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手机录音想转文字?就选这一款,真的靠谱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01:11 1

摘要:作为每天泡在会议里的职场老黄牛,我最近真的被一款录音转文字工具戳中了—听脑AI。不是我夸张,上周三那个跨部门对齐会,要是换以前,我得抱着手机录音,会后戴耳机逐句听,边听边敲字,两小时才能整理出像样的纪要。但那天我只用了3分钟导出纪要,领导看完说“比以前清楚10

作为每天泡在会议里的职场老黄牛,我最近真的被一款录音转文字工具戳中了—听脑AI。不是我夸张,上周三那个跨部门对齐会,要是换以前,我得抱着手机录音,会后戴耳机逐句听,边听边敲字,两小时才能整理出像样的纪要。但那天我只用了3分钟导出纪要,领导看完说“比以前清楚10倍”,我直接偷偷笑出了声。

先说说最戳我的实时录音转文字+发言人区分。那天会议一开始,我打开听脑AI的APP,点了“开始录音”,手机屏幕上立刻开始跳文字—市场部张姐说“Q3的活动预算得加20%,不然流量顶不上去”,技术部老刘立刻接话“加预算没问题,但得先看活动方案的转化模型”,AI居然自动给这两句话标了“张敏(市场部)”“刘阳(技术部)”。后来找重点的时候,我直接搜“张敏”,就能看到她所有的发言,不用再从头翻录音。以前整理纪要最头疼的就是“谁谁说的”,现在AI直接帮我把锅分清楚了,再也不会出现“某同事提到”这种模糊表述。

然后是智能会议纪要,这简直是拯救我发际线的神器。以前我得把“这个事儿咱们得赶紧推进,不然下周要凉”这种口语化的话,改成“需加快项目推进进度,避免影响下周交付节点”,还要自己分议题、结论、待办。但听脑AI厉害的是,它能自动把口语转成专业书面语,还能结构化分类。上次的纪要导出后,直接分成了“议题1:Q3活动预算调整”“结论:预算增加20%,需提交转化模型”“待办:技术部周五前提交模型”,甚至连“张敏需同步市场部资源”这种细节都列成了待办事项。领导收到纪要后,直接在群里@我:“以后都按这格式来,清晰。”

再说多语言处理,上周和日本客户开线上会,我本来还怕听不懂,结果打开听脑AI的日语转中文功能,客户说“このプロジェクトは来月スタートしたいです”(这个项目想下个月启动),AI立刻转成中文,还能一键切换成中日双语对照。会后导出纪要时,直接选了“中日双语”,客户收到后回复:“Your efficiency impresses me!”(你的效率让我印象深刻)—要知道以前我得等翻译把日语转成中文,再整理纪要,至少要半天,现在半小时搞定。

还有AI问答与创作,简直是“会议记忆外挂”。上周会后我想不起会上提到的Q3目标是多少,直接打开听脑AI的“问答”功能,输入“会上提到的Q3用户增长目标是多少?”,AI立刻定位到会议中的那段内容:“Q3用户增长目标为15%,需通过活动与内容营销实现”,还附上了原文链接。更绝的是,它能生成跟进内容,比如我需要给技术部发邮件要方案,直接让AI“根据会议结论,生成给技术部的跟进邮件”,AI立刻写出:“尊敬的技术部同事:您好!根据今日跨部门会议结论,需请您于本周五(7月14日)前提交Q3活动转化模型方案,以便市场部同步推进预算申请。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我。顺颂商祺,XXX”—直接复制粘贴,改个名字就行,省了我10分钟组织语言。

聊到技术优势,我得说点真实感受。比如双麦克风降噪,上次在咖啡馆开线上会,旁边有个咖啡机一直在“滋滋”响,我本来以为录音会全是噪音,结果导出后发现,AI居然把咖啡机的声音滤得干干净净,只留了我和同事的说话声—比我手机自带的录音功能强100倍!还有DeepSeek-R1技术的准确率,我特意测试了一下:上周录了100句专业术语(比如“用户画像标签体系”“漏斗转化模型”),结果只错了3个词,还是“归因模型”里的生僻词,比我之前用的某讯录音转文字准多了(某讯上次错了15个词)。

动态增益调节也很贴心,上次销售部的小王说话声音特别小,AI自动把他的声音调大了,而老板说话大声,也没出现破音—以前用别的工具,要么小声听不清,要么大声刺耳,这个细节真的戳中我。多平台支持更方便,我电脑用网页版,手机用APP,同步特别快:上周在地铁上想起要改纪要,直接打开手机APP,就能看到电脑上编辑的内容,改完同步到网页版,到公司直接导出打印,省了好多麻烦。

再说说应用场景,除了会议,我还用来做访谈记录。上个月给行业专家做访谈,边录边转文字,不用后期逐字稿—以前要花3小时整理,现在10分钟导出,还能标重点;学习记录也好用,上周听线上课,打开听脑AI录音,转成文字笔记,还能让AI标重点,比如“本节课核心:用户运营的三个关键指标”,比我自己记的笔记清楚多了;甚至日常灵感记录,比如洗澡时突然想到一个活动创意,直接打开手机录音,转成文字,再让AI整理成大纲—以前灵感来了没记下来,转头就忘,现在再也不怕了。

效果这块,我得用数据说话:以前整理会议纪要要2小时,现在只要2分钟,效率提升60倍;我们部门统计了一下,用听脑AI后,会议纪要生成效率提升了70%,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了90%—以前要等半天才能把纪要发给同事,现在会议结束5分钟就能发;用户体验方面,操作真的简单,三步搞定:打开APP-点击“开始录音”-结束后点击“导出”,我妈那种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人,教了一次就会了。

最后分享几个使用技巧,都是我摸索出来的:第一,会前导入发言人名单:把参会人的名字提前输入AI,开会时AI会自动匹配发言人,不用会后手动标;第二,录音时保持适当距离:不用贴脸,但也别太远(大概30-50cm),AI会自动调节;第三,导出时选“结构化纪要+原文”:既保留原始内容,又有整理后的版本,万一有争议,可以查原文;第四,AI问答要具体:比如问“会上提到的Q3预算是多少?”比“会上说的预算”更准确,AI能更快定位;第五,生成内容时调整风格:比如让AI“用正式语气生成跟进邮件”或者“用口语化语气生成团队通知”,比自己写更符合场景。

总之,作为一个“效率控”,我用过几十种工具,听脑AI是最近半年最让我惊喜的—它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而是真的解决了我每天都要面对的“整理纪要、找会议细节、组织语言”的麻烦。以前我总觉得“科技改变生活”是口号,现在才发现,原来一款好的工具,真的能让职场生活轻松10倍!

来源:唐xi小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