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增程技术:450km 纯电 + 无感切换,焦虑终成过去式?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11:44 1

摘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的增程新能源车型在 2025 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核心突破,技术进展更是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深刻影响着市场格局,吸引着性能关注者与车市关注者的目光。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中国的增程新能源车型在 2025 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核心突破,技术进展更是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深刻影响着市场格局,吸引着性能关注者与车市关注者的目光。

续航里程与补能速度一直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痛点,而 2025 年的增程车型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智己 LS6 搭载宁德时代 66kWh 增程专属电池,这一行业最大容量的电池,使其 CLTC 纯电续航飙升至 450 公里,综合续航超 1500 公里。同时,凭借 800V 超快充技术,仅需 15 分钟就能补能 310 公里,极大缓解了用户的里程焦虑。小鹏 X9 同样表现出色,纯电续航 450 公里,综合续航 1600 公里,全域 800V 平台搭配 5C 超充技术,15 分钟可补能 210 公里。即使是别克至境 L7,也拥有 40.2kWh 电池与 302km 纯电续航,综合续航达 1400km,3C 快充在 130kW 功率下,30%-80% 电量补充仅需 18 分钟。如此出色的续航与补能表现,让大电池设计得以满足城市通勤 “一周一充” 的需求(85% 用户周里程<400km),而油箱则作为长途应急保障,真正实现了全场景出行无焦虑。

过去,亏电状态下动力衰减与油电切换时的噪音问题饱受诟病,如今已得到显著改善。别克至境 L7 通过 7.8C 高倍率放电电池,保障了低电量时电机功率持续输出(252kW),实测满电与亏电百公里加速差异≤0.16 秒,终结了 “亏电动力疲软” 的痛点。奇瑞鲲鹏增程凭借 1.5T 专用增程器高达 45.79% 的热效率,以及提升至 24000 转的电机转速与加大的传动比,让高速动力表现不输插混车。在静谧性方面,智己 LS6 利用 AI 算法优化增程器启停时机,配合全链路自研系统,包括专用静音发动机、顶级隔音材料与 ERNC 主动降噪,经央视实测,蒙眼状态下多次切换动力模式无感知。广汽星源增程怠速噪音低至 34dB (A),获得 “静音之星 AAA” 认证,实现了 “无感启停与发电”,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驾乘体验。

电池寿命与安全是消费者极为关注的问题。别克真龙增程搭载的奥特能 2.0 混动专用电池,支持 64 万公里 CLTC 低衰减,超 3700 次充放循环,堪称行业最长寿增程电池,大大降低了用户后期更换电池的成本。智己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电池,实现了 10 万 + 交付零自燃,安全性能卓越。此外,在低温适应性上,智己 LS6 增程版通过钠锂复合电池技术与分区温控方案,将冬季续航衰减控制在 15% 以内,其在北方市场订单占比高达 80%(东北近 100%),充分证明了该技术在高寒地区的可靠性。

从市场反馈来看,增程车型在北方市场备受青睐。深蓝 S07、智己 LS6 等凭借出色的低温稳定性,成为高寒地区用户的首选。然而,对于增程技术路线,业内存在不同观点。支持派认为增程是 “自带充电宝的纯电车”,大电池与快充结合可覆盖 90% 的出行场景,如零跑用户实测能实现一周一充。但质疑派如蔚来则坚持纯电架构(如 ES8)在储物空间、能耗效率上更具优势,增程只是过渡方案;经济日报也指出增程本质上在向纯电靠拢,未来或逐步淡出主流。

总体而言,2025 年中国增程新能源车在技术上取得了全方位的突破,在续航、性能、安全等方面不断优化,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出行选择。虽然面临技术路线的争议,但在当前阶段,增程车凭借其独特优势,仍是多场景出行的有力解决方案,尤其在高寒地区优势明显。随着固态电池技术迭代和超充网络完善,增程车有望朝着 “纯电体验 + 无焦虑补能” 的方向持续进化,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书写新的篇章。

来源:行车视角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