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三币”到代印10多个国家钞票:中国印钞业的崛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5 20:37 1

摘要:从最初依靠苏联代印人民币的“苏三币”,到如今成为多个国家的钞票供应商,中国印钞业的转型背后,不只是制造能力的提升,更是技术、信誉和产业体系的全面崛起。

阿根廷通胀率突破120%。在急需补充货币供应量的关键时刻,该国选择向中国印钞造币集团下单,紧急印制1万比索纸币。

这批钞票在短时间内完成交付,投入流通,缓解了阿根廷的燃眉之急。

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接到国外的印钞订单。近年来,中国已经为尼泊尔、越南、古巴、老挝、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印制官方货币。

从最初依靠苏联代印人民币的“苏三币”,到如今成为多个国家的钞票供应商,中国印钞业的转型背后,不只是制造能力的提升,更是技术、信誉和产业体系的全面崛起。

不少人对“印钞”这件事的印象还停留在印刷厂印纸的层面,觉得它只是技术含量略高一点的印刷工作。但真相远比表面复杂。

印钞涉及材料、工艺、防伪、物流、安全五大系统工程。以钞票用纸为例,绝非普通纸张,而是用棉浆、麻浆混合制成的特殊纤维纸,具备高强度、耐酸碱、不易破损、不怕水等特性。

中国自主研发的磁性光学变色油墨在人民币的百元面额上就有应用——正面看是金色,侧面看则呈现青绿色,难以复制。

在印制工艺上,中国印钞通常采用胶印、凹印、丝网印刷和凸印等多重复杂制程。每种工艺都需要高精度设备和成熟的操作人员,比如用于盲人识别的凸点印刷,就需要数十次工艺试验才能达标。

这些技术细节,决定了印钞远非简单印刷,也解释了为何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真正具备自主印钞能力的,不超过50个。

2012年,尼泊尔政府在国内印制1000卢比面额钞票,每张成本高达2.69卢比。这一年,他们改由中国南昌印钞有限公司代印,单张成本降至2.15卢比,单笔订单节省成本近300万美元。

尼泊尔央行不仅看重中国的报价,更在意交付能力和技术保障。

在2016年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成功中标尼泊尔订单时,竞争对手包括英国德拉鲁公司和法国欧贝特公司,这些公司在全球印钞领域有百年经验。

最终,中国不仅中标,还在短短5个月内完成2亿张钞票的生产和运输。更重要的是,中国团队根据尼泊尔需求,在钞票上增加了盲人识别点,优化防伪图案,连央行行长的签名都使用了高精度凸印技术。

回到历史。1955年,中国印制第二套人民币时,因缺乏高面额纸币制造能力,不得不委托苏联印制了3元、5元和10元面额的人民币。

那时,中国在纸张制造、油墨配比、防伪设计等方面都依赖外援。而今天,中国已经实现从印钞纸、变色油墨到高防伪设计的全面国产化。

人民币中的红绿双色安全线、水印、光变图案等设计,均为自主研发。

从“请人帮忙印”到“帮别国印”,中国用了几十年时间完成了这场跨越。在技术标准上,中国印钞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交付能力上,能够实现大批量快速交付;在信誉层面,持续的稳定合作让多个国家央行选择与中国长期合作。

2022年万圣节期间,一位华人女孩在美国摆摊销售冥币和纸扎品,短时间内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这些原本用于祭祀的冥币,在亚马逊等平台售价高达7-20美元一沓,远超国内几元钱的价格。

这股“冥币热”看似离正经印钞业有些远,但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在纸制品加工、印刷工艺、文化创意融合上的高度成熟

有海外用户将这些冥币称为“Ancestor Money”,并在网络上分享“烧完冥币好运连连”的体验。

钞票不只是货币,更是国家信用、安全技术和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一个国家要将印钞权交给另一个国家,背后是对其技术、信誉和保密机制的高度信任。

今天,中国印钞造币集团不仅能满足14亿人口的货币需求,还能稳定服务10多个国家的央行业务。这不是简单的“印钱”,而是一种掌握高度工艺与系统能力的体现。

每一张钞票的背后,都是国家制造力的试金石。中国印钞业之所以能赢得国际信任,靠的不是低价,而是“印得出、印得快、印得稳”。这就是中国制造在货币体系中的真实存在感。

来源:男科医生磊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