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20年16进大巴山、10入大凉山,《变迁》主题摄影展亮相复旦附中,用镜头讲述奋斗之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6 12:04 1

摘要:9月15日,由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小米集团党委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共同指导,米福星影像专业委员会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徐汇分校联合主办的《变迁》——忘不了的大凉山大巴山主题摄影展在沪开幕。75幅作品尽展山乡巨变,杨凯生用镜头为母校75周年送上了一份充满温度的人文答卷

9月15日,由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小米集团党委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共同指导,米福星影像专业委员会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徐汇分校联合主办的《变迁》——忘不了的大凉山大巴山主题摄影展在沪开幕。75幅作品尽展山乡巨变,杨凯生用镜头为母校75周年送上了一份充满温度的人文答卷。

“我是复旦附中1968届毕业生,近20年来,因为参与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帮扶工作的缘故,先后16次前往四川省大巴山区、10进大凉山区,用镜头记录了大山深处的历史性变化。”从山区孩子第一次走进明亮教室的雀跃,到拍摄泥泞山路变水泥大道时的感慨,再到见证村民靠特色种植实现增收的欣慰,伴随着杨凯生的回忆,一段段真挚而动人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变迁》——忘不了的大凉山大巴山主题摄影展现场。主办方供图

策展人、小米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施艳介绍,此次展览的作品一共75幅,通过陈迹、蝶变、新晖三大主题篇章,以时间为轴的叙事逻辑,展现了大巴山、大凉山人民经过多年接续奋斗,甩掉绝对贫困的帽子,赶上全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的历史性变化。

20年来,杨凯生行走在崎岖山路上,在他的镜头里,“变迁”不仅体现在焕然一新的道路交通、房屋住宅上,更令人触动的是乡亲们精神面貌的深刻改变。这也是此次影展的初心之一,“米福星影像专业委员会一直通过影像文化传播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此次活动也是希望以新经济组织与名校合作的大思政教育新路径,让更多乡村被看见,助力其更好发展。”

杨凯生为参观者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主办方供图

放在校园内展陈,亦有特殊意义。杨凯生将其视为“一位毕业离校已经半个世纪的学生向母校递交的考试答卷”,也是送给年轻学子们的一份礼物。“或许这些作品能成为同学们思政课的参考材料、美育课的延伸内容,期待大家通过纪实影像感悟奋斗之美。”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吴坚也表示,“杨凯生作为艺术家的敏锐与担当,诠释了一名复旦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这不仅是一场摄影展,更是一本关于责任、使命、热爱和奉献的活教材。”展览的75幅照片只是作者上万幅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却是浓郁厚重的。“本次摄影展将是复旦附中7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篇章,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一次心灵与历史的深情回望。”

头图为《变迁》——忘不了的大凉山大巴山主题摄影展在复旦附中徐汇分校开幕。主办方供图

来源:劳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