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暑期科普行:深入援疆一线,传递科技之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08:18 1

摘要:8月26日至9月7日,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人力资源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互联网科普教育基地团队及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绿电・育新禾” 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走进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喀什第六中学、泽普县

8月26日至9月7日,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协会、人力资源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互联网科普教育基地团队及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绿电・育新禾” 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走进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喀什第六中学、泽普县初中教育集团、叶城八一红军中学、莎车县第六中学、第十中学、喀什市科技馆,深入上海援疆工作一线,开展科普系列活动,将科学知识作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纽带与新桥梁。

26日,团队首先前往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前指”),与相关部门领导和教师代表进行交流座谈。喀什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利强,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庚坡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上海交大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张洋介绍了 “思源绿电・育新禾” 科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闵行区科协科普部部长刘慷慨详细介绍了闵行区的科普工作经验。前指领导介绍了上海教育援疆的工作成效,双方围绕科普教育援疆的规划与实施展开了深入探讨。来自喀什六中、莎车县第十中学、泽普一中、泽普五中、叶城八一红军中学的教师代表也参加了此次座谈。

“绿电实验室” 揭牌仪式在交流会上举行。上海交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成果奖励办公室主任王淑琴,能源互联网科普教育基地主任许少伦、常务副主任梁克靖等代表学校,为当地5所中学授牌,并向相关教师代表颁发第一期 “绿电实验室” 科技创新班荣誉证书。

在交流环节,针对上海交大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前指方面介绍了上海在推动科普资源向喀什倾斜的多项专项政策。包括设立绿电科普品牌项目、构建课程体系和实验资源库等。在沟通机制上,两地通过定期联席会议、项目共商共建、资源协同调配等方式,确保科普项目从策划、执行到评估的高效联动。在科普资源本土化方面,上海注重将科技内容与喀什本土文化背景相结合,开发教学材料,并不断调整课程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实用性。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采取 “请进来”与“走出去” 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喀什教师赴沪培训,派遣专家团队赴疆开展 “传帮带”,助力本地科普骨干队伍建设。

8月27日-9月7日,团队与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联合在喀什第六中学、泽普县初中教育集团、叶城八一红军中学、莎车县第六中学、第十中学、喀什科技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原创科学家故事舞台剧《神秘的爸爸——全国科学实验展演大赛特等奖作品》生动呈现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引发学生强烈共鸣;“航空电气化科技巡回营”通过科技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拓宽学生视野;“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则走进课堂,开展前沿科技讲座和科学实验教学,致力于让每一次科学实验的操作、每一场科普故事的讲述,都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生动课堂,使青少年在探索科学奥秘、表达科学发现的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和运用普通话。通过这种方式,科学素养的提升与语言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深度融合。

此次科普活动线下覆盖师生代表7000余名,同时在泽普县开启同步直播活动,线上覆盖到当地每一位初中生,服务超1万人次。另捐赠实验电源、航空模型等科学教具500套,助力提升本地科普教育水平。

喀什第六中学

泽普县初中教育集团(第五中学主会场)

叶城八一红军中学

莎车县第六中学、第十中学

喀什市科技馆

为更全面了解当地教育发展情况,上海交大学生团队在开展科普活动的同时前往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泽普分指挥部、叶城分指挥部与浦莎书院开展调研。团队与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深入交流,重点探讨边疆地区科学教育的现状、实际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帮扶活动收集一手资料、积累宝贵经验。

此次活动是上海交通大学持续深化科普援疆工作的具体体现。作为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项目之一,实践团队不仅为喀什青少年带来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也进一步促进沪喀两地在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的活力。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深入对口帮扶地区基础教育一线开展科普教育,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担当与情怀。上海交通大学将进一步发挥高校教育、科技和人才优势,依托能源互联网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以更加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