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央视出尽“洋相”,却一点也不丢人

360影视 2024-12-22 09:41 4

摘要:2023年,在《开讲啦》节目现场,一个意外的鞋跟,引发了全网的热议,鞋跟的主人是8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

转自:正和岛

作 者:一厘米、蒋妍(实习生)

感动全网的出“洋相”

泪目了!82岁女院士,在央视录制节目现场公然出“洋相”。

2023年,在《开讲啦》节目现场,一个意外的鞋跟,引发了全网的热议,鞋跟的主人是82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

节目现场,主持人踩到一个东西,一看是王志珍的鞋跟,周围还有不少黑色的碎屑,一时间,尴尬的气氛弥漫开来。

在央视节目现场,王志珍(右)的鞋子掉落一地黑渣

王志珍调侃自己出了“洋相”,“这种洋相也不是第一次出,有一次早上起来穿上袜子就奔实验室,结果别人发现两只袜子不一样”。

但从她擦得锃亮的鞋子可以看出,她很重视这个节目,这双鞋她平时舍不得穿,只有重要的场合才会穿,所以鞋子放太久慢慢老化,走着走着就碎了。

一旁的撒贝宁说到,“您这不是出洋相,以前听说一个科学家准备了7套一样的衣服,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挑衣服上,以前还以为是传说,现在看来全是真的。”

节目播出后,这个小插曲在网上掀起了一波热议,网友踊跃留言:“王院士那句‘出了洋相’,让我泪目了。您没有出洋相,中国正是因为有您这样的人,才能强大起来。”“没有一个人会笑话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唯有愈发地敬佩。”

“正是这些任劳任怨、艰苦朴素的科学家,推动着我们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进步。”……

“平时我确实不太注意这些小事,但这真的没什么特别的。”王志珍说,“就像经常有人问我:你遇到科研上的困难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其实那就是我的日常工作,搞科研本来就是挑战未知领域,寻找前人不知道的东西,失败多,成功少。我没想过怎么坚持,就是继续研究,直到突破,这个过程本身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

在节目现场,王志珍向观众展示了一份珍贵的“手绘画”——那是“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先生当年亲自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

钱老在计划中描绘了一种“旗杆式”人才培养理念,即培养兼具深厚中文功底和流利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王志珍正是“旗杆式”人才的杰出代表。她亲历了中国科研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并在蛋白质和胰岛素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1年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有研究可做的日子是幸福的”

1942年,王志珍出生在江苏吴县,从小学到初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列,升高中时每个班有两个保送名额,她是其中之一。

整个青少年时代,她在农村参加过很多活动。

“比如灭钉螺,我们铲下藏有钉螺的河床泥土,把它们深埋。到了冬天,结了冰的河泥格外沉重,铲泥、运输、挖深坑、填埋……我们干的是很重的体力活。

刚收的新稻做成的米饭有一层米油,就着甜面酱吃,比什么大餐都香,我在城市里从来没吃过。这些锻炼让我接受了更加全面的教育,更好地去认识社会。”

她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当时,她姐姐考入北大生物系,是新中国第一批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她还是这批访问学者的副团长。

受姐姐的影响,王志珍一心报考北大。

她的哥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工作,1958年,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科学院举全院之力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亲自担当“设计师”和“园丁”:钱学森、郭永怀、华罗庚、贝时璋等不仅担任各系的主任,还亲自为学生授课,为新中国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

她的哥哥希望王志珍未来能从事科研工作,建议她报考中科大,最后高考时王志珍把第一志愿改为中科大生物物理系。

其实王志珍小的时候就练习体操,当时已经通过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考试,差点去了体育学院,但她一心想报考著名大学的理科专业,最终在1959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

在中科大校园的5年时光里,她得到多位名师的言传身教,对后来的科研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

“贝时璋先生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因为带有浓重的宁波口音,他给我们上课,很多同学听不懂,我就给大家做翻译。

童第周先生的夫人叶毓芬教授也是宁波人,她给我们讲授胚胎学。叶老师上课时的气度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她穿着浆洗过的雪白笔挺的实验服,胸前别着一枚漂亮的胸针。叶老师也说一口宁波话,许多同学听不明白,我却很享受……”

1964年大学毕业后,王志珍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尽管那时的科研环境举步维艰,王志珍仍迫切地希望能有做科研的机会,天天找所里领导要工作:“我就说我要工作,所里头任何工作,只要别让我坐着没事干,我都可以。”

王志珍的“软磨硬泡”最终打动了领导,让她加入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组从事科研工作。看文献、做实验、和同事讨论、一起写文章,她感慨,“有研究可做的日子是幸福的。”

为实验室申请设备

早年间,王志珍所在的实验室条件极其简陋,甚至可以用“泥巴实验室”来形容,实验设备落后、安全隐患重重。

当时他们用的蛋白质样品基本上是从动物脏器里提取,纯化后用冷冻干燥的方式进行保存。

由于国内实验室没有冷冻干燥仪,团队只能自己动手,用玻璃干燥器接上真空泵做了一个土法冷冻干燥仪,但干燥器的玻璃薄厚不匀,抽真空的时候有潜在爆炸的危险。

那段时间,王志珍每天中午都在实验室做实验,玻璃干燥器离她也就一米远。有一天中午,她去了姐姐家,没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工作。

回来时,她看到在2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到处散落着不同大小和锐度的玻璃碎片——爆炸发生了。王志珍挂在水池边的一件衣服,被磷酸烧得千疮百孔。如果她那天在实验室,后果不堪设想。

