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期5天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日前落下帷幕。在闭幕式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二级巡视员朱光耀介绍,本届服贸会共有6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集中展示了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最新成果190余项,整体呈现出更开放、更专业、更权
为期5天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日前落下帷幕。在闭幕式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二级巡视员朱光耀介绍,本届服贸会共有6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集中展示了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最新成果190余项,整体呈现出更开放、更专业、更权威、更务实、更鲜活、更出彩的特点,展会专业化、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开放共享 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本届服贸会“朋友圈”较往年进一步扩大。据介绍,本届服贸会吸引了260余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世界500强高管、中外院士等重要嘉宾出席,围绕数智时代电商发展、服务贸易新趋势、数字贸易创新能力提升等热点话题深入交流,探索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华雨介绍,本届服贸会首次在首钢园区“一址举办”,继续秉持“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理念,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聚焦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热点趋势,成功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精心打造主题展和9个专题展,举办了13场主题论坛、81场专题论坛、75场洽谈推介,吸引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近5600家企业线上参展。
爱尔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澳大利亚组织服贸会最大规模主宾国展团,联动墨尔本分会场,推介教育、旅游、绿色经济等特色服务。线下参展企业整体国际化率超20%,覆盖26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截至9月14日下午5点,本届服贸会累计入场超28万人次。
据悉,本届服贸会共有3200余位记者注册参会,会期境内报道30.9万条,境外报道8000余条,均创历届新高,报道总数增长超过40%,全网阅读量2746.94万次、互动2752.36万次。
科技领航 198项创新成果发布
本届服贸会集结了各行业“顶流”。据介绍,48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占参展商比例超1/4,头部企业数量和占比均超上届。各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优势服贸企业组团参展,其中,主宾省安徽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军企业集体亮相,北京遴选近140项“北京服务”带标展出,共同展现了多元化、高质量的“中国服务”。
在数智服务方面,全球首款光子计数CT、具身智能清洁产品等新成果,5G规模化应用全链条场景、智能手术室等新场景,数字供应链创新方案、燃气泄漏检测方案等新案例一一亮相,充分展示了科技服务赋能发展的蓬勃生机。
本届服贸会借助高科技的展呈方式让服务可观、可展、可谈。围绕服务“无形化、抽象化”特点,借助数字人、VR模拟设备等载体,本届服贸会更好地展示了新技术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和产品背后的附加服务;突出“小镇式会展”特色,增加展区洽谈空间,为线上约见设置专属洽谈区。
张华雨介绍,在首发创新成果方面,商务部发布《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推动全球首个多边数字贸易规则在中国加快落地。北京正式发布首批通过北京真实场景检验的“北京方案”,包括1个数智化算力底座、1个北京市政务云、N个应用方案。世界500强、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首台(套)企业、行业协会等113家企业机构,发布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健康、绿色低碳等领域198项成果,包括109项精准医疗、超高清视听、光量子计算机、仿生细胞传感器等方面的新品首发。
合作联动 共达成超900项成果
“本届服贸会展览论坛洽谈联动成果丰硕,交易洽谈氛围浓。”张华雨介绍,2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1个省区市累计举办27场洽谈推介活动,有关商协会和企业举办服贸会海外对接会系列活动等48场行业交流活动。16家中央金融企业、73家中央企业组团参会洽商。约11.6万名专业观众受邀参会,比去年提高12%,营造了高质量洽商环境。
“投资北京会客厅”在本届服贸会上精彩亮相,其重点展示北京在开放、创新、产业、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优势,开展“政府+园区+企业”对话访谈,市区投资促进机构现场与数百家企业洽谈交流。举办首钢园“会展小镇”夜间消费活动,联动“京西有惊喜”“北京仲夏电影嘉年华”主题活动以及重点商圈,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与往年不同,今年服贸会呈现供需匹配效率高的特点。主宾国澳大利亚与省区市、服贸会展商联合会等,开展洽谈交流活动,在金融、教育等领域达成15项合作意向。数字平台供需大厅发布对接项目3000余项,“商务约见”发起邀约近8500人次,高效直联客户。此次会期共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
朱光耀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服务贸易创新提升,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支持服务外包新模式做大做强,制定出台促进服务出口和扩大入境消费的政策措施;深化服务贸易与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打造服务出口新的增长点。
(王佳仪)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