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肉标签混乱,濒危物种如何流入美国超市,引发餐饮业双重危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6 13:26 1

摘要:美国餐饮业再次引发全球震惊。据2025年9月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超市销售的鲨鱼肉中,接近三分之一竟然来自濒危物种。DNA检测结果引发行业地震,环保组织和消费者健康机构共同拉响警报。这一数字背后,是全球海洋生态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双重隐患。

美国餐饮业再次引发全球震惊。据2025年9月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超市销售的鲨鱼肉中,接近三分之一竟然来自濒危物种。DNA检测结果引发行业地震,环保组织和消费者健康机构共同拉响警报。这一数字背后,是全球海洋生态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双重隐患。

美国食品市场一直以多样化著称,海鲜产品更是琳琅满目。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人均海产品消费量已突破8公斤,鲨鱼肉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但当消费者在超市货架上看到“Shark”或“鲨鱼肉”标签时,他们很难想象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供应链混乱。

2025年9月,一项权威DNA条码检测揭示,30份鲨鱼肉样品中,约9份来自极度濒危的鲨鱼物种。这一发现不仅令消费者震惊,也让监管部门措手不及。标签混乱、品种信息缺失,甚至“鲨鱼肉”仅以泛称出现,都意味着检验和追溯难度极高。福布斯、美国CBS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点名当前鲨鱼肉贸易的“可追溯性危机”。

鲨鱼肉的市场价值巨大。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鲨鱼肉产业规模已达26亿美元,牵涉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美国本土法规早已对二十多种鲨鱼实施捕捞禁令,但在实际贸易流通环节,鲨鱼制品多次跨境转手,源头难以锁定。

鲨鱼肉产品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经常被去除所有可识别特征,变成普通鱼片。等到进入美国超市,卖家和买家都难以分辨出具体品种。非法捕捞和不可持续渔业的鲨鱼鱼肉就这样轻易流入供应链。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25年最新数据,全球约550种鲨鱼中,超一成已列入极危名单。CITES公约也将74种鲨鱼列为受威胁物种,对国际贸易实施严格限制。

全球贸易链的复杂性,加剧了这一问题。美国海关和检验部门即便加大监管力度,也难以完全杜绝非法鲨鱼肉进入市场。产业链的“黑洞”让食品安全和生态风险同步升级。

鲨鱼肉不是普通的海鲜。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通过2025年相关实验室检测发现,多种鲨鱼品种体内重金属含量极高。尤其是扇鳍锤头鲨、大锤头鲨等濒危种群,汞、甲基汞、砷等有害元素超标,远高于FDA建议的安全标准。

这些重金属物质具备高度神经毒性,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伤。孕妇和儿童更是高危人群,专家警告,相关重金属摄入还可能导致胎儿认知发育障碍、死亡风险增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多次发布消费警告,但现实中,信息缺失和标签模糊让消费者难以防范。

鲨鱼肉危机已经引发美国多部门高度关注。2025年9月,美国国会重提加强水产品标签和追溯系统的立法提案,要求所有鲨鱼制品必须清晰标注物种来源、捕捞区域和加工环节。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多家研究机构呼吁,鲨鱼制品应纳入更为严格的生态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同时,环保组织正推动全社会消费观念转变。调查显示,2025年美国有超过60%的消费者表示,不愿购买来路不明的鲨鱼肉制品。生态保护成为舆论焦点。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绿色和平等组织呼吁,公众在选购海产品时要主动查验来源,抵制含糊不清或无认证标识的鲨鱼肉。

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不仅关乎鲨鱼的存续,也关乎全球渔业和人类食品安全的未来。鲨鱼物种锐减70%的警示已经摆在眼前。每一份鲨鱼肉的背后,都是对生态红线的一次考验。美国市场的危机,是全球海洋资源管理的缩影,也是全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来源:钦点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