽力?”

“你不明白。”

“那你说说,让我明白。”

李阳摇摇头:“没用的,你不会理解。”

“你以为我想这样和你说话吗?你以为我不想看到你成家立业,有自己的生活吗?”李国庆的声音哽咽了,“你妈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我知道。”

“知道有什么用?你改变了吗?”

李阳沉默不语。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李国庆深吸一口气,“你已经三十四岁了,该独立生活了。”

“你什么意思?”

“我给你一周时间,收拾东西离开这里。”

李阳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慌,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好。”

李国庆没想到儿子会如此干脆地答应。

“你当真以为我是在开玩笑?”

“不,我知道你是认真的。”李阳站起身,走回自己的房间,轻轻关上了门。

一周的最后期限只用了三天。

第三天早晨,李国庆起床后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张纸条:“爸,我走了。谢谢这些年的照顾。”

没有道歉,没有解释,甚至没有说他要去哪里。

李国庆站在儿子空荡荡的房间里,感到一阵莫名的失落。

他做得对吗?把一个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儿子赶出家门?

但他又能怎么办?十二年来,他尝试了所有方法,却没有任何效果。

也许这是一个转机,也许离开舒适区,李阳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李国庆这样安慰自己。

三天过去了,没有李阳的消息。

李国庆开始担心起来。儿子没带多少钱,能去哪里?会不会流落街头?

他拿起电话,想给李阳打个电话,却想起儿子离开时连手机都没带走。

第四天早上,门铃响了。

李国庆以为是李阳回来了,急忙去开门。

门外站着两个陌生人。

“请问是李国庆先生吗?”其中一个人出示了警官证。

李国庆心里一沉:“是的,我是。”

“您是李阳的父亲?”

“是的,怎么了?”

警官的表情变得凝重:“很抱歉通知您,李阳先生昨晚在一家旅馆...自杀了。”

李国庆感觉世界突然安静了。

“不可能。”他喃喃道,“不可能。”

“我们发现他的身份证上的地址,所以来通知您。”警官继续说道,“他留下了一封遗书,是写给您的。”

李国庆接过那封信,手不住地颤抖。

“需要您去指认一下遗体,并处理后事。”

李国庆点点头,感觉自己像是在梦中。

旅馆很小,很旧,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

房间里的遗体被白布盖着。

警官掀开白布,李国庆看到了儿子苍白的脸。

他平静得像是睡着了。

李国庆伸出手,想要触摸儿子的脸,却又收了回来。

“原因是什么?”他问道。

“服用过量安眠药。”警官回答,“发现时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

李国庆点点头,感觉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却流不出来。

“这是他的随身物品。”警官递给李国庆一个塑料袋。

里面有李阳的钱包、一部老式MP3播放器、一个U盘和一把钥匙。

“钥匙是什么的?”李国庆问。

“不清楚,可能是某个储物柜的。”

李国庆收好这些东西,又看了儿子最后一眼。

“我可以带他回家吗?”

“当然,我们会协助您处理后事。”

李阳的葬礼很简单。

除了李国庆和几个远房亲戚,几乎没有其他人来。

“他这些年都没怎么出门,也没什么朋友。”李国庆对前来吊唁的人解释道。

大家都点点头,表示理解,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怜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

葬礼结束后,李国庆独自一人回到家。

房子里安静得可怕。

他坐在沙发上,拿出警官给他的那封遗书。

信封上写着:“给父亲”。

李国庆深吸一口气,拆开信封。

“爸,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不在了。请原谅我的懦弱,我实在找不到继续生活的勇气。

这十二年来,我一直是个令你失望的儿子。我知道你对我期望很高,而我却什么都没有做到。

我不是故意变成这样的。我试过了,真的试过了。但每次想到要面对外面的世界,我就感到无法呼吸的恐惧。

医生说我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是的,我瞒着你去看过医生,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我不想让你担心,所以一直没告诉你。

