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这场马拉松,在2024深秋,成为南京最艳丽的一抹亮色。我没跑过之前的南京马,但也知道发生过不少事,赛事似乎难以匹配六朝古都的底蕴。今年,一切都变了。
二十年后,因为南京马拉松,我终于回到南京。
我都感觉像一场跨越时空的回归。这二十年,正是国家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很多地方已经变得不敢认了,南京早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城市。
而这场马拉松,在2024深秋,成为南京最艳丽的一抹亮色。我没跑过之前的南京马,但也知道发生过不少事,赛事似乎难以匹配六朝古都的底蕴。今年,一切都变了。
南京马是我今年跑的第十场马,完全可以说是最出彩的一场。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缺,赛事从各个层面,成绩、形象,都上演了一次逆袭。凭借今年的优异表现,南京马可以在国内优质赛事中占据一席。
我还没跑完,赛事的新闻稿就出来了。男子马拉松赛会纪录,国内男子、女子最佳成绩,破三人数达到2208位。此前,南京马的破三还没破过千呢,这提升幅度,还有谁?
我从各种迹象中,能看到南京对马拉松的热情。而南京马与汇跑赛事的携手,瞬间将这种热情演绎为一股热浪。
比赛日,甚至包括赛前几日,南京是属于马拉松,属于紫金色的。尤其是跑过新街口时,头顶高楼上三幅巨大的电子广告牌上,全是南京马的形象展示,更不用说身旁满眼皆是一片紫金。
南京给马拉松提供了最大的诚意和爱,汇跑用最专业的姿态,将选手所有的期待,融合为一场攀升到新高度的南京马。我一度在想,今年,不会就是南京马的巅峰吧?
南京诚意
像南京这样的旅游城市办马拉松,有着天然优势。
一条马拉松赛道,可以将精华景点一网打尽,成为赛道上的一颗颗明珠。跑过中华门、太平门、玄武门,经过总统府、夫子庙,遍览新街口、火车站、长江大桥……在玄武湖公园的几公里,就像踩在南京的心脏上,左手边是湖,右手边是城墙,一幅流动的紫金色国画穿梭而过。
南京马这条赛道,将太多的要素融合进来。有太多的地方,都能拍出美轮美奂的影像来。赛道,就是城市给马拉松最大的诚意。
一场政府重视的马拉松,是成功的重要因素。赛前几天,我也各处走了走,南京马的展示,真可谓无处不在。这样的力度,让人叹服。
起跑时,我看气温是12°C,跑完依旧12°C,这是一个非常适宜跑马的温度,却不是一个对赛道两旁观众、市民友好的气温。南京马也才几年,我发现南京人的热情就像是寒风中的一份温馨。他们很少有组织的,坚持在一旁声嘶力竭地为你打气、助威。
我们跑起来,身体是热的,当我与一些小朋友击掌时,他们的小手冰凉冰凉的,相信跑步、马拉松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一颗运动的种子。
赛后离场时,出口竟然出现堵塞,有太多的市民在围观。坐在地铁一号线上,每到一站的广播,都有“南京马拉松感谢您”,事实上应该是我们感谢南京马拉松吧。
赛前博览会,我的第一感觉是气派,场地好是主要原因之一,展厅内,没有一根柱子,任由发挥。硬件和软件兼具,南京将自己最好的都给了马拉松,终于收获到了自己想要的。
汇跑匠心
现今国内一场马拉松的水准如何,是由运营商主导的。真正优质的运营商就那几家,你能找到,赛事品质才有保障。
今年从南京马招标起,我就认为汇跑是最合适的。
汇跑的无锡马这两年已实现质变,成为国内顶流。汇跑在下半年也没有一场大型马拉松赛事,档期上有优势,而且都在江苏省内,有些方面是相通的。
南京马对汇跑也算得上一次考验,在锡马之外,能否再运营出一场顶级赛事。起码从今年的现实看,南京马在多个方面,都实现了突破。很多方面,我都觉得触及了天花板。
有些事,只能是汇跑做得出来。那个小鸭子的赛前宣传,现在我都可以下结论,绝对是2024年国内马拉松界最成功的一个赛事形象展示案例。用最小的成本,最丰富的内涵,借各方的势,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赛后的完赛物资发放,竟然还有个二次发放,这算不算开行业先河?领完第一次,我觉得也不少了,我还在纳闷呢,另一只手套呢,马上看到前面的指引,还有二次发放,我想不就一个手套嘛,汇跑就喜欢搞这种小把戏。
二次发放装满了完赛包,我才意识到,自己肤浅了。实在是完赛物资太多了,两次发放之间的缓冲,以及拉伸、泡脚等赛后服务,让大家有更饱满的精神,背着沉重的完赛物资离开。
赛前三天,总能在一个场合跟汇跑老总李长征偶遇。我喜欢听他碎碎念,有赛前的亢奋,有具体的担忧,周六下午的一个座谈会上,他在我身旁,悄声道:半夜两点,我还得去巡查赛道。没有天下掉下来的好比赛,有的是很多人不辞辛劳,不计付出,才有我们享受到的一场完美南京马。
记忆碎片
这些年开始跑马后,一度有将自己过去工作、生活的城市马拉松都跑一次的念头,不过各种因由,一直未能落实。今年,终于从南京开始了。
2001年中,我从北京的一家网站来到南京《体育时报》,干了不长时间,跟领导闹翻了,一气之下就走人。介绍我来、也在报社的哥们,事实上早有“另立山头”的准备,只是我的意外举动,加速了他的进程。
于是他转身成立了一家叫天擎体育的公司,背后老板是前足协秘书长刘奕。
在南京将近两年的生活,算得上我工作生涯中最低谷的一个阶段,先是在湖南路与中央路交口的凤凰大厦,后来则是评事街一个小区的民房,留下了很多的彷徨和踟躇。
期间,我唯一做的有价值的事,是编了三年的《中国足球联赛年鉴》(在南京是前两本),刘奕从足协拿到授权后,自费做这个项目,我是具体干活的。
离开南京后,记得2004年还过来见过一次朋友,一晃二十年了。忙于工作、生活,更准确地说,是缺少一个由头,再来南京。
是南京马拉松,让我有了这个机会。是跑马,更是在追寻年少时的点点滴滴。很多的失败、不快,早已被时光撕碎,留在记忆深处的,是对那一段时日的怀念。因为,过去的,不会再来。
感恩南京,感谢南京马,我也为自己自豪,能在二十年后,以这种方式,更深入、透彻地了解南京。下一次,相信不会是二十年后了!
来源:大豆体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