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上午,原本宁静的宁阳县堽城镇赵家堂村忽然热闹起来,来了一批外地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特色作物资源与分子技术创新团队的科研人员一同乘车,来到赵家堂村东边的花生试验田。他们走进田间,有的向慕名而来的企业负责人和种植专业大户科普特色花生知
9月15日上午,原本宁静的宁阳县堽城镇赵家堂村忽然热闹起来,来了一批外地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特色作物资源与分子技术创新团队的科研人员一同乘车,来到赵家堂村东边的花生试验田。他们走进田间,有的向慕名而来的企业负责人和种植专业大户科普特色花生知识,有的忙着科学选点收获花生,进行测产。
当天,该院2025年秋季科技兴农服务月活动暨特色、高油酸花生观摩和测产会在试验田举办。
赵传志研究员展示特色花生新品种。
特色作物资源与分子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赵传志研究员介绍,这片20亩的试验田里,试验种植、展示的花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到市场热捧的高油酸花生,例如济花17、济花8号、桂花红376、济花9号等;另一类是特色花生,济花黑1号、济花黑2号、济花黑3号、济匍花1号、济花红2号、济花红3号等。赵传志弯下腰,从地里拔出一墩墩花生,一边向众人展示,一边讲解高油酸花生与特色花生的品种优势、营养价值以及种植要点。
据了解,特色作物资源与分子技术创新团队深耕花生生物育种十几年,先后育成并登记的高油酸花生、特色花生新品种有近20个。他们还于2022年发起成立了全国彩色花生联合体,2023年4月和今年8月组织召开有关研讨会,开展特色花生育种联合攻关并推动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试验田中的特色花生、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就是该团队以及合作单位广西农科院培育而成的。
特色、高油酸花生测产观摩会现场。
本次活动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秋季科技服务月活动的组成部分。该院成果转化与推广处副处长苑东鹏在现场致辞时表示,开展科技服务月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现场观摩、成果展示、技术培训等形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让农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青枝绿叶的花生试验田另一边,风尘仆仆远道赶来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韩锁义、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高级农艺师钟文、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昆、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杨鑫雷、聊城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李秋芝、广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贺梁琼等专家正在有条不紊地测产:选点、刨秧、摘果、称重以及计算产量。
中午12点30分左右,测产结果出来了——
济花黑2号种植面积为3亩,专家组随机选取了3个测产点,每个点实收0.01亩,各个点鲜果重分别为13.0公斤、13.3公斤、12.2公斤,按照55%的折干率,折合亩产705.8公斤;
济花红3号种植面积为3亩,专家组随机选取了3个测产点,每个点实收0.01亩,各个点鲜果重分别为11.1公斤、11.6公斤、13.3公斤,按照55%的折干率,折合亩产660.0公斤。
专家在介绍特色花生新品种。
来自山东大元公司、山东金胜集团、菏泽城建集团、山东丰彩种业、地泽万物(山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鑫亿品香炒货公司等企业的负责人,和当地种植大户等60余人,一起兴致勃勃聆听了专家讲解,观摩了试验田现场。他们表示,通过现场观摩,了解了高油酸花生和特色花生的营养价值、市场发展前景、栽培技术以及产量、产值,增强了参与发展高油酸花生和特色花生生产和加工产业企业与种植户的信心。
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