我知道你赶我出去是为我好,但我真的无法面对这个对我来说如此可怕的世界。

请不要自责。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为我付出太多了。

再见,爸爸。希望你能原谅我。”

信的最后,还有一行小字:

“U盘里有些东西,也许会解释一切。密码是妈妈的生日。”

李国庆放下信,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06

李国庆不知道自己在沙发上坐了多久。

窗外,天已经黑了。他没有开灯,就这样坐在黑暗中,回想着过去的一切。

如果当初他更有耐心一些,如果他不那么强硬地把儿子赶出家门,如果他更早地意识到儿子有心理问题...

所有的“如果”都没有意义了。

他站起身,走向李阳的房间。

房间里还保持着李阳离开时的样子。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不见了,想必是李阳带走了。

李国庆坐在床边,环顾四周。

这个房间里,李阳度过了三十多年的人生,其中十二年几乎足不出户。

墙上贴着几张褪色的海报,书架上摆放着一些书籍,大多是文学作品和一些编程类的书。

李国庆起身,走向书架。他从来没仔细看过儿子读什么书。

《百年孤独》、《红楼梦》、《活着》、《人间失格》...还有一些李国庆叫不上名字的外国小说。

书架的另一侧是一些编程书籍:《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Python编程》、《算法导论》...

李国庆愣住了。

他不知道儿子对计算机这么有兴趣。李阳的大学专业是中文系,毕业后一直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他随手拿起一本《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翻开扉页,发现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

翻到中间,书页间夹着一张纸,上面写满了代码和注释。

李国庆看不懂这些,但他能感觉到,这不是一个对编程一无所知的人能写出来的东西。

他又翻了几本书,都是类似的情况:满是笔记,夹着各种草稿纸。

李国庆开始意识到,也许他对儿子的了解远不如他想象的那样。

他走回客厅,拿出那个U盘。

李国庆的电脑很少用,开机后等了好一会儿才完全启动。

他插入U盘,屏幕上弹出一个密码输入框。

“妈妈的生日...”李国庆自言自语。

他输入了“19620415”,按下回车键。

U盘解锁了,里面有几个文件夹:

“小说”、“账目”、“日记”、“照片”。

李国庆犹豫了一下,点开了“日记”文件夹。

里面是按年份整理的文件,从十二年前一直到上个月。

他点开最早的那个文件,开始阅读:

“今天,我拿到了毕业证书。爸妈很高兴,但我知道他们在期待我快点找到工作。我已经投了二十多份简历,没有一个回应。同学们都有了着落,只有我还在原地徘徊。每次想到要去面试,要在陌生人面前推销自己,我就感到窒息。也许我该去看医生,但我不想让爸妈担心。”

李国庆继续往下读:

“今天是在家的第三个月。爸开始有些不耐烦了。我能理解,换做是谁,看到一个大学毕业的儿子整天窝在家里,都会着急。但他们不明白我内心的恐惧。每次想到要踏出家门,面对那些陌生的环境和人,我就感到恐慌。我尝试过,真的尝试过,但那种感觉太可怕了。”

李国庆的手开始颤抖。这些是李阳从未对他说过的话。

他随机点开几年后的一个日记:

“今天在一个写作网站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叫《迷雾中的旅人》。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写作似乎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在故事里,我可以成为任何人,去任何地方,不必担心社交恐惧症。妈的病越来越严重,医药费越来越多。我必须找到赚钱的方法。”

李国庆的心跳加速了。他不知道儿子还写小说。

他点开“小说”文件夹,里面有数十个文件,每个都是一部完整的小说。有些文件名后面标注着“已发表”,有些标注着“连载中”。

李国庆打开其中一个标注为“已发表”的文件,发现是一部长达五十万字的玄幻小说。文件开头有一个笔记:

“《龙域传说》,连载于'夜阑小说网',累计点击量1200万,订阅用户8万,总收入48万元。”

李国庆瞪大了眼睛。这是真的吗?儿子通过写网络小说赚了这么多钱?

