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尼日利亚,一个充满了巨大反差的地方。这里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度,足足2.22亿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占了整个非洲大陆人口的15.9%。它的地下,埋藏着非洲第二的石油和第一的天然气,仅1970年以来,油气出口就构成了其出口总收入的98%。
尼日利亚,一个充满了巨大反差的地方。这里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度,足足2.22亿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占了整个非洲大陆人口的15.9%。它的地下,埋藏着非洲第二的石油和第一的天然气,仅1970年以来,油气出口就构成了其出口总收入的98%。
然而,与这惊人财富并存的,是同样惊人的黑暗。全国竟有8600万人口无电可用,这个数字是全球第一。电力系统的羸弱,每年给这个国家带来高达29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相当于其2023年3628亿美元GDP的8%。
这里的国家电网,脆弱得像个笑话。在过去十年里,它崩溃了超过200次,仅2017到2023年间就发生了46次,这种普遍的失灵状态,暴露了基础设施的致命弱点,但也意外地创造了一片独特的试验场,正是在这种持续的危机感中,一种全新的、根植于本土的科技自救模式正在崛起。
尼日利亚的电力危机,根子扎得很深,问题不在于缺资源,而在于整个链条的结构性失灵,这个国家坐拥370亿桶石油和5.8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却选择将大部分资源用于出口,导致国内发电厂常常因为燃料短缺而停摆。
即便有燃料,硬件也跟不上。全国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理论上有13.5GW,可实际上,由于设备老化、燃料短缺等问题,真正能发出来的电还不到4GW。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凯恩吉水电站就是个缩影,老旧的设备需要中国公司来帮忙修复。
更要命的是输配电环节的瓶颈,发电厂就算能发出8GW的电,但配电网的能力上限只有一半,大约4GW。这就像一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出口却只有一个狭窄的收费站,堵车和系统崩溃成了家常便饭。
这种系统性的脆弱,让本就宝贵的能源设施成了活靶子,从输油管道到发电站,恐怖组织和武装匪徒的袭击从未间断。
这不仅仅是尼日利亚的问题,从安哥拉到莫桑比克,非洲大陆的关键基础设施普遍面临安全威胁。刚果的锡矿和苏丹的炼油厂近期都因武装冲突遭受损失,这严重削弱了外国投资的信心。
在这样一片混乱和危险的土地上,总有人要站出来,2024年,两位年轻人,23岁的麦克斯韦尔·马杜卡和22岁的内森·恩瓦楚库,在首都阿布贾创立了一家名为TerraIndustries的初创公司。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用未来的技术,保护现在的非洲。
他们的核心业务,是研发一套由人工智能和无人机驱动的自主安保系统,目标客户,正是那些命悬一线的能源、矿业、电信和农业公司。这片市场需求旺盛,正如非洲安全研究所的专家奥卢沃尔·奥杰瓦莱所说,Terra目前在本地几乎没有对手,但未来竞争必将加剧。
Terra不是在画饼。他们已经拿下了实实在在的合同,一份价值120万美元的订单,为NetHawkSolutions公司提供服务。任务内容,就是利用他们自主研发的AI无人机和监控塔,保护尼日利亚的两座水电站,让它们免受武装分子的侵扰。
这家年轻公司的技术,已经在守护着价值约110亿美元的资产,覆盖了电厂、锂矿和炼油厂。他们的产品线,包括远程监视无人机、灵活的四旋翼机,甚至还有小型的地面巡逻车。
Terra的崛起,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胜利,更是一种全新商业范式的成功,在阿布贾郊区,他们建立了一座占地约1394平方米的工厂,号称“非洲最大无人机工厂”,规划年产能高达3万架。
最关键的一点是“本土制造”,除了传感器和摄像头等少数部件,无人机的机身、螺旋桨和锂电池等核心组件,全都在这座工厂里生产,这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优势:他们的硬件价格,比国际竞争对手低了最多55%。
这种本土化策略,还延伸到了数据层面。Terra没有选择亚马逊或谷歌,而是与本地云平台PipeOps合作,确保所有关键的安防数据都留在尼日利亚境内。这背后,是对“数据主权”的深刻理解。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资本效率。在融资不到60万美元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实现了190万美元的营收。这彻底打破了非洲搞高科技必须依赖巨额外部投资的刻板印象。
他们的商业模式也很聪明,采用软件订阅制,一旦客户停止付费,硬件也会随之停止运作。这套名为ArtemisOS的人工智能软件,作为系统的“大脑”,甚至可以兼容第三方的硬件。
这与尼日利亚传统的基建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无论是修复老旧的凯恩吉水电站,还是承建700兆瓦的宗格鲁水电站,尼日利亚严重依赖中国公司的力量。而Terra展示的,则是一条更轻量、更灵活、更具自主性的道路。
来源:青梅旭史