1979年2月,刚刚改革开放不久,根据中国与德国洪堡基金会的协议,33位中国学者被选派到联邦德国工作学习,王志珍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学者。

她访学的机构是德国羊毛研究所,研究胰岛素化学,这是当时世界上从事人工合成胰岛素的三个实验室之一。

洪堡基金会有一个规定,每名学者回国时,可以申请一台实验设备,用以支持后续的研究工作。“因为之前的那次爆炸事故,我决定申请一台冷冻干燥仪。”王志珍说。回国后,这台仪器一直作为主打蛋白质研究的生物物理所公用设备使用。

10多年后,由于仪器利用率高,王志珍又从洪堡基金会申请到第二台新型冷冻干燥仪。

1998年,王志珍向德国洪堡基金会申请的第二台冷冻干燥仪

“现在,我们实验室的硬件水平与国外已经没什么差别了,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真是又缺设备又缺人。”王志珍说。

挑战权威,证明自己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一旦出了问题,人的健康也跟着出问题。胰岛素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激素蛋白质,由A、B两条链通过3个二硫键相连而成。

1958年,中国科学家开始探索人工合成胰岛素,要把用化学方法分别合成的两条链正确地连在一起,才能得到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经过艰苦的努力,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王志珍的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是该项目的主要发起者和完成者。改革开放后,他希望继续研究人工合成胰岛素中蕴藏的蛋白质折叠的基础科学问题。

1982年,王志珍从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结束胰岛素的生理性质研究后,加入了邹承鲁的课题组。

当时,邹承鲁等科学家虽然完成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惊世创举,却不清楚胰岛素的这两条肽链是如何折叠成正确的蛋白质结构。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1983年,在邹承鲁的带领下,王志珍所在的团队开始了“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研究”,这个被称为“老题新做”的基础研究,整整持续了十年。王志珍和同事做了数不清的实验,最终从多个层面阐明了A、B链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

上世纪90年代初,王志珍从胰岛素合成中的蛋白质折叠问题继续深入,拓展到分子伴侣研究。这是一类协助细胞内其他蛋白质和核酸分子折叠和组装的蛋白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就是与某些特定蛋白质折叠发生错误有关。

1993年,王志珍提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与当时国际权威科学家的观点相悖。“提出分子伴侣概念的科学家就说了,你这个酶不是我的分子伴侣。”

挑战国际权威需要勇气,更需要证明。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王志珍开始了实验论证。邹承鲁对科学研究极其严苛,他要求团队做实验的酶制剂都要自己制备。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在牛肝里含量最丰富,因此他们决定从牛肝里提取它。

“那段时间,我们的学生需要一大早去北京大红门屠宰场购买新鲜牛肝,装在冰桶里带回来。当时的交通条件较差,上午10点钟,牛肝才到实验室,团队全体成员立马动手提取才能保证酶的活性。”王志珍说。

通过实验,团队先后发表了10多篇研究论文,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设提供了翔实的实验支持。

“打个比方的话,就像人们看到某个人干活只用右手,于是就认为他只有右手,但我们的研究表明,他还有一只左手,而且干活时必须两只手协同工作,只靠一只手是不行的。”王志珍说,“对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来说,就是右手干酶的活,左手干分子伴侣的活, 而在执行帮助蛋白质折叠的功能时,必须两只手都干活,而且还要相互协作才干得好。”

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据,王志珍和同事们让国际公认了这一假说,也突破了国际科学权威对于蛋白质折叠规律的认识。

20世纪九十年代后,王志珍继续对这种酶深入研究,持续至今已超过30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王志珍和同事们发现了二硫键异构酶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

“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等,这些不同的生命活动中,都能看到这个酶在发挥作用。如果把它抑制了,可能肿瘤就不发生了,或者就能延缓衰老了。”王志珍说。

基础研究的突破创新,比大多数人想象中更加艰难。这些造福人类、听起来足以让人心潮澎湃的可能性,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或许遥遥无期,这就是基础研究的魅力。

结语:科学精神是对

生活和生命本身的热爱

在接受采访时,王志珍说,她是时代的幸运儿,但她始终怀揣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机会到来的时候,仿佛最后一班火车在她面前呼啸而过,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赶紧向它奔去,用力向上攀爬,最后总算爬上了火车。

这些火车不会停留在站台静静等她,而她的贵人,为她赢得了一次次机遇。

她的贵人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是从小到大的求学经历,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好的研究环境,还有许多帮助过她的领导和同事以及和她一起工作过的学生们。

回顾王志珍的科研事业,是对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

所谓的科学精神,不仅体现在伟大的成就中,也体现在平凡生活的点滴细节里。

它是一种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更是一种对生活和生命本身的热爱。

如今,82岁的她依然坚持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我就是喜欢待在实验室里,一进实验室就觉得踏实了。” 王志珍用这句最朴素的话,讲述着她奋斗一生的科研事业。

她坦言,科研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

这种纯粹的快乐,或许只有真正热爱科学、心无旁骛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参考文献:

[1].《她自嘲“出了洋相”,却迎来了阵阵掌声……》,央视新闻

[2].《王志珍院士访谈录(上):不忘初心,我的求学时代 | 科学春秋》,知识分子

[3].《“鞋底掉渣”院士:60年从未停下脚步》,《环球人物》杂志

来源:新浪财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