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是衡量一个单位科研生产力的重要指标。高绩(高等教育数据查询平台)基于数据资源,推出《全国高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分析报告(2025版)》,全面呈现本年度各高校以及学科的立项状况。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名单,超600所高校有项目拟入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人文社科类研究项目,是衡量一个单位科研生产力的重要指标。高绩(高等教育数据查询平台)基于数据资源,推出《全国高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分析报告(2025版)》,全面呈现本年度各高校以及学科的立项状况。
四川大学,连续卫冕
据统计,646所高校有项目入选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单列学科)立项名单。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138所,非“双一流”高校508所。四川大学有69个项目,排在第一名。
三年来,四川大学在(拟)立项总数上领先全国。华东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国前三甲。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拟)立项总数超过150项。重点项目上,中国人民大学数量最多,华东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紧随其后。
人文学科上
四川大学本年度拟立项最多
基于不同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特点,本报告根据《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将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门类学科统计为人文学科,将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门类学科统计为社会科学学科(区域国别学与国际问题研究、统计学项目计入社会科学学科),梳理高校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领域优势。
其中,人文学科上,四川大学本年度拟立项最多,有33个项目。其次是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拟立项26个项目。山东大学和复旦大学各有25个项目拟立项,进入全国五强。非“双一流”高校中,上海师范大学拟立项20项,数量领先。
智能时代,社科研究新浪潮
近年来,人工智能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作为先进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其必然对生产关系造成巨大影响。人工智能驱动赋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关注如何更好利用人工智能造福大众成为当下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数据显示,在2023-2025年(拟)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中,研究主题包含“人工智能”“AI”的项目逐年增加。比例从2023年的2.6%一路攀升至2025年的7.9%。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宋妍妍 图源 高绩 编辑 曾雪柔
来源: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