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西贝餐饮与罗永浩就预制菜争议不断,引爆网络。9月13日,罗永浩曾表示“停战”,并说自己要去忙正事了。9月14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道歉截图流出,除了宣称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向胖东来学习外,还把罗永浩称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此行为导致罗永浩在直播中直接
近日,西贝餐饮与罗永浩就预制菜争议不断,引爆网络。9月13日,罗永浩曾表示“停战”,并说自己要去忙正事了。9月14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道歉截图流出,除了宣称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向胖东来学习外,还把罗永浩称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此行为导致罗永浩在直播中直接斥责贾国龙,并发文称“那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9月15日上观新闻)
罗永浩作为公众人物,对西贝菜品作出“几乎全都是预制菜”的判断;西贝认为其言行缺乏基本事实依据,对西贝品牌声誉造成了损害。纯粹从法律视角观察,这是一个商誉权纠纷。这两天,海底捞“一泡尿,被判赔偿220万”的新闻正热,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品牌形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如果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当然有权依法正当维权。
反过来,贾国龙给罗永浩戴上“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的大帽子,同样涉嫌侵犯个人名誉权。“网络黑嘴”见于中央网信办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专项行动文件,编造涉企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攻击企业,借此谋取非法利益,是认定“网络黑嘴”的几条重要标准。将罗永浩定义为“网络黑嘴”,是很严重的指控。
双方的名誉权纠纷,不妨交给法律去评判。但预制菜争议本身,关涉公共利益,很有关注的必要。双方争议的焦点,表面看是预制菜的标准问题,因为预制菜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出台,西贝拿着六部委2024年联合发布的《通知》,认为自己没有一道预制菜;而罗永浩则在直播中晒出西贝使用的黄花鱼柳、牛肉包、羊排等食材包装图片,保质期长达18个月至2年,质问“这不算预制菜算什么”。
“什么是预制菜”的确需要被权威定义,卫健委牵头的预制菜国家标准即将公开征求意见,这是一件好事。我们期待的是,预制菜的定义要符合公众对于预制菜的一般认知。在消费者认知中,那些经过提前加工、长时间储存,只需简单加热或稍加处理就能上桌的菜品,似乎都可被视为预制菜。是否属于预制菜,应该只跟工业化预加工的方式和深度有关,而与制作主体或制作地点无关。
应该强调,预制菜本身并无原罪。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预制菜能够提高出餐效率、稳定菜品质量,还能节省企业成本。这场预制菜争议中,之所以更多人愿意站在罗永浩一边,也许并不是认为预制菜一定不好,而是认为商家不应该在被质疑之后,反过来“教育”消费者什么是预制菜,而是应该向外界告知企业自身的预制菜标准,并给予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就像罗永浩在直播中公开表扬的老乡鸡那样,每道菜都清楚标注是现做还是预制。
当预制菜使用已成行业公开秘密,遮遮掩掩反而容易加剧信任危机。西贝风波中,消费者愤怒的并非预制菜本身,而是其不承认是预制菜的不透明态度,以及相对较高的价格,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预制菜标准问题的背后,实则是餐饮行业长期存在的透明性缺失与消费者知情权被漠视。透明化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建立信任的基石。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所吃的菜品是如何制作的、是否属于预制菜,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主选择。
消费者只有吃得明白,才能吃得放心;同样,企业也只有诚实经营,才能赢得长远。西贝风波,是一次行业警醒。西贝真正面对的不是罗永浩,而是千万个消费者;企业出问题后,教育消费者,也许是最差劲的公关。消费者不需要被教育,而是要被尊重。希望更多企业能主动公开预制菜信息,接受公众监督,让这场“大战”成为推动餐饮业透明化、标准化、健康化的契机。(舒圣祥)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