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光喝牛奶可不够!骨科医生教你真正“硬核”养骨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6 14:35 1

摘要:骨骼健康不只是属于老年人需要关注的领域,各个年龄段都要承担起维护骨骼健康的重任。骨骼健康,我们才能自由奔跑,日常如何养护骨头?

骨骼健康不只是属于老年人需要关注的领域,各个年龄段都要承担起维护骨骼健康的重任。骨骼健康,我们才能自由奔跑,日常如何养护骨头?

医生建议:营养+运动+生活干预

1营养是基石:为骨骼“补充原料”

(1)补足钙质:钙是骨骼的“砖石”。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0毫克,50岁以上女性和70岁以上男性应增加至1200毫克。

食补首选:每天保证300-500毫升牛奶或酸奶、多吃卤水豆腐(北豆腐)、石膏豆腐(南豆腐)、绿叶蔬菜(如西兰花、羽衣甘蓝)、芝麻酱、带骨小鱼和坚果。

补充剂:如果饮食无法满足,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钙补充剂,如碳酸钙或柠檬酸钙。

(2)维生素D是关键:它是钙的“搬运工”,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每日至少需要800-1000IU。

晒太阳:这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每天在阳光下暴露面部和手臂20-30分钟(避开夏季正午的暴晒)。

食物和补充剂:富含脂肪的鱼类(三文鱼、金枪鱼等)、蛋黄、肝脏含量较多。但通常不够,建议老年人常规检测维生素D水平,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制剂。

(3)优质蛋白质:它是肌肉和骨骼的“钢筋混凝土”。摄入不足会影响骨基质的形成。确保每日从肉、蛋、奶、豆制品中摄取足量蛋白质(1.0-1.2 克/千克体重)。

2运动是良药:为骨骼“施加压力”

骨骼遵循“用进废退”的生物力学原理。只有给骨骼施加适当的压力,它才会感到“需要变强壮”,从而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

以下锻炼方案请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1)负重运动(目的:直接刺激骨生成)

低冲击有氧运动——快走:这是最安全、最基础的选择。建议每周进行4-5次,每次30-45分钟,步伐应较日常散步更快,感到微微气喘为宜。

注意事项:已确诊严重骨质疏松或曾有骨折史的患者,应避免高冲击性运动,如跳跃、跑步、打球等,以免引发骨折。应从快走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长。

(2)抗阻力量训练(目的:增强肌力,保护骨骼)

强壮的肌肉是骨骼的“天然保护套”,能增加关节稳定性,并在跌倒时提供缓冲。常见的抗阻力量训练有俯卧撑、深蹲、举重等。

频率与原则:抗阻训练每周进行2-3次,组间休息充分。核心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憋气。

(3)平衡与柔韧性训练(目的:预防跌倒的“终极武器”)

绝大多数骨折由跌倒引起,因此改善平衡至关重要。

单腿站立:每天练习,先扶住稳固的墙面或椅背,尝试抬起一条腿,保持20-30秒,然后换腿。逐渐尝试松开手。

脚跟对脚尖直线行走:像走钢丝一样,前后脚沿直线行走,每天练习几分钟。

太极拳:大量研究证实,太极拳这种包含重心转移、缓慢流畅的动作练习,能极好地改善身体平衡、协调性和本体感觉,是预防跌倒的首选运动。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吸烟会严重影响骨峰值的达成并加速骨流失。

■限酒:过量酒精会破坏骨骼代谢,增加跌倒风险。

■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它们可能影响钙的吸收或导致钙质流失。

■预防跌倒:居家环境确保光线充足,移除地面障碍物,浴室安装扶手、使用防滑垫。

编辑:王坤洁

审核:于波

监制:蔺颖

沈阳新闻综合频道

首播时间:每日16:50

重播时间:次日06:23

来源:北方名医周末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