他又点开几个文件,都有类似的笔记,记录着发表平台、阅读数据和收入情况。

最后,他点开了“账目”文件夹。

里面有一个Excel表格,详细记录了十年来的收入和支出。

收入主要来源于网络小说稿费和一些程序设计的兼职工作。支出部分,除了一些基本生活费外,最大的一项是“母亲医药费”,金额高达数十万元。

李国庆感到一阵眩晕。这些年来,他一直以为儿子是个无所事事的啃老族,却不知道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甚至默默承担了母亲大部分的医药费。

他想起那个随身物品中的钥匙,上面刻着“中国银行”的字样。

李国庆收拾了一下,出门去了最近的中国银行。

柜台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是保险箱的钥匙,需要本人或授权人才能开启。

“我儿子...已经去世了。”李国庆艰难地说出这句话,“我是他的父亲,也是唯一的亲人。”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要求李国庆提供相关证明。所幸,李国庆带着儿子的死亡证明和自己的身份证。

经过一番核实后,工作人员带他来到保险箱区域。

“就是这个。”工作人员指着一个中型保险箱说道。

李国庆用钥匙打开了保险箱。

里面有一个文件夹、一个笔记本电脑和一个存折。

李国庆打开存折,看到上面的数字时,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眼前一黑,差点晕倒。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怎么可能...

存折上的余额是:2,736,459.28元。

两百多万元。

李国庆坐在银行的椅子上,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儿子,那个被他认为无所事事的儿子,居然有两百多万存款。

他翻开文件夹,里面是一份房产证。一套位于市中心的小公寓,产权人是李阳。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李国庆抱着这些东西回到家,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与U盘一样,电脑也需要密码。他试着输入妻子的生日,成功进入了系统。

桌面上有一个名为“给父亲”的文件夹。

李国庆点开,里面有一个视频文件和一个Word文档。

07

他先点开了Word文档:

“爸,

如果你看到这个,那么我已经不在人世了。我想你应该很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啃老'的儿子会有这么多钱和一套房产。

事实上,我这些年并非无所事事。我患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这使我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我发现我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连接。我在家里写小说,做一些编程工作,这些都不需要面对面的社交。

开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后来发现我的小说受到了欢迎。我用'夜半无声'这个笔名,在网络上发表了十几部小说,其中有几部成为了畅销书,为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我知道你一直认为我是啃老族,是寄生虫。我本想告诉你真相,但每次看到你失望的眼神,我就失去了勇气。也许我潜意识里害怕你知道我有能力独立生活后,会把我赶出去,让我面对那个对我来说如此可怕的世界。

妈生病后,我偷偷支付了大部分医药费。我知道你总是拒绝我的帮助,所以我选择了匿名方式。医院账户上的那些'匿名捐款',都是我转的。

我买了一套小公寓,本想在准备好后搬出去住。但我始终无法鼓起勇气独自生活。

如今,这一切都归你所有。房产证上的名字我已经改成了你的。银行存折里的钱也是你的。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来弥补这些年给你带来的痛苦和失望。

请原谅我的懦弱。我尝试过克服恐惧,但失败了。我希望你能理解,我不是不想努力,只是我的努力方式与常人不同。

永远爱你的儿子, 李阳”

李国庆放下文档,泪流满面。

他点开视频文件,屏幕上出现了李阳的脸。

“爸,当你看到这个视频时,我已经不在了。”视频中的李阳平静地说道,“我知道你会有很多疑问,希望那封信已经回答了一部分。但我想面对面告诉你一些事。”

李阳在视频中微笑了一下,这是李国庆多年未见的表情。

“首先,谢谢你这么多年的照顾。尽管我们之间有诸多不理解,但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你所做的一切,包括最后把我赶出家门,都是为了我好。”

“其次,关于我的病。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困扰我多年。我尝试过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但效果不明显。每次走出家门,我都会感到极度恐慌。在外人看来,这或许难以理解,但对我来说,这种恐惧如同实质。”

“第三,关于我的工作。我以'夜半无声'为笔名,在网上写小说。这些年来,我创作了十几部作品,累计字数超过一千万。我有自己的读者群,也有不错的收入。我还接一些编程的兼职,虽然不多,但足够养活自己。”

李阳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

“爸,我知道在你眼里,我是个失败者。没有正当职业,没有社交生活,甚至无法独立生活。但我希望你知道,我努力过了,真的努力过了。只是我的路与众不同。”

“最后,关于那些钱和房产。这些都是我通过正当劳动所得。我希望你能接受这些,把它们当作我这些年来欠你的赡养费。我知道这无法弥补我带给你的失望,但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了。”

视频结束前,李阳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

“再见,爸爸。希望在另一个世界,我能成为你期望的那种儿子。”

屏幕变黑了。

李国庆坐在电脑前,泪如雨下。

他想起了过去十二年的点点滴滴:李阳整夜不睡的样子,李阳敲打键盘时专注的神情,李阳每次迅速切换屏幕的动作...

原来,他的儿子一直都在努力生活,只是用着自己的方式。

李国庆打开电脑浏览器,搜索“夜半无声 小说家”。

搜索结果显示,“夜半无声”是一位颇受欢迎的网络小说作家,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故事构思闻名。他的代表作《迷雾中的旅人》《龙域传说》《孤独城堡》等都有很高的点击率和订阅量。

有一则新闻特别引人注目:“知名网络作家'夜半无声'离世,粉丝哀悼”。

李国庆点开新闻,发现已经有无数读者在网上表达对“夜半无声”的怀念和悲痛。

“'夜半无声'的作品陪伴我度过了最黑暗的日子,他笔下的角色让我找到了共鸣。”

“他是我见过的最能描写孤独和挣扎的作家,每一个故事都能触动人心。”

“没想到他真的走了,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不再感到痛苦。”

李国庆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下了眼泪。

他的儿子,那个被他认为是废物的儿子,原来在另一个世界拥有如此多的爱和尊重。

李国庆关掉电脑,走到窗前。外面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洒在湿润的地面上,泛着微微的光。

他突然想起了李阳小时候的样子。那时的李阳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看书或者写作。他从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好动,但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李国庆曾经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他从未想过,也许李阳注定走一条不同的路。

08

第二天,李国庆去了李阳的公寓。

那是一个位于市中心的小两居室,简单但整洁。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书籍,书桌上放着一台台式电脑和一块数位板。

墙上挂着一幅画,是张兰的画像,画工细腻,神态栩栩如生。

李国庆没想到儿子还会画画。

他走到书桌前,发现一个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

“《无声之城》构思大纲。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年轻人,在虚拟世界中建造了一座城市,邀请全世界的孤独者来居住...”

这应该是李阳未完成的新作品。

李国庆坐在书桌前,静静地阅读着儿子的创作笔记。字里行间,他仿佛看到了儿子的灵魂:孤独,敏感,却又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回到家,李国庆再次打开了U盘中的“日记”文件夹,决定从头到尾阅读儿子的内心世界。

日记中,李阳详细记录了他与社交恐惧症的抗争:尝试过的各种治疗方法,短暂的改善和随之而来的挫折,对外界的渴望和恐惧并存的矛盾心理。

还有对父亲的复杂情感:理解父亲的失望,渴望得到认可,又害怕面对期望。

“今天爸又说我是废物。他不知道我昨晚刚完成了一部二十万字的小说,版权费足够支付妈三个月的医药费。我想告诉他,但又害怕他的反应。也许他会更生气:一个能写小说的人,为什么不能正常工作?他永远不会理解我的世界。”

李国庆读到这段话,心如刀绞。

他继续往下读,发现李阳曾多次鼓起勇气想告诉父亲真相,但每次都在最后关头退缩了。

“今天鼓起勇气想和爸谈谈我的工作。但当我看到他疲惫的眼神,听到他抱怨邻居又在议论我们家的'废物儿子'时,我又失去了勇气。也许他永远无法接受一个靠写网络小说为生的儿子。在他的年代,这甚至不算一份'正经工作'。”

李国庆第一次意识到,他和儿子之间的鸿沟,不仅仅是代沟,更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价值观的碰撞。

在他的认知里,一个男人应该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有一个实体的办公室,有同事和上下级关系。而李阳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家工作,可以靠创作内容获得收入。

李国庆从未想过这种可能性。

随着阅读的深入,李国庆发现儿子对生活并非毫无规划。他有自己的工作日程表,有创作计划,有收支预算。他只是选择了一种不为父亲理解的生活方式。

最后几个月的日记,记录了李阳内心的绝望:

“爸说要赶我出去。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我尝试过告诉他真相,但我做不到。也许离开家是好事,我已经34岁了,是时候独立生活了。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外面的世界。”

“我看了那套公寓。很不错,可我不敢搬进去。每次想到要一个人生活,要面对邻居,要处理各种日常事务,我就感到窒息。我真的尝试过了,但我做不到。”

“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我考虑过告诉爸真相,但又怕他会更失望:一个有能力独立生活却因为懦弱而不敢的儿子,也许比一个无能的儿子更让人失望。”

最后一篇日记写于李阳离家的前一天:

“决定了,明天就离开。我已经准备好了所有东西:遗书,视频,各种文件。爸可能永远不会原谅我的选择,但我希望他能理解,我已经尽力了。这不是他的错,也不完全是我的错。只是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残酷。”

“再见了,父亲。希望你能找到平静和幸福。”

李国庆合上电脑,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悲痛。

如果他当初能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理解,或许结局会不一样。如果他能接受儿子的不同,承认他的努力,即使那种努力方式与自己的期望不符...

但世上没有如果。

接下来的日子,李国庆开始阅读儿子的所有作品。

从第一部稚嫩的短篇小说,到后来广受欢迎的长篇巨作,他能清晰地看到儿子作为作家的成长轨迹。

在这些故事中,主角往往是孤独的、与众不同的人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挣扎、成长,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李国庆意识到,这些故事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阳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愿望。

两个月后,李国庆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

发件人是“夜半无声粉丝会”,标题是“关于作家'夜半无声'的纪念活动”。

邮件内容是粉丝们计划举办一场线上纪念活动,希望能邀请李阳的家人参加,分享一些关于作家的生平故事。

李国庆犹豫了很久,最终回复了邮件,同意参加。

活动当天,数千名读者在线参与。当李国庆出现在屏幕上时,聊天框里立刻涌入了无数问候和哀悼信息。

“李叔叔好,感谢您来参加活动。”主持人是一位年轻女孩,“能否请您分享一些关于'夜半无声'的故事?”

李国庆深吸一口气:“首先,谢谢大家对我儿子的喜爱和怀念。说实话,直到他离世后,我才知道他就是'夜半无声'。”

聊天框里一片惊讶的信息。

李国庆继续说道:“我是一个传统的父亲,期望儿子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我从未理解他选择的道路,甚至认为他是个无所事事的啃老族。”

“但现在我明白了,他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生活。他通过文字与世界连接,创造了这么多美丽的故事,触动了这么多人的心灵。”

李国庆的声音哽咽了:“我为自己的无知和固执感到后悔。如果时光能倒流,我希望能对他说一声'我为你骄傲'。”

直播结束后,李国庆收到了无数读者的私信,分享着李阳的作品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如何在黑暗时刻给予他们力量。

李国庆这才真正意识到,他的儿子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文字和精神仍然活在无数人心中。

来源:阿